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认为,孩子出生时父亲的年龄,可能会影响到孙辈的寿命。当爹时年龄越大,其孩子和孙辈的端粒似乎也更长,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部分,起到了保护染色体的作用。相比端粒较短的人,端粒较长的人在一段给定时期内死亡的风险较低。研究者认为端粒与衰老有关。
多数细胞中,端粒长度是越老越短,不过在精细胞中,端粒长度比成人身体其他细胞的端粒都长。研究人员觉得,男性推迟要孩子的话,这些较长的端粒可能能传给下一代。而且,这个效果似乎能跨代递增。美国西北大学研究者人类学艾森伯格(Dan Eisenberg)认为,男性生育年龄晚的家族可能会得到一些健康上的好处。
不过,科学家也提醒说,男性晚要孩子也会给后代带来风险。以前也曾有研究显示,当爹晚可能会更容易把某些遗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从而提高流产或某些疾病的风险。父亲较老的儿童也有更大的可能性患精神疾病如孤独症。
《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6月11日的 研究 中,艾森伯格和同事分析了菲律宾1779名21至23岁年轻人,以及他们母亲(36至69岁)血液中的DNA。并确认了这些年轻人出生时其父亲和爷爷的年龄。结果显示男性每晚要孩子1年,他孩子对应的端粒长度也会增加,且这个效果跨代累加。研究已经考虑了其它能够影响端粒长度的因素,比如出生次序、身体质量指数(BMI)、家庭收入以及采血样时的年龄等。之前的一些研究也曾显示,年龄大的父亲其孩子端粒似乎也更长,只是没有检视这个效果是否能跨代积累。
艾森伯格觉得,端粒长度可能是父母给后代的一类信号,暗示了子女他们将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成长。如果你的父亲和爷爷都能活到较大岁数并得到后代,那么这可能说明你自己也会生长在类似环境中,意外死亡情况较少或者男性只有在较晚时期才能找到伴侣。在这种环境中,从演化角度来看,让个体能够成长到较大年龄可能是比较好的策略。
皮肤、肠壁或免疫系统的细胞一生中分裂次数很多,在这些细胞中端粒长度似乎发挥的作用最大。一些研究曾显示,端粒长度较短的人更有可能死于传染病和心血管疾病。至于此次研究中涉及的有较长端粒的人是否健康问题也较少,还有待更多分析证实。
本文编译自: | livescience, Men Who Delay Fatherhood May Extend Grandkids' Lives |
---|---|
图片: | 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