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6
需用时 06:45
Facebook恩仇录:两个创始人间的战争
左为扎克伯格,右为萨维林。图片来源:foxnews.com

左为扎克伯格,右为萨维林。图片来源:foxnews.com

在Facebook上周将IPO规模扩大到150亿之前,Facebook的创建人之一,如今的亿万富翁爱德华多·萨维林(Eduardo Saverin)就已经对外宣布放弃自己的美国公民身份。如此的举动只有一个目的——避税。这一次,也许是萨维林彻底离开Facebook的迹象。不过我们也可以这么说,自从2005年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稀释了他的股份,并设法将他逐出公司,萨维林就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局外人了。

你也许看过《社交网络》这部电影,电影叙述了萨维林与扎克伯格之间的纠葛。虽说电影终归是电影,难免有艺术的处理,但艺术毕竟也源于生活,基于事实。

事实就是,萨维林因扎克伯格稀释自己的股份,将自己逐出公司而怒气难遏;事实就是,扎克伯格使劲浑身解数,才建立起Facebook这一辉煌的网络帝国;事实就是,在Facebook流光溢彩的表面之下,是纷纷扰扰的纠葛和危不可触的暗流涌动。

这就是事实,这就是我们要说的事实。

合作

电影《社交网络》剧照

电影《社交网络》剧照

在2003年就快要被日历翻过的时候,哈佛二年级的学生马克·扎克伯格向自己的巴西籍同学爱德华多·萨维林募得15000美元的投资,钱被存在两人共同账户之中。他要用这笔钱来租用服务器,给存于自己内心很久的网站——TheFacebook.com赋予现世的生命。

说起二人当初合作的原因,如今无论是扎克伯格、萨维林还是Facebook官方都不愿向媒体透露任何具体的情形。不过有了扎克伯格当时和朋友发的短信,我们可以猜得一二。

在一封给朋友的短消息中,扎克伯格描述萨维林是个“投资社团的头头”(head of the investment society)。无疑,萨维林很有钱。扎克伯格是这样形容的:“看来内幕交易在巴西是合法的。”因为萨维林是那种上下学都穿着西装领带的人,他给扎克伯格留下了一种颇具商业头脑的感觉,同学们还普遍认为他和巴西黑手党之间有着那么点千丝万缕的关系。

扎克伯格在2004年1月8日和朋友的聊天记录如下:

扎克伯格:爱德华多同意资助我租服务器了。

朋友甲:他可不是什么好人。

扎克伯格:不一定吧?他觉得我的网站会赚钱。

朋友甲:那你怎么想的呢?

扎克伯格:我倒是不大懂商业的东西。

扎克伯格:只要能搞一点名堂出来就够了(make something cool)。

由此看来,扎克伯格选择萨维林的原因一则是出于经济实力的考虑,其二是因为他认为萨维林有自己缺乏的商业头脑。而对于自己,引用聊天中的话来说,只是想“搞一点名堂出来”。

钱到位了,TheFacebook.com网站也于2004年2月开放访问。网站的问世立刻在哈佛引起了轰动,外校的学生也纷纷呼吁把网站扩张到他们学校,这让扎克伯格和他的同事很感动。

网站运行顺利得超乎想象。2004年4月,扎克伯格、萨维林和另一个哈佛的大二学生达斯汀·莫斯科维茨(Dustin Muskovitz)在佛罗里达州建立了Facebook公司。短短的两个月之后,2004年的6月10日,thefacebook.com的名字就被人在哈佛的毕业典礼上提起,火爆程度可见一斑。也许只有在这段时间里创始人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因为问题马上就出现了。

分裂

电影《社交网络》剧照

电影《社交网络》剧照

春天总是过得很快,空气中稍稍有了点夏天的味道。Thefacebook.com面世后的第六个月,扎克伯格和莫斯科维茨一同搬到加州的帕洛阿尔托市(Palo Alto, California),在那里租了房子一起运营thefacebook.com。萨维林则去了纽约,在雷曼兄弟实习。扎克伯格在离开之前给萨维林交待了三件事:筹建公司;获得融资;建立商业模式。从现在看来,二人是从这时候开始慢慢分道扬镳的。

我们截取了两人之间当时的一段短信往来。短信内容揭示了两人间的文化隔阂,他们似乎并不活在同一个世界里:

萨维林:你们在那常常出去玩吧?

