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9
需用时 06:56
西瓜打针实验:打针没有那么容易

甫一入夏,关于西瓜的说法又一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不法商贩利用注射器向西瓜内注射色素、甜味剂,让西瓜变得又红又甜”的说法通过各种渠道流传出来,彼此影响,逐渐扩大,或许可以算作这个夏天的第一个热门消息。

在这之中,有网友指出西瓜瓤中的黄色粗纤维部分就是打针的痕迹。其实,这是对西瓜正常生理现象的一种误读。此前果壳问答中, 就已经有网友对此进行了批驳 。然而,相关的报道并没有说清楚这种“给西瓜打针”的工作究竟如何操作。因此,也有很多人对“给西瓜打针”这个行为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用注射器给西瓜打针,究竟能不能打进去?西瓜表面会不会留下明显的针孔?打针西瓜和普通西瓜相比,真的能以假乱真吗?还有,打针之后的西瓜会不会加快腐烂?

之前在微博上,有人误将西瓜的正常胎座组织当成了“打针”留下的痕迹。

之前在微博上,有人误将西瓜的正常胎座组织当成了“打针”留下的痕迹。

对于这些疑问,谣言粉碎机希望能用实验来做一个直观的解答。

实验能说明什么、不能说明什么?

我们的实验并不能回答“打针西瓜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一次实验所代表的只是在某一种条件之下的情况,无法涵盖西瓜销售中的各种因素;此外,就算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并无效果,也不能排除实际生活中真的有人会去尝试。说到底,要杜绝“打针西瓜”之类的劣质食品存在的可能性,只能依靠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

不过实验也并非毫无用处。实验结果可以显示出:如果“打针西瓜”真的存在,它可能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征、是否可以被识别出来等一些问题。

实验如何做的?得到了哪些结果?

谣言粉碎机编辑在超市买来了新鲜西瓜,又准备了5毫升注射器、食用色素、甜味剂溶液(我们没有买到甜蜜素,以市售家庭用阿斯巴甜代替)和桶装饮用水。为了清晰地看到注入液体在西瓜内的扩散情况,我们使用的是蓝色色素。需要指出,这里只是一个简略的实验,只为了展示最普遍的情况,没有做严格的条件控制。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初步回答以下一些问题:

1,液体能打进西瓜吗?

很多人认为,注射器是无法将液体注入西瓜内的;而一些媒体在描述自己的测试时则表示这个动作“容易”。

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确实可以通过注射器向西瓜中推入若干毫升溶液。 在瓜蒂和瓜身部位,注射并不需太大力气。实验最后出现了西瓜裂开的现象,推测与注入量、西瓜成熟度、注射位置和手法有关。

实验过程:我们选择了瓜蒂、瓜脐和瓜身三个部位,分别尝试注射食用色素溶液。结果发现,在瓜脐处(瓜蒂对面的黄色“疤痕”处)几乎完全打不进去(图1);在瓜蒂和瓜身注射相对容易,(图2)。其中一个瓜在推入了约5毫升液体后直接裂开了(图3),推测可能与西瓜成熟度较高有关,或可能是打针操作本身的作用。此外,我们发现西瓜的成熟度可能对打针效果产生影响。

图1 从瓜脐处注射非常困难,几乎打不进去。

图1 从瓜脐处注射非常困难,几乎打不进去。

图2 从瓜蒂处注射,可以很容易打进去。

图2 从瓜蒂处注射,可以很容易打进去。

图3 从瓜身处注射时,西瓜突然裂开。

图3 从瓜身处注射时,西瓜突然裂开。

2,是否会留下可辨别的针孔?

