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需用时 02:14
美国人为什么不怕“瘦肉精”?

最近,因为奥运会冠军佟文因药检阳性而遭到禁赛的新闻,“瘦肉精”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瘦肉精怎么会和兴奋剂搭上关系呢?其实,很多类型的瘦肉精都属于“乙型促效剂”,它们能够刺激心脏、扩张血管等,所以能够成为增强运动能力的“兴奋剂”。这些物质经过人体代谢,大部分会通过尿液排出,在尿液中检测到的含量跟服用量与服用后的时间有关。不过,即使真的在尿检中发现“瘦肉精”也无法分辨其来源。

需要说明的是,“瘦肉精”是一个统称,任何能够抑制动物脂肪生成,促进瘦肉生长的东西都可以称为“瘦肉精”。已知的多数“瘦肉精”的确对人体有害,所以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被禁止使用,比如曾在上海造成过中毒事件的克伦特罗(clenbuterol)。但在美国,一种名为雷托巴胺(actopamine)的瘦肉精是合法的饲料添加剂。早在2007年的时候,就出现过从美国进口的猪肉中检出雷托巴胺的风波了。

美国药食局(FDA)的一般思路是:如果一种成分没有已知的好处,那么对它的判决不需要“罪证确凿”,“莫须有”就足够了———当然很多被定罪的东西多少还是有些罪证的,比如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如果有明确的好处,就找出它的安全用量,比如说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等;如果找不出安全用量,也就只好一禁了之,上面所说的克伦特罗就是这种情况。

而雷托巴胺的情况就好得多。猪吃了它之后,可以大大减少脂肪,大大增加瘦肉,而且明显缩短生长期。关于其毒性的研究从折腾老鼠开始,然后是狗、猪、猴子等等。首先是检测它在动物体内的吸收排泄,让动物们吃进不同的量,然后检测排泄物中出来的量,发现这种东西不在体内积累,排出的时间很短。换句话说,如果有毒性,也不会积累。其次,跟踪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利用同位素追踪,这个东西到了体内之后变成了什么、到了哪里,也被查了个底儿掉。然后是各种致病情况的研究。喂给动物们不同的量,检测短期长期的健康状况,最后找出一个安全用量。

当然,这些研究是基于动物的,在人体中是否如此还很难说。有6位勇敢的志愿者做了实验材料,证实雷托巴胺在人体中的代谢情况跟动物一致。这说明用动物实验的结果来推测其在人体中的表现还是合理的。这6位志愿者还接受了不同的用量,来考察对身体状况的影响。在每千克体重的用量不超过67微克的情况下,没有观察到对人体有不良影响。把这个量除以一个50左右的“安全系数”,FDA认为每天可接受的摄入量是每千克体重1.25微克。据此,他们规定牛肉和猪肉中允许的雷托巴胺残留量分别是30和50ppb(ppb是十亿分之一)。在这个残留量下,一个体重50千克的人每天吃上两斤半猪肉或者四斤牛肉都还是很安全的(事实上很少有人会长期坚持这个进食量)。加拿大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稍高一些,猪肉中的允许残留是40ppb,而联合国粮农组织则是10ppb。日本和新西兰比较有趣,本国的生产不许使用,但是进口猪肉允许10ppb的残留。总的来说,还是只有少数国家允许使用雷托巴胺,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是禁用的。

弄清楚了为什么美国人不怕“瘦肉精”,就比较容易理解食品(饲料)添加剂的问题了。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一样东西只要存在某种好处,而且遵守用量的安全线,是完全可以安全使用的———严格监管才是问题的核心。

The End

发布于2011-03-1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云无心

食品工程博士,《吃的真相》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