2688
需用时 05:22
女性如何对付强奸?

女性如何对付强奸?想必有人会说这个题目太傻,居然把那么白痴的问题拿出来讨论。不过,这里讨论的不是各种具体的防狼术——无论是从简单的逃跑呼救到复杂的擒拿格斗,还是从温柔的好言哄骗到凶残的刀片利器——本文要讨论的是女性是否具有自然选择配备的进化机制,让她们从心理到身体到行为都能更好地对抗潜伏在暗处的色狼们?答案是肯定的。

寻找身强力壮的保镖

密歇根大学的人类学家司马茨认为,女性喜欢跟同性或异性结伴,是因为她们害怕被人强奸。本着“人多力量大”的原则,结伴行为有助于减少被强奸的风险。心理学家威尔逊和生态学家麦斯尼克提出一个假设:女人喜欢身体强壮或者性格强势的男人,其实是想找一个可靠的保镖,以便自己在遭遇色狼的时候,对方能够英雄救美,施以援手。她们调查了12000多名加拿大女性, 控制了年龄因素之后,发现在65岁之前的各个年龄阶段上,已婚女性遭受性骚扰和强奸的概率都要低于未婚女性。有一个男人待在身边,看来有助于降低女人被强奸的风险。

不过,跟人结伴有安全方面的考虑,但未必一定是针对可能会骚扰和强奸自己的色狼,因为选择身体强势的男人也有可能是因为对方有好基因。至少在理论上,这些假设并不能说明女人这么做,纯粹是为了对抗强奸,虽然这些做法确实有助于减少她们被强奸的风险。

除了从安全层面理解结伴行为之外,其他的研究者还试图从女性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来探讨女性用来对付强奸的自救装置。

壮士断腕的身体防御

怀孕女性中有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叫做子痫前期,表现为高血压和蛋白尿,常常导致胎儿发育受损。在所有哺乳动物中,这是人类女性特有的一种表现,非常令人费解。2006年,纽约州立大学奥尔伯尼分校的心理学家戴维斯和盖洛普对此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假设:怀孕女性常见的子痫前期可能是一种对抗陌生精子的进化策略。

因为在进化环境中,女性错误怀孕的代价非常之高,由于哺乳,她可能要有3-4年的时间无法排卵(现代女性的哺乳时间缩短为2-3年,在非母乳喂养的情况下这一时间还会缩短),因而无法实现传播基因的目的。当孩子的父亲不愿投资或不能投资的时候,她和孩子都将处于异常危险的境地。尤其是在被强奸之后,她的处境更加凄惨。

因此,女性必须通过自己的身体来识别可靠的伴侣或者不靠谱的坏蛋。而针对陌生精子的子痫前期可能就是这样一种识别和抗拒手段。熟悉的精子——说白了就是跟她有更长时间相处和交往的男人的精子——代表对方跟她白头到老的长期承诺;而不熟悉的精子,包括强奸犯的精子,则像过把瘾就走的花花公子,如同毒药一样会害死自己。于是,女性的身体悄悄地帮她做出决定,在她的阴道遭遇陌生的精子入侵之后进行壮士断腕的选择,以短痛的方式结束未来可能的长痛。

单单提出假设还不够,戴维斯和盖洛普搜集了一系列证据来证明陌生精子更可能导致子痫前期。

证据一:人工授精的女性相比普通女性更容易发生子痫前期,但假如所授精子来自丈夫,则子痫前期的危险跟普通授精方式无异。

证据二:在女性阴道内停留较长时间的精子会更容易导致怀孕,因为它是一颗更熟悉的精子。相比不用避孕措施的交媾,使用避孕措施会导致精子的熟悉程度下降,进而导致子痫前期高达两倍的发病率。

证据三:使女性身体对精子熟悉起来的性接触会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比如口交。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免疫血液学家柯尔曼等人发现,报告子痫前期的荷兰女性中44%有口交经历,而没有子痫前期的女性中这一行为高达82%。而且,有过子痫前期的女性中吞精者占17%,而没有这一症状的女性中吞精者占48%。研究者认为这和精液中的可溶性HLA有关(编者按:HLA ,人类白细胞抗原,是免疫系统区分自身和异物的基础)。

证据四:同居时间和伴侣数目也都影响子痫前期的发生。怀孕之前跟孩子父亲有更长同居时间的女性,发生子痫前期的概率更低。另外一项对5800位已婚女性的调查则指出,换了丈夫的女性要比未换丈夫的女性患上子痫前期的概率高29%。

除了子痫前期之外,戴维斯和盖洛普认为,女性用来对抗不当怀孕风险的策略可能还包括自发性流产、产后抑郁症以及杀婴。相比子痫前期,这些策略的证据还有待进一步的收集。如果子痫前期真的是针对陌生精子的一种防御反应,那么这一现象当然也就有了反抗强奸的积极意义。

未雨绸缪的心理防御

女性的生理防御更多的只是善后,对付强奸更好的办法是预防。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女性具有针对强奸风险的多种心理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在适当的情况下被激活,从而有助于减少她们成为强奸受害者的概率。有趣的是,这些机制通常跟女性的排卵期有关,因为在这一时期女性假如被强奸,她们受孕的机会是很大的,这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既然排卵期的女性会承受强奸的巨大代价,那么这一时期,她们评估男人强奸意图的能力就应该特别敏感。她们必须非常警觉地看出哪些男人可能用暴力胁迫自己。即使她们的判断可能出错,至少也比迟钝地不明是非要好,如果因为低估男人的强奸意图而中招,代价实在太大了。