结果显示:注射会留下针孔,依注射部位等因素不同,一些针孔比较容易分辨。

实验过程:我们选择了西瓜上的三个部位:瓜皮黑色部位、瓜皮浅色部位和瓜蒂部位,分别进行注射,并在注射完成和放置48小时之后观察针孔外观(图4)。结果发现:其中一些针孔清晰可见,很容易被发现;但也有一些,特别是瓜蒂部位的针孔,不仔细看会看漏。不过总体来说,由于针孔外形呈规则圆洞,而这种痕迹在正常西瓜表面不易出现,所以并非完全无法识别。

图4 1、2、3:在瓜身浅色部位进行注射、注射之后、放置48小时之后的针孔外观;4、5、6:在瓜身黑色部位进行注射、注射之后、放置48小时之后的针孔外观;7、8、9:在瓜蒂部位进行注射、注射之后、放置48小时之后的针孔外观。

图4 1、2、3:在瓜身浅色部位进行注射、注射之后、放置48小时之后的针孔外观;4、5、6:在瓜身黑色部位进行注射、注射之后、放置48小时之后的针孔外观;7、8、9:在瓜蒂部位进行注射、注射之后、放置48小时之后的针孔外观。

3,注射色素后的西瓜是什么样子?色素是否会在西瓜内部扩散开?

结果显示:注射器推入的溶液在一小片区域内较均匀地扩散开,但因注射溶液体积有限,扩散范围比较小,并不能将整个瓜完全染色。

实验过程:我们给西瓜注射了蓝色食用色素(每个注射点推入的溶液量为1.5毫升,溶液浓度未做详细定量),分别在注射完成和放置48小时之后,沿注射点切开观察扩散情况(图5)。结果发现:染成蓝色的区域以针头所在位置为球心,呈球形分布。放置48小时与马上切开所看到的染色区域大小相似,也就是说随着时间推移,色素扩散的速度非常慢。考虑到注射液体体积受到限制,不太可能将整颗淡色的生瓜“染成”熟瓜。值得一提的是,瓜皮的部分也受到了色素的影响,效果非常明显。不过这可能与针头较短、注射部位靠近西瓜边缘有关。

图5 1:瓜蒂注射色素溶液(4毫升)后扩散情况;2:瓜蒂注射色素溶液(约1.5毫升)放置48小时后扩散情况;3:瓜身注射色素溶液(约1毫升)后扩散情况;4:瓜身注射色素溶液(约1.5毫升)放置48小时后扩散情况。

图5 1:瓜蒂注射色素溶液(4毫升)后扩散情况;2:瓜蒂注射色素溶液(约1.5毫升)放置48小时后扩散情况;3:瓜身注射色素溶液(约1毫升)后扩散情况;4:瓜身注射色素溶液(约1.5毫升)放置48小时后扩散情况。

4,注射色素和糖溶液,是否会加速瓜的腐坏?

结果显示:放置48小时后,注射区域从外观上看,腐坏特征不明显;但实际品尝可以察觉明显异常。

实验过程:为了模拟传言中给西瓜“染色”和“染色+增甜”两种效果,我们配置了两种溶液:一种是纯的蓝色食用色素溶液,一种是加有蓝色食用色素的饱和阿斯巴甜溶液(我们假设不法商贩为了给西瓜增甜,会尽量提高甜味剂的浓度)。我们分别对两只新鲜西瓜的部分区域注射了上述两种溶液。

我们将实验用西瓜放在果壳办公室的中间位置,这里不会受到阳光的影响,再加上常常开着空调,所以温度明显低于室外温度。

在放置48小时后,我们沿注射点切开了这两只西瓜,进行了观察和试吃。在试吃阶段,为了排除实验人员知情带来的干扰,谣言粉碎机编辑从果壳网研发部征募了一名无辜的程序猿志愿者,他对于整个实验流程并不了解,仅被要求对吃到的西瓜样品进行口感、味觉的评价。

结果显示:1,从外观上看,排除染色效果之后,注射部位并没有出现变软、溃烂等明显的腐坏特征(图6、7)。2,实际品尝测试则表明:志愿者表示这两只西瓜整体均已不太新鲜,但注射部位的味道与非注射部位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注射食用色素的瓜瓤带有难以描述、令人不快的味道;注射食用色素和饱和糖溶液的瓜瓤则带有典型、浓郁的西瓜腐坏变馊的味道。

