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5
需用时 03:33
长期喝豆浆会得乳腺癌?

流言: 【女性常年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豆制品中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以大豆异黄酮为主),未能吸收的植物雌激素会在人体内积聚,造成人体内雌激素偏高,提高乳腺癌患病几率。

真相: 大豆作为一种传统食材在我国膳食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豆浆油条早已经被唱进流行歌曲,豆腐脑、豆豉、豆干、豆皮等等也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美味。

可是,“女性常年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的说法却一直在网络上流传。受此观点的影响,很多女同胞都不再敢喝豆浆,甚至彻底与豆类食物断绝关系。其实,所谓的“豆浆含雌激素会导致乳腺癌”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植物激素是什么

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因为生物活性类似于雌激素而得名,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就属于其中之一。植物雌激素在食物中的分布还是蛮广泛的,像是扁豆和谷物中的木酚素、黄豆芽中的香豆素,都是植物雌激素。

一提雌激素,许多人就心怀顾虑,因为过高水平的雌激素有引起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出血的危险。但植物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样的。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对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起到的是双向调节作用。植物激素具有与雌激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可以和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与雌激素类似的作用,但是这个作用比人体内的雌激素要小。当人体内雌激素不足的时候,它的结合可以起到补充雌激素的作用;而当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它的结合又因为阻止了雌激素的结合,而起到抑制的作用,相当于降低了雌激素的水平。因此,植物激素又被称为女性雌激素水平的调节器[1]【注】

大豆异黄酮——不会导致乳腺癌

和流言所述的相反,大量研究都证实,适量吃豆制品可以预防乳腺癌。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亚洲人因摄入大量的大豆及大豆制品,因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西方人[2]。上海乳腺癌现状调查研究了上海市5042名20-7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现吃豆制品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3]。对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女性进行的膳食与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大豆对乳腺癌的发生有显著预防作用[4]。2008年,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的一篇文章也表明大豆里的大豆异黄酮不但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反而会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尤其在大豆类食品消费量较高的亚洲人群中[5]

此外,发表在世界权威医学杂志《癌症》(cancer)的文章《国际乳房健康和癌症指南》列举了世界各国一些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其中预防乳腺癌的饮食方法之一就是要适量吃大豆及其制品[6]

可见,食用豆浆等豆制品不但不会因此患上乳腺癌,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7]

豆制品,更年期女性也可以吃

进入更年期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明显下降,并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临床上称为“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雌激素的减少会降低钙的吸收和利用率,使骨质密度下降陡然加快,导致骨质疏松,无疑会对女性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研究发现,在这个阶段,吃大豆制品是有一定缓解作用的。

有研究发现,食用大豆食品可减轻或缓解因更年期而引起的更年期综合症[8]。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更年期妇女如果每天食用45克大豆,其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生率会降低40%[9]。饮食中含有豆类食物,可缓解更年期妇女潮热出汗的症状[10]。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吃豆制品能改善更年期或临近更年期妇女全身的动脉弹性 [11]。对478名绝经后女性进行调查发现,吃豆制品可以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12]。还有研究发现,每天摄入含大豆异黄酮100毫克的豆制品也是安全的,还能起到预防经期综合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13]。

结论: 谣言粉碎。大豆中含有的异黄酮类物质确实是植物雌激素,不过许多研究都表明,食用大豆制品不仅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患病率,对于预防和减轻更年期综合征也有一定的作用,消费者不必担心。

食用豆制品的小贴士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食用大豆类食品30-50克。日常饮食中应该适量吃一些豆制品,尤其是更年期妇女,可以降低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率。
  • 豆浆必须煮熟。生豆浆含有凝集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这两种物质摄入过多时可能使人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甚至发生中毒。豆浆经过充分加热,可以消除这两种物质,安全饮用。
  • 痛风病人最好在膳食指南的基础上适量减少豆制品。痛风病人不必绝对远离豆浆,只是应当注意在喝豆浆的同时,相应减少肉类的摄入。控制每日蛋白质的总量才是关键。

 修订说明(2013年12月20日):原文中“1999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大豆异黄酮作为膳食补充剂的使用”一句,引自期刊《粮食与油脂》2002年第8期题为《国内外大豆异黄酮功能研究与应用》的论文。经方舟子指出,此句与事实不符,故从原文中删除,特此声明。

参考资料:

[1] 王晓稼,郑树. 植物雌激素与乳腺癌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4,31 (1):57-60.
[2] Dellapenna D. Nutritional genomics: Manipulating plant micronutrients to improve human health. Cancer and Metastasis Reviews, 1999, (16) : 265-280.
[3] Xiao Ou Shu, et al. Soy Food Intake and Breast Cancer Survival. JAMA, 2009, 302(22): 2437-2443.
[4] Lee HP, Gourley L, Dully SW, et al. Dietary effects on breast cancer risk in Singapore. Lancet, 1991, 337: 1197-1200.
[5] A H Wu, M C Yu, C-C Tseng and M C Pike. Epidemiology of soy exposures and breast cancer risk.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08) 98, 9–14.
[6] Anne McTiernan, Peggy Porter and John D. Potter. Breast Cancer Prevention in Countries With Diverse Resources. CANCER,Volume 113, Issue S8, 15 October 2008, Pages: 2325–2330.
[7] 汪洋。大豆异黄酮摄入与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Samii H, Sina S. Comparis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soybeans with HRT on menopausal syndrome manifestations. Journal of babo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 (JBUMS), 2005, 7(4 (28)):36-43.
[9] 李玉珍,林亲录,肖怀秋,等. 大豆异黄酮的功能特性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
[10] Albertazzi P, Pansini F, Bonaccorsi G, et al. The effects of dietary soy supplementation on hot flushes. Obstet Gynecol, 1998,91:6-11.
[11] Morabito N;Crisafulli A;Vergara C Effects of genistein and hormone-replacement therapy on bone loss in early postmenopausal wome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2002(10):1-5
[12] Somekawa Yoshiaki, Chiguchi Miki, Ishibashi Tomoko, et al. Soy Intake Related to Menopausal Symptoms, Serum Lipids,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Japanese Women.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01, 97 (1): 109-115
[13] Kyung K. Han, Jose M. Soares, Mauro A Haidar, et al. Benefits of Soy Isoflavone Therapeutic Regimen on Menopausal Symptoms. Obstet Gynecol, 2002, 99: 389–94.
The End

发布于2012-05-06,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阮光锋

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