2007年,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进化心理学的嘉沃-阿帕格等人招募了一批月经周期正常的女性,要求她们观看两个男士争抢着邀请女士跟自己约会的录像,接着要她们评价对方的人格特点,也包括是不是可能在约会中强暴自己。结果发现,排卵期的女性的确更容易高估男性的强奸意图,从而支持了女性这一时期对强奸风险更敏感的结论。

在进化环境中,相比本群体男性,外群体男性对女性来说是一个实在的威胁。因为他们不受本群体规范的约束,有更强的流动性和匿名性,骚扰或强奸女性之后更容易逃窜和隐匿。于是,排卵期的女性有理由对外群体男性有更高的警惕性,认为他们更可怕更危险,这种想法会减少她们被这类危险分子强奸的可能。2009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纳瓦雷特等人发现,越接近排卵期的白人女性,她们对黑人男性的偏见和恐惧就越严重,这一现象在那些强奸敏感性更高的女性(实验操作中测量的一个变量,并不特指某一人群)那里更明显。

20世纪70和80年代,两名美国心理学家罗吉尔和摩根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调查强奸受害者的情况时,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女性都不是在自己最容易怀孕的排卵期被强奸的。这是否意味着排卵期的女性会有意无意地减少自己的冒险行为呢?来自美国和德国的研究都表明,排卵期的女性的确更少做出冒险行为。比如,她们在那个特殊时期极少一个人行走夜路,或喝醉了之后跟人外出。

排卵期女性可以通过减少冒险行为来自我保护,可要是真的碰到了强奸犯,她们还有办法对付吗?尽管女性在强奸中处于弱势,但排卵期的女性似乎还是有办法超水平发挥抵抗一阵子的,因为她们的手劲会突然增强。

2002年,盖洛普跟他的学生发现,排卵期的女性在阅读带有强暴危险的故事时,她们的抓握力会增强,这种现象在她们阅读没有强暴危险的故事时不会出现。而在其他阶段,即使阅读同样的带有强暴危险的故事,她们的抓握力都不会有这种明显的变化。尽管手劲增强未必真的能阻止强奸者,但毕竟聊胜于无。

结语

强奸这一梦魇般的威胁持续地在人类社会中反复出现,也相应地塑造了女性强奸防御的内在机制。这些机制让女性能够通过自己的身体、心理和行为来对抗强奸这种古老而可怕的危险。

PS:题图可没有只允许咬的意思哦…… 只要是女的不同意,统统不可以的。

参考文献:

  1. Bröder, A., & Hohmann, N. (2003). Variations in risk-taking behavior over the menstrual cycle: An improved replication.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4, 391–398.
  2. Chavanne, T. J., & Gallup, G. G. (1998). Variation in risk taking behavior amo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s a function of the menstrual cycle.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19, 27–32.
  3. Davis, J. A., & Gallup, G. G., Jr. (2006). Preeclampsia and other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s an adaptive response to unfamiliar semen. In S. M. Platek, & T. K. Shackelford (Eds.), Female infidelity and paternal uncertainty (pp. 191–20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Garver-Apgar, C. E., Gangestad, S. W., & Simpson, J. A. (2007). Women's perceptions of men's sexual coerciveness change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39, 536–540.
  5. Koelman, C. A., Coumans, A. B., Nijman, H. W., et al. (2000). Correlation between oral sex and low incidence of preeclampsia: a role for soluble HLA in seminal fluid?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Immunology, 46, 155–66.
  6. McKibbin, W. F., & Sharkelford, T. K. (2011). Women’s avoidance of rape.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16, 437-443.
  7. McKibbin, W. F., Shackelford, T. K., Goetz, A. T., Bates, V. M., Starratt, V. G., & Miner, E. J. (2009).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psychometric assessment of the Rape Avoidance Inventor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9, 336–340.
  8. McKibbin, W. F., Shackelford, T. K., Goetz, A. T., & Starratt, V. G. (2008). Why do men rape? An evolutionar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2, 86–97.
  9. McKibbin, W. F., Shackelford, T. K., Miner, E. J., Bates, V. M., & Liddle, J. R. (2011).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womens rape avoidance behaviors.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40, 343–349.
  10. Navarrete, C. D., Fessler, D. M. T., Fleischmann, D. S., & Geyer, J. (2009). Race bias tracks conception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 661–665.
  11. Petralia, S. M., & Gallup, G. G. (2002). Effects of a sexual assault scenario on handgrip strength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3, 3–10.
  12. Smuts, B. B. (1992). Male aggression against women. Human Nature, 6, 1–32.
  13. Wilson, M., &Mesnick, S. L. (1997).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bodyguard hypothesis. In P. A. Gowaty (Ed.), Feminism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pp. 505–511). New York: Chapman & Hall.

下载知性APP 你可以做得更好

更多相关讨论,点我访问知性社区(原果壳性情)

The End

发布于2012-03-0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非言语

进化心理学博士生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