图6 注射色素溶液,放置48小时后瓜瓤外观变化。

图6 注射色素溶液,放置48小时后瓜瓤外观变化。

图7 注射色素加饱和糖溶液,放置48小时后瓜瓤外观变化。

图7 注射色素加饱和糖溶液,放置48小时后瓜瓤外观变化。

实验通过两组对照来解答下述两个疑问:

怪味儿是因为注射液体带来的,还是瓜皮破损导致的。

我们在注射上述溶液的同时,在同一西瓜上用空针扎了若干空针。放置48小时后,这些空针孔附近的瓜瓤与其它完好部位并无明显区别。这说明打针形成针孔并不是引起西瓜腐坏的主要因素,怪味儿与注入液体有关。

这些味道是由注射液体本身带来的,还是注射之后、在放置过程中产生的?

我们试吃了注射完成后立即切开的西瓜样品,并品尝了两种溶液本身,发现这些样品都没有出现上述怪味、馊味。因此我们判断怪味儿是在放置过程中产生的。

据此,我们推断,这些怪味儿与色素、甜味剂溶液中的微生物有关。很可能是由于“打针”的行为将这些微生物注入了西瓜,从而加快了西瓜的腐坏速度。

5,注射的溶液是否会沿针孔流出?

结果显示:注射色素溶液后未观察到明显的溶液流出现象;注射色素+饱和糖溶液后,有部分溶液从针孔中流出。 推测可能原因是:饱和糖溶液为高渗溶液,使得西瓜组织中的细胞液渗出,溶液体积增大,流出针孔。

实验总结

正如我们在一开头所说,这个实验本身较为粗略,但我们依然可以了解到一些情况:1、用注射器确实可以将少量液体注入西瓜,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考虑到生瓜组织较熟瓜紧实,故此推测生瓜可能更难注入;2、注射时色素溶液会扩散,但扩散很慢;3、给西瓜打针留下的针孔,比较容易分辨;4、注射行为有可能会加速西瓜的腐烂,使之在口感上发生明显变化。

实验的不足与改进

受时间、条件限制,我们的西瓜打针实验比较简略,很多设计并不尽如人意,留下了一些没能解释清楚的问题。如果有网友打算进一步实验,这里提出一点建议,或可作为参考。

1,实验对象需要在成熟度等方面尽量一致。理想状况下,为了尽可能地模拟传闻中不法者的操作条件,有必要直接从瓜农处购买同一批次、大小和成熟程度相似的未成熟西瓜若干。

2,实验器材方面,为了能直接注射到瓜中心,有必要购买足够长的针头。实际上在一些购物网站很容易找到长度30厘米以上的注射器针头。(在此提醒:针头、注射器有一定危险性,需谨慎操作。)

3,实验设计方面,应设置未经任何处理的对照组,观察放置一段时间后处理与未处理的瓜之间的区别。最好能用红色色素做一组实验,与未经处理的生瓜相对照,观察着色是否自然。为了确定糖水和色素浓度的影响,可以考虑设计浓度梯度。此外还应设置无菌与非无菌操作的对照,进一步探讨西瓜腐坏的根本原因。

4,结果评价方面,应当考虑进行单盲测试。由实验者将统一条件下拍摄的西瓜剖面照片或样品编号分组,交由不知情的志愿者比较颜色深浅、口味、触感。为了避免视觉影响味觉判断,或可让被试蒙眼尝味,或将西瓜榨汁后再品尝。 考虑到试吃这事对实验者的健康可能有潜在的危险,可以根据评价食品腐败程度测定的一般方法和西瓜的特点,使用测定pH值以及菌落数的指标来评价腐败变质的程度。

The End

发布于2012-05-22,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谣言粉碎机

谣言粉碎机官方账号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