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6
需用时 05:57
【果壳网专访】巴里·马歇尔: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怎么给人看病?
200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日前在中国发表演讲,背后大屏幕上的图像即为幽门螺杆菌。(图片: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200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日前在中国发表演讲,背后大屏幕上的图像即为幽门螺杆菌。(图片: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中国差不多有一半人口携带幽门螺杆菌,只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你的胃疼,很可能就是这种细菌在作怪。幽门螺杆菌是大多数胃溃疡和胃炎的成因,提出这一学说的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曾在 1982 年亲自喝下了试管里的幽门螺杆菌,患上胃溃疡,而后使用抗生素治愈,从而成功验证了自己的学说,他也因此而获得了 2005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2 年 4 月 7 日,马歇尔在 菠萝科学奖 会场现场,与果壳网特约记者 @桔子帮小帮主 分享了对新的医疗手段、临床试验伦理、孤儿药开发问题的看法。

 

果壳网:是不是很多人一看你是诺贝尔奖得主就特别愿意找你看病。

马: 没错。通常还都是疑难杂症。不过多数时候我也做不了什么神奇的事。我跟他说,你都看了 5 个医生了,全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我的发现和他们一样,没别的了。没准你该回去看那个医生。要想看我得等特长时间,差不多几个月才排得上,不过他们携带螺旋杆菌已经一辈子了,也不在乎多几个月。来看我的时候,其中一些都好了,另一些病情发展得更明显,当然更容易看出问题。他们就会说,马歇尔医生真是个天才!他看出了其他人都没看出的问题。不愧是诺贝尔啊。

果壳网:我听说在你发现了幽门螺杆菌致病原理之后很多年,美国才承认?

马: 政府加入健康干预,就会进展缓慢,因为政府的决定要关系到所有人,需要更强的证据才能做出。也就是说必须等到一个意见被所有人接受,政府才会许可。当年美国医生上医学院的时候,如果学到胃溃疡,首先要学厚厚的一章,讲压力、吸烟导致胃溃疡,还有一章讲手术治疗,那时这是唯一手段。那些可怜的医学院学生啊!我也曾经是…… “哦天啊,又是溃疡,得记那么多东西,根本就没道理。10 种不同的假说……”现在所有内容都在两页纸上:溃疡,幽门螺杆菌,抗生素。复习的时候至少能省下四五天。

想想美国,要是医生想用什么新疗法,没准就被告了。美国之所以有那么多诉讼,就是因为他们的保险费太高了,一旦有事发生,病人就说,把我的钱还回来!所以医生才不想在 FDA 引进新药之前做什么新事。临床试验、整理所有证据、开大会、发表文章、联络全国所有医生,然后医生说,现在该用抗生素了。接着就在 1 个月内翻天覆地。

另一个大问题,FDA 不负责教育,只会通知,那你怎么教 20 万医生?这时候就轮到药厂了,他们花上 1 亿美元搞个教育项目,1 万个销售代表走街串巷、开大会,1 个月搞定。而澳大利亚是社会化医疗,差不多 10 年,一切缓缓进行。美国呢,10 年之间表面上啥动静也没有,突然有一天 FDA 说,够了,证据够了!药厂再登台。其他国家一看美国动了,纷纷效仿。

幽门螺杆菌,又名幽门螺旋菌,首先由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他的同事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二人发现,两人因证明幽门螺杆菌是大多数胃溃疡和胃炎的成因,而获得了 2005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图片:hefitrx.com)

幽门螺杆菌,又名幽门螺旋菌,首先由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他的同事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二人发现,两人因证明幽门螺杆菌是大多数胃溃疡和胃炎的成因,而获得了 2005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图片:hefitrx.com)

 

果壳网:在澳大利亚,医生可以给病人开疗效不那么确认的药么?

马: 你看,区别就在于,在澳大利亚每个病人都是一个实验,医生看看你说,试试这个去!

果壳网:要是发生了意外,病人不起诉医生么?

马: 那最好连药也别开,就不会被告了。医生不可能 100% 成功,所有人都知道。美国的制度有一点不好,药厂是受经济利益驱使的,他们不愿意把钱扔在那些能治好病的药上面——病人好了他们还赢个什么利啊。那些挣大钱的药,都是终身用药的,比如治疗一种特殊的白血病的药 Gleevec,吃着你就正常,但一停药就得病,这对药厂来说就是 “完美的药物”。现在 Gleevec 都有第二代、第三代了,产生抗药性,就继续升级吧。

很多中国记者问我对中医怎么看,我觉得大多数没用,有些有用,可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据,病人用药的时候,不知道哪种药更好,哪种药起了疗效。除非研究跟上,找出到底什么成分管用,为什么管用。

果壳网:有看法认为,很多中成药都是安慰剂,尤其胃药,因为有的病过一阵也会自己康复。

马: 我不相信安慰剂这回事。我觉得就是统计学问题。人人都会随机变化,去看医生的时候病症肯定是最差的,你在谷底的时候去了,医生给你点药,实际上你的状态自然就会到峰顶。

果壳网:有时候也可以说是心理暗示起了作用?

