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8
需用时 03:40
80后,我们怀旧怀的是什么?


中国社会上涌动的“80后”怀旧热潮,可能源于出生于1980-1989年的这群中国青年的当代社会经历。图片来源:flamingoshanghai.com

(文/AMANDA R. MARTINEZ)下午五点半整,上课铃声在北京一家餐厅响起。食客们坐在木质的课桌旁,菜单是一份多项选择题试卷。餐厅里没有服务员,只有班长,谁举手便回应谁。这里只对1980-1989年出生的人开放,进门之前需查验身份证。

这种教室形式的餐厅,是出生于1980-1989年的中国青年“八零后”众多怀旧方式的一种。最近,心理学领域对于怀旧的认知功能研究结果显示,这股怀旧潮盛行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八零后人群的当代社会经历。

一系列研究表明,当我们在承受某些心理痛苦——比如孤独、社会孤立、自我怀疑、负面情绪、觉得人生无意义时——怀旧可以起到应对机制的作用。这些烦恼使大脑开始筛选自己的记忆库,总结出一些有特定叙事特色的片段。研究人员称,我们通过怀旧,让过去的成功经历和亲密的人际关系重新浮出水面,那些时候我们的生活有安全感也有秩序。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兼怀旧研究者克雷•劳特利奇(Clay Routledge)解释道:“你在向自己重申‘我做过很棒的事情’,也希望这句话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虽然我现在不甚确定,但看看我的过去,就知道我是个可爱的人。我命中注定要成就大事。’”

为了证明怀旧有情感缓冲的作用,劳特利奇和其他研究者进行了实验。参与者经历的测试都可以被认为会对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在公众面前做数学,读一篇会诱发相当程度的焦虑的文章,以及告诉他们根据性格调查问卷的答案,他们可能最后孤独终老,不被人所爱。在部分实验中,那些因为实验而感到自己无足轻重或者命中注定被人抛弃的参加者比没有这些感受的参加者显著地更加怀旧。在其他实验中,在参与者的自我认知被影响之前或者之后,实验诱导他们回想起一个怀旧片段或者一个普通事件。回忆起怀旧片段的实验者和其他实验者相比,自述他们显著感到压力减小、自卫感下降、更加被社会所认可、更加知足也更加乐观。

怀旧可能是乐观精神和动力的来源。这样的发现,直接挑战了一些认为怀旧麻痹人心、预测文化停滞的批判。南安普顿大学心理学家和怀旧专家康斯坦丁•西迪克迪斯(Constantine Sedikides)说:“感觉怀旧时,你并不以过去为中心。你想出去做点什么。”

如果要为怀旧的自我调节效果找个示范人群,中国的八零后再符合不过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于1979年,使得八零后成为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与孤单为伴。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八零后长大成人,如此决定命运的时间巧合使八零后身不由己地成为开拓者,肩负着诠释何为现代中国人的任务。八零后的父母们都由国家分配工作,住着政府补助房,八零后们却只能在几乎没有固定道路且不断变动的社会结构中追求自己的梦想。认真学习考得高分是这一代人的奠基石。人们的理解是,勤奋学习就会有令人更满意的事业和更多的财富。不过,重视教育导致了大学毕业生人数多于就职岗位数量。(一份2011年的调查显示,21-25岁有大学文凭的人群失业率超过16%。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接近700万人。)

如今,八零后已经奔三或者三十岁出头,他们作为自己子女和父母的主要经济来源(中国传统),在惨淡的就业市场中试图找到方向。许多人离开自己的乡下老家来到更繁华的城市,结果围绕有限的白领岗位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抢到有限的升职机会,他们每天工作11个小时,并参与残酷的办公室政治。大多数人买不起房,在上海和北京这种城市,房地产价格与收入比已经高达23:1,但八零后男性依然面临求婚之前必须买房的巨大压力。除此之外,城市人口过多、史无前例的污染、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仅仅过去6个月以内,传言就包括带炭疽的牛肉,老鼠肉当做羊肉卖,鸡肉中抗生素含量过高,作为上海水源的江面上浮着几千条死猪,以及瓶装水水质可能同自来水一样甚至更糟)导致的压力,不断地击中怀旧行为的已知心理触发点。广州中山大学的心理学家周欣悦研究证明,怀旧能够在不同层面的中国民众当中加强社会凝聚感。她说:“八零后最承受不了的是不确定性,还有生活不受自己掌控的感觉,所以我们需要从过去寻找对自己的肯定。”

市场营销争先恐后地将八零后对于物质的渴求资本化:雪佛兰和惠普近年的推广打出了怀旧牌,而诸如回力鞋、永久自行车、健力宝这些国货品牌也趁机复兴老牌产品。上海的博格思众咨询公司创始人玛丽·伯格斯坦(Mary Bergstrom)认为,最成功的怀旧广告和产品并不仅仅提供来自过去一个安全时刻中暂时的解脱,而与八零后现在的实际情况和对未来的希望有关。这种观点正验证了研究结果,即怀旧能减轻心理的负面影响并且使人更加乐观。

回到北京的教室餐厅,架子上散落着颜色缤纷的八零年代玩具,一个变形金刚玩具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29岁的刘静和老同学在课桌边上喝着啤酒谈笑。她说:“来到这里,我们觉得像回到了没有任何压力的年纪,每天只需要开开心心地去上学。”正在此时,工作人员给每个人发了本一眼就能认出的一年级英语入门读物,一位年轻男子自告奋勇要大声朗读。其他的食客自觉地安静下来,翻到相应的页数跟上他的进度。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编译自:《纽约客》,WHY A GREAT WAVE OF NOSTALGIA IS SWEEPING THROUGH CHINA
文章图片:flamingoshanghai.com;(小图)news.gog.com.cn

The End

发布于2013-06-24,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Simbelmyne

临床心理学硕士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