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
需用时 01:39
Twitter标签,新一代检索高手

(文/Tom Johnson)在我的手机上,谷歌阅读器曾占据了底部工具栏的四个快捷键之一。最近我把它换成了Twitter话题,因为Twitter话题可以显示所有满足特定标签的微博。

例如,如果我想知道他人对某会议的感受,就可以搜索与会议相关的话题;或者我对可检索性的新进展感兴趣,只用搜索可检索性即可;如果我希望看看人们如何谈论5月21日的审判日,那么输入标签审判日就搞定了。

从RSS提要到Twitter标签的转变对我来说也是寻找信息的重大转变。因为有时,RSS提要令我抓狂。RSS提要的“噪音”实在太多,很有可能溺死在1000多个摘要的海洋中。拥有了Twitter话题,我通常能很快找到相关的内容。

RSS提要的根本缺陷在于,个人的博文通常关注特殊的兴趣点并会写出与那个话题有关的内容。而在现实中,这些文章会涉及很多不同的话题,即使在小范围用户群中也是如此。以我为例,我某一天也许会发布有关维基语义结构的内容,而另一天则会写一些关于会议的感受,我也许会撰写使用WordPress的小建议,或者是个人的内容管理策略等等。如果把这种变化量乘以500,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迷失在内容的热带雨林中了。过多没有重点的文章变成了闹心的“噪音”。

除非你的阅读口味广泛或者仅仅订阅与你相关作者的文章,否则订阅过多的RSS提要,阅读会变得无比繁琐。如果你只是查阅所有未过滤的关注微博,Twitter的噪音比可能更高,但Twitter拥有使用标签降低噪声的潜力,这些标签其实是适用于内容的检索词。所以两者在可检索性上有巨大的差异。

如今找到正确的检索词对寻找信息来说越来越重要。如果你通过Twitter发布博文标题,那么切记要加入必要的检索词(标签)便于人们查找。订阅博客已经不再流行了,因为这种订阅只会产生过多的RSS垃圾。

但是RSS摘要并没有被淘汰。你仍可以基于关键词寻找摘要,或使用过滤工具清理内容。唯一的区别是一到两个关键词仅显示了博文的相关内容,而实际上它们只是文章的小切线,不能体现全部观点。这就是我喜爱Twitter标签的原因:它是检索词的升级版本。

原文看这里

科技名博微博

博主介绍: Tom Johnson是LDS Church一名高级的文档工程师,在此之前,他曾尝试过各种工作,比如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大学开罗分校教授文档写作,在佛罗里达做文案等等。无论什么工作,博主自己都说了,文档工程永远都是他的最爱。这个博客里,他会一直跟踪最新的技术,包括技术指导,技术设计和一些文本。

The End

发布于2011-05-2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摇滚驴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博士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