马: 嗯。有时候病人来了说好难受啊,我给他做了全面检查,说没事儿啊,要不你再测测血?测完血我跟他说,你没事儿啊。他平静地说,那我就放心了。还有一招很管用,就说, “你这样儿的我见多了。”

 

果壳网:招收病人做临床实验有什么样的规则?牵扯到什么样的伦理问题?

马: 我们当然会签知情同意书。在美国临床实验的问题在于,他们通常给钱,比如给个 50 美元让个人来做几个小时的实验,更复杂点的研究,每天 200 美元一共来 14 天。这就吸引了好多失业的、无法工作的、残疾的、流浪汉、精神疾病患者——这些人都来参与科研,科研人员给他们签知情同意书,他们没受过教育,根本不理解那些表格都是什么意思,这才是不符合伦理的。

参与我们的研究,必须至少有高中文化。另外,我们不想让人来参加实验就是为了拿钱,所以我们考察正常的工资水平,付给他们相应的金额,而不是特别高。还必须有手机,知道怎么发短信,我们通过短信沟通,比如告诉他 “该吃绿的了”,他还可以给我们回复说 “明天去不了,不舒服”。还得会用 Email,有一次我跟一个人说,别吃抗生素哦,我们在测试幽门螺杆菌,结果他回来说,我忘了跟我的医生讲了,结果我就吃抗生素了。我只好说 “你运气真不怎么样,好,你现在失去资格了,出去,没钱了!” 后来我们就用 Email 发出各种警告,“(语重心长地)亲爱的患者,请记得别吃抗生素,去看你的医生之前,先知会我们。” 一下就能通知 50 人。效果好多了。

如果在人体实验活细菌,要求就严格多了。要是有什么环节出了问题,没准会造成传染,污染环境,那就糟糕了。得先做实验证明很多事情,比如做实验用的细菌离开人体就活不了、不会到处传染、不会导致溃疡或癌症。

最开始总是从少数人开始,比如最开始幽门螺杆菌是在我身上实验,20 年来又有一些研究者在人体进行实验,7 年前美国德克萨斯州似乎有 30 个志愿者参与了实验,德国也大约有 30 人参与过。我们的实验也差不多有 30 人参与,6 个安慰剂,做这组实验的时候我们对前来的病人说, “要是幸运,没准你喝的就是鸡汤,我们还给你倒贴钱!” 他们就说 “哦也,希望如此!” 参加我们实验的志愿者差不多拿到了 2500 美元,喝幽门螺杆菌之后得等上 3 个月,在此期间要来做 3 次活检,加上抽血,一共来 12 次。通常一次检查要占用 1 个小时,加上路上的时间,半天就过去了,所以每次来差不多给他们 100 美元,加上活检、交通费等等。我们的操作,是完全符合伦理的。

 

果壳网:你会来中国做临床实验吗?有看法认为,中国的孤儿药研发可没那么顺。

马: 不会吧,我知道中国什么系统,比如已经有人在病人身上做干细胞治疗的实验了,都是非常初步和实验性的,还有外国人来。

【编注:相关果壳网文章 Nature 发文关注中国干细胞治疗乱象

果壳网:你说的这种情景确实存在。不过,中国仍然有很多罕见病患者无药可用于治疗,因为研发利润过低。

马: 美国有一种东西叫做 IND,“临床研究用的新药”(Investigational New Drug)。如果医生想用 IND 条目中的药物,就必须从每个患者身上收集信息和数据,还得有安全范围。比如你这儿收集了几个病人,病情危及生命,你觉得某种药可能管用,就给 FDA 写申请,90 天内他们必须给你答复。唯一的顾虑是,当前这种药是不是相对安全。一旦一种药物上了 IND 名录,就意味着你可以开给病人,不需要双盲实验。只要病人也签了知情同意书。我感觉中国的机制也应该类似。

 

果壳网:你对美国的医疗和科研系统这么熟悉了,最后怎么决定要回澳大利亚的?

马: 回祖国是最自然和最舒服的,现在我住的地方离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只有 200 米,我还有个农场,离我住的地方有 100 公里。我特爱去农场修东西,钉个窗户、敲个房顶、修一下葡萄枝,好多事儿好干。科研圈儿可没锻炼身体什么事儿。但让我高兴的是,我现在还参与到非常有创造性的那部分工作中,当然我也喜欢做具体的科研,不过那就意味着,每次有个主意,你得用 6 个月时间才看得到结果。现在我手下有好多人,这样我每周都可以想新主意,然后把任务交给别人。

 

果壳网专访巴里·马歇尔

 
 
文章题图: sc.mahidol.ac.th
内文图片: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via bloomberg.com;hefitrx.com
 
The End

发布于2012-04-24,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桔子帮小帮主

细胞生物学博士,果壳网研究员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