扎克伯格:通常我们不出门。

扎克伯格:不过这样的日子也蛮好的,工作满愉快的。

萨维林:好吧。你们就不会找点乐子吗?

扎克伯格:呃,不说这个了。

但真正惹怒扎克伯格的事是萨维林在Facebook上打非法广告,而且广告是给萨维林自己创立的求职网站Joboozle打的。扎克伯格在一封邮件里向萨维林发泄着自己的不满:

你明明知道Facebook将来很有可能涉及求职类网站业务,但却自起炉灶倒腾出这么一个玩意,是想来和我们竞争吗?你还用Facebook来打免费广告,我很吃惊,也很愤怒。

最终Facebook的融资问题成为了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由于TheFacebook.com 在那个夏天超乎想象地扩张,公司需要大量的钱来运营。在硅谷找到投资人并不难,马克·平克斯(Mark Pincus),雷德·霍夫曼( Reid Hoffman)和彼得·泰尔(Peter Thiel)这样投资大佬们正排着队来砸钱呢。扎克伯格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决定放弃学校,全心全意运营公司。为了获得融资,他要把Facebook按照特拉华州(Delaware)的法律进行重组。但一个问题出现了,萨维林对此事很不上心,要让他做点决定或是来签个字都困难无比。扎克伯格向萨维林表示,如果他肯到来帕洛阿尔托把该做的事处理了,自己可以提供往返的机票,但却遭到了拒绝。此时扎克伯格的心中浮现出一种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把萨维林踢出公司。

在一封给莫斯科维茨的短信中,扎克伯格为了自己的行为做出了解释:

他还不如去死好了。我要他筹建公司、获得融资和建立商业模式,他屁都没做。我不会因为他的耽搁灰溜溜地回到哈佛去,更不用担心被那巴西恶棍暴扁一顿了。

我要他走人!

扎克伯格和莫斯科维茨在搬到帕洛阿尔托之后结识了肖恩·帕克(Sean Parker),帕克以创办音乐分享网站Napster而扬名硅谷,他很快就加入了TheFacebook.com。他一来之后就挑起了萨维林落下的担子——融资。因为有为Napster融资的经验,帕克做得轻车熟路得心应手,这让扎克伯格更加肯定了让萨维林滚蛋的选择是正确的。但问题摆在眼前,萨维林可是公司的大股东兼联合创始人之一,让他走人可不是那么容易。

在和Facebook的意向投资者的彼得·泰尔会面之后,扎克伯格和帕克交换了意见。他表示,要用铁腕手段来处理萨维林的问题,可以适当地用一些花招。要说耍伎俩彼得可是没有任何问题,他师从硅谷伟大的传奇风险投资人——红杉资本的迈克尔·莫瑞茨(Michael Moritz),红杉资本曾从谷歌、雅虎、贝宝等IT公司身上获得了令人眼红的投资回报。

帕克:彼得想耍一些花招,就是莫瑞茨玩的那一套。

扎克伯格:呵呵,真的吗?

帕克:呃,可能没莫瑞茨那么牛掰吧。

扎克伯格:那弱爆了。

帕克:不过我确定他玩的就是莫瑞茨那一套。

扎克伯格:好吧,我也可以学习一下来对付萨维林那小子。

扎克伯格耍的花招,就是绕过萨维林的签名来为TheFacebook.com进行融资。他要在东海岸特拉华州重组一个新公司,收购前Facebook公司(4月成立的佛罗里达有限公司),给萨维林之外的所有人派送新股,以稀释萨维林的股份,达到剥夺他决策权的目的。

这里有一份扎克伯格和朋友谈论该计划的对话记录:

朋友乙:你要怎么对付爱德华多?

