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们经常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捕获许多生物的美丽图像,但它并不十分适用于观察活体生物。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子束发射的,之后显微镜将会收集到电子散射等信息以构建出样本的形状。因为空气会干扰电子束,所以整个过程需要处在真空环境之中。此外,待观察的标本也需要经过一番处理,甚至涂上一层金属以帮助提升图像质量。
在经历过这些处理后,活体通常难以存活。但蜱虫告诉我们,这点折腾算不了什么。
来自日本金沢医科大学的 石垣靖人 (Yasuhito Ishigaki)教授曾观察到一些蜱虫能够在真空干燥室中存活下来,之后他便想到是否这个顽强的“小吸血鬼”能够经受得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电子轰击以及真空环境。因此他将20只褐黄血蜱( Haemaphysalis flava )放到了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仍可以摆动四肢。而在经历过一切之后,它们还能够大摇大摆地行走开来。实验中的蜱虫全部存活了下来,这使得它们成为了首例可以被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活体动物。 研究 报告3月14日发布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
本文编译自: | 《大众科学》网站3月15日 |
---|---|
原文: | 请看这里 |
导读者: | 小杨 |
图片: | PLoS ONE |
(果壳环球科技观光团微博 http://t.sina.com.cn/guokrdig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