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8
需用时 03:23
校准地质时钟 擒获屠龙真凶

6600万年前,雄霸陆地一亿四千多万年的恐龙大家族突遭灭门之祸。与此同时,地球上75%的物种也惨当陪葬。这起大灭绝事件的真凶是谁,在科学界一直没有定论。然而发表于2月8日《科学》杂志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天外来客(小行星或彗星)确实难辞其咎。

文章的作者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伯克利地质年代中心(Berkeley Geochronology Center, 简称BGC)与英国、荷兰三所大学的科学家。他们将地质测年的精度大大提高,恐怕可以结束白垩纪-古近纪界线(简称K/Pg界线或K/T界线)上旷日持久的年代争论。文章的第一作者——伯克利地质年代中心主任、加州伯克利大学地球和行星科学教授保罗·瑞能(Paul Renne)说,他们的研究表明小行星撞击和灭绝事件“几乎同时,(从地质时间上来看前后)不过弹指之间。因此,小行星撞击明显在大灭绝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但它并不是唯一原因。”


团队领导人保罗•瑞能正在采集火山灰样。采样层位于数厘米厚的恐龙灭绝层中的煤层里。

“瑞能等的主要贡献在于:将Ar/Ar测年法的误差降得足够低。这样,就让不同的年龄值真正具有可比性了,”德国不来梅大学的古海洋学教授海伊可·帕里克(Heiko Pälike)告诉果壳网。岩石中的一些放射性元素会以固定的速率发生衰变,根据其与蜕变产物的含量比就能计算岩石产生于何时,这个年龄也叫岩石的“绝对年龄”。Ar/Ar测年法就是一种利用氩同位素测绝对年龄的常用技术,此外U/Pb法(铀-铅法)也相当常用。

过去,绝对年龄的误差非常大,“Ar/Ar法的误差可以达到约1%,”帕里克说,“举个例子,白垩纪-古近纪界线测定为6600万年,误差就是加减60万年。”但现在,新研究却能将这个误差控制在十万年以内。

在这之前,常会因为绝对测年结果的误差阈值普遍偏大,而使各个地质事件层的年龄出现错位。2004年,普林斯顿大学地质科学学院戈尔塔·凯勒(Gerta Keller)等人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小行星撞击比恐龙灭绝早30万年之久,不可能是大灭绝的主要原因。这篇文章引发轩然大波,也有大量学者质疑他们的测年数据,可惜反对者多是破而不立,并没有更拿得出手的测年方法。瑞能等不仅“改善了方法,还使Ar/Ar和U/Pb年龄之间实现更有效的校准,”帕里克称赞说,“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地讲,希克苏鲁伯(Chicxulub)小行星撞击与K/T界线之间只差3万年。”


美国蒙大拿州乔丹(Jordan)附近的岩层出露恐龙和许多其他生物的灭绝层(下箭头)。箭头所示为夹火山灰薄层的煤层,火山灰可用于定年。

希克苏鲁伯小行星语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这个陨石坑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深埋于地表之下。1980年,身为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加州伯克利大学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茨(Luis Alvarez)与其子、同校的地质学家沃尔特·阿尔瓦雷茨(Walter Alvarez)等人共同提出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说,并以白垩纪末地层中广泛出现的铱异常为证据。

1991年,亚利桑那大学的希尔德布兰(Alan R. Hildebrand)等人撰文称,隐藏于希克苏鲁伯城之下的巨大陨石坑(直径180公里)就是撞击说的决定性证据——它的形状、结构和大致的形成年代都与阿尔瓦雷茨等人预言的一样。瑞能团队用于精确定年的研究材料来自于两层火山灰层,“(代表K/T界线的)一层火山灰来自12ppb的铱富集及冲击石英(shocked quartz) 1 层以上1厘米处。而代表小行星撞击的火山灰则来自海地,我们对其中的玻陨石 2 进行测年。玻陨石明显是冲击成因的,出现在富集铱和冲击石英的层中,”瑞能向果壳网叙述了他们的取样方法。


富钾的矿物透长石可用于Ar/Ar法定年。照片所示为最靠近恐龙灭绝层的火山灰中所采集到的透长石晶体。

虽然新的《科学》文章称小行星撞击与恐龙灭绝几乎同时发生,但瑞能也强调说,小行星并不是大灭绝的唯一原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海平面变化,”瑞能回答果壳网时说,此外作者们还提到了气候变化。在恐龙灭绝前的几百万年里,晚白垩世的气候变化,已经让许多生物如履薄冰。

“这些先期现象让全球生态系统变得非常敏感,一点小小的驱动力都会让它起反应,在其他时间不算什么的微小效应恐怕都会让生态系统重新洗牌,”瑞能说,“而小行星撞击就是这致命一击。”对于先期气候变化的起因,瑞能团队非常强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事件,他们认为,印度德干溢流玄武岩(Decan Trap)恐怕就是它杀死恐龙的罪证。这次研究之后,他们就会用新手段重新校准德干溢流玄武岩的年龄。

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其他话题。比如前人对K/T界线以上的部分岩石作过碳同位素研究,作者们对其进行测年后发现,大气中的碳循环经过5000年就恢复正常了;与此相反,海洋则过了一至二百万年才恢复元气。文章还修正了一些通过沉积岩中地球轨道韵律估测出的K/T界线年龄。

信息来源: EurekAlert!

供图: Bob Sanders,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质测年中心

​术语解释:

  1. 冲击石英:一种微结构和一般石英不同的石英,只在极高压和有限温度下形成,天然的冲击石英一般认为与天外撞击事件相关。
  2. 玻陨石:天外星体冲击地面,产生高压高温的环境,使自身或地表的岩石发生熔融,从而形成的厘米级圆形、深褐色至绿色玻璃质硅酸盐物体。
The End

发布于2013-02-0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杨婴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生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