扎克伯格:我会把整个公司买下来。

扎克伯格:然后在重组的公司内稀释他的股权。

朋友乙:你冒着这样的风险驱逐萨维林值得吗?你什么好处也捞不到的。

扎克伯格:不,我获得了控制权,这就够了。

扎克伯格还用文字记录下了当时的情形:

爱德华多完全不肯配合我们的工作……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知识产权转移到新公司,然后让他走人。他要告就告吧……他既然不愿意来签自己该签的字,那我就不要他签字了。

随后,扎克伯格启动了计划,他给自己的律师寄去一封邮件,要求开始行动。邮件中写道,“有没有办法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被削减到只剩10%的股份?”律师的回应颇具先见之明。“既然爱德华多是唯一一个被稀释股权的股东,我怕他迟早会提出申诉,认为增发的新股违反了法律中的诚信原则(fiduciary duty)。”

计划还是如期进行了。2004年7月29日,TheFacebook.com在特拉华州被重组,重组后的公司合并了四月注册的佛罗里达公司。在之前的Facebook公司中,扎克伯格占65%股份,萨维林占30%,莫斯科维茨占5%。在9月29日彼得·泰尔以50000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新公司9%的股份后,新Facebook的股份结构是扎克伯格40%,萨维林24%,莫斯科维茨16%,彼得9%,剩余的股份留给将来的雇员。

2004年10月31日,萨维林签署协议。协议申明,他将无理由获得三百万的普通股股份。但作为交换他同意放弃所有的知识产权到新公司旗下,更关键的是,他同意将自己的投票权交给扎克伯格全权处理。扎克伯格的计划成功了,他成了公司唯一的当家人。

2005年1月7日,扎克伯格要求重组的Facebook发行九百万普通股新股,其中三百三十万股归自己所有,肖恩·帕克及达斯汀·莫斯科维茨各得二百万股。此举将萨维林的股份削减到了不到10%。

扎克伯格大获全胜。萨维林出局了。

纠缠

/gkimage/uz/4k/ao/uz4kao.png

直到2005年4月份,萨维林收到Facebook给他寄来的一封信,让他在公司的第二轮融资中签署一些文件,他才猛然地发现自己的股份已经被戏剧性地稀释得几乎什么都没有了。十五天后,萨维林向Facebook表示将发起诉讼,要夺回自己莫名其妙失去的东西。第二天,扎克伯格正式开除萨维林。此时的萨维林满心怨恨,在和扎克伯格对簿公堂之余,他还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在扎克伯格的脸上抹黑,于是就有了电影里的那一幕。

两方开始在法庭上互相攻击。Facebook方控诉萨维林十月签署的股权购买协议无效,而萨维林控诉扎克伯格动用公款。萨维林又找来与扎克伯格因版权问题纠缠不清的温科吾斯兄弟(Cameron Winklevoss & Tyler Winklevoss),让他们加入自己的反击阵营。

他们找来“Bringing Down The House”(后被改变为电影《21》)的作者本·麦兹里奇(Ben Mezrich),要求他按之前的风格写一本关于Facebook幕后故事的小说,支持自己受害者的形象。于是就有了《意外的亿万富翁》(Accidental Billionaires)的出现。2010年,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将此书改编为我们熟悉的电影《社交网络》。

就在萨维林找来麦兹里奇之际,Facebook与他达成了和解协议。根据协议,Facebook官方承认萨维林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并将这一点挂在网站上,而萨维林同意从此对媒体闭上自己的嘴巴。

不过和温科吾斯兄弟一样,萨维林在和扎克伯格的纠缠中获得了一大笔的财富。也得感谢扎克伯格和整个Facebook团队,萨维林什么也没做就把当初的1.5万美金变成了现在超过40亿的股票。如果不是他,我们也不可能欣赏到《社交网络》这样的好电影。如今为了避税而放弃美国国籍的萨维林幸福快乐地生活在新加坡,而扎克伯格依然是公司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一个。




文章编译自BusinessInsider网站: How Mark Zuckerberg Booted His Co-Founder Out Of The Company
作者: Nicholas Carlson
The End

发布于2012-05-22,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果壳包果核

果壳译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