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2
需用时 01:33
岩蹄兔的社交规则:敌人的敌人是敌人!

最近在《动物行为》(Animal Behaviour)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动物与人类一样面临着复杂的社交状况,它们遵循一定的规则与同类保持“敌友关系”,以维持社交网络的稳定。

该研究是社会心理学中分析人类关系的“结构平衡理论”(structural balance theory)在动物世界的首次应用。结构平衡理论将三个个体形成的“三角关系”(triad)作为分析的单位,三角关系中的“敌友”情况被分为下图四种:

图中画出了三个个体A、B、C之间可能形成的四种关系方式。“+”表示积极关系(友), “-” 表示消极关系(敌)。其中,(a) 三方均为友好关系;(b) 两方互相敌对,但与第三方关系友好;(c) 两方互相友好,但与第三方关系敌对;(d) 三方均为敌对关系。

 

根据结构平衡理论,上图四种结构中(a)、(c)的稳定程度很高,(d)次之,(b)最不稳定。换句话说,如果三角关系遵循(a)“朋友的朋友是朋友”、(c)“敌人的朋友是敌人/朋友的敌人是敌人”原则,有利于保持稳定。而如果采用(d)“敌人的敌人是敌人”就不太稳定。至于(b)“朋友的敌人是朋友/敌人的朋友是朋友”,就离分裂不远了。

来自美国数学与生物合成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and Biological Synthesis)的研究者,长期观察了一种叫做岩蹄兔(Procavia capensis)的动物。这种小型哺乳动物以群居方式生活在非洲和中东地区。研究者发现,与结构平衡理论中的假设不同的是,在岩蹄兔的社交网络中,“敌人的敌人是敌人”的规则更能保持稳定。而岩蹄兔群体本身倾向于维护稳定、平衡的社交关系网络。

通过对社交网络的统计分析,研究者还发现,当新生儿或雄性岩蹄兔出现在社交网络中时,不稳定性就会上升,而岩蹄兔群体会识别出上图三角关系中的(b)结构,调整成员构成(踢掉某个成员)或改变行为方式(“化敌为友”或“化友为敌”),使三角关系变为(a)、(c)、(d)三种中的一种,从而提高稳定性。

研究者阿米亚尔·伊拉尼(Amiyaal Ilany)认为,这种规则或许已经在动物群体中内化成某种心理机制,阻止不同群体间成员的合作,维持各自的内部稳定。结构平衡理论在解释人类社会行为之余,也可以有效地解释自然界社会系统的变迁:社会关系的动态变化不仅仅取决于两个社会成员,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三方。

 

编辑的话:对于总是有需求这样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生物而言,维持一个稳定的社会关系,还真的不是一般的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信息来源:EurekAlert! 
题图来源:Matan Bogomolsky

The End

发布于2013-04-2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退思

心理学硕士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