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4
需用时 09:38
古埃及雕像受“诅咒”自转?死理性派用实验破解诅咒!

最近英国的曼彻司特博物馆里一个雕像自己转身了。这座雕像从80年前入馆之后,几乎都没有人碰过(80年来展馆没有整修,展品动线没有调整也太厉害),但是最近却开始从正面向外转为背面向外,彷佛是在赌气一般。

一名博物馆馆员表示,他是唯一一个有钥匙可以打开上锁展示柜的人,因此不可能是其他馆员的恶作剧。当他第一次发现雕像转身了之后,他打开了展示柜,把雕像转回正面后锁上展示柜,但是过没两天,这雕像又转身了。于是他再一次的把雕像转回正面,并且富有科学精神地架设了相机,以缩时摄影的方式证明了这个神秘雕像真的是自己转动。

既然已经证实了雕像会自己转动,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雕像会转动?雕像被诅咒获得了超自然的能力得以转动?那只是发生在电影中的情节,科学会怎么解释“被诅咒”的雕像的旋转呢?

详细观察,排除不相关因素

详细的观察是科学态度和方法不可或缺的第一步,所以先逐格检视这段视频。在反复逐格的检视雕像转动模式以及四周环境的变化之后,可以把这些因素画成下面这个图:


箭头与刻度为24小时制的时间,白色区块与黑色渐层区块分别是展示柜开灯与关灯的时段,人影所占区块为群众来参观的时段,而红色阴影覆盖部分则是雕像旋转的时段。

从图上来看,时间(白天黑夜)、光照(开灯关灯)、以及人群走动(有/无)是几个我观察到并且认为重要的变因。简单来说,不管背后的机制是什么,雕像转或不转,可能是受到这些变因(之一或数个)的影响。当我们有了这一次旋转现象的精确观察与记录,把这些变因状态和雕像旋转与否摆在一起,其实就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了。

首先,这雕像其实并不是像新闻里头所说的“只有在白天人来人往的时候才会转动,晚上关馆了就不动了”,反而是有时候人都还没来的时候却早早就开始转,有时候人都走光了灯都灭了还在转。既然雕像旋转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不固定,和光照与否的状态也不同步,跟营运状态也不一致(根据博物馆网页,博物馆营运时间是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5点),那么这几个变因应该不是让雕像转动的原因。而新闻中所提到的人群走动的震动让雕像旋转,因为每天有人参观的时间都一样,但是雕像却不只在有观众的时候才转动,于是也被排除了。

所有观察到的变因都似乎都不是导致雕像转动的原因,难道这雕像真的是因为诅咒而转动吗?当然不是。

真的有诅咒?科学有话说

首先,拿出科学家面对实验没结果的常见理由:样本数太少。的确,在这个雕像转动的事件中,只有这一次雕像转动的记录,要据此斩钉截铁的说哪些因素相关或无关,实在是站不住脚。比较好的状况应该是重复这个观察,也就是像这一次的录像一样,让雕像从面对观众转到面壁不动,然后再把雕像摆回正面。如果能够拿到这样的录像记录十几二十次,并且把每一次的状况都做成上面那样的示意图,那么,到底是哪些变因影响雕像转动,或许才可以说得斩钉截铁一点。

另外,根据这次的录像,雕像从星期二开始旋转,到星期六晚上停止,星期日和星期一两天雕像没有转动。无论是巧合或是故意,这录像的时间刚好就是一个星期,因此我们无从判断雕像到底是只会转到面壁为止,且过程需要5天左右,还是雕像其实是只在星期二到六转,刚好这次转到面壁就暂停,过了星期日和星期一之后又会开始转。

所以,如果能够重复观察雕像旋转过程的话,还得要在不同的周日期(也就是星期几)把雕像复原然后开始整个观察,这样才能确定雕像到底是会不断的转圈但只在星期二到六转动,所以这次刚好只拍到雕像转半圈就停了,还是雕像其实就是只会转到面壁就停,过程大概需要5天。换句话说,就是确定雕像的旋转与周日期(星期几)到底有没有关系(也就是雕像旋转是不是以7天为周期)。


图片来自:happytreefriends.wikia.com

当然,从这次的缩时摄影来看,因为照片的时间间隔都是固定8分钟(只有第一天的前半小时的照片间隔是4分钟),我们可以藉此判断旋转的速度并且推敲一番。很明显的,雕像的旋转速度时快时慢不太平均,同样是转了大约45度,从面对观众开始到面对墙壁的4个45度所需的时间分别大概是11小时、15小时、10小时、以及27小时,也就是说接近面对墙壁的时候转的速度明显慢了许多。我们当然可以猜测,雕像是因为转到面壁就会停止,所以接近面壁的时候旋转速度就会慢下来。但如果要做出这样的结论,需要更多的重复和记录,否则的话,就不能排除雕像面墙的时候转速渐慢,是因为在放假日(星期日和星期一)之前的星期六就是转得比较慢的可能性。

总之,等有十几二十个雕像旋转的影片记录之后,才可以更清楚的看出雕像旋转到底和时间、星期几、光照、或人群走动有没有关系。根据多次重复观察,我们才有可能断定某个因素是或不是雕像旋转的原因,但是如果能以实验来证明当然更好。所以,下面这些就是我想象的简单实验方法,以及根据目前唯一的雕像旋转影片记录所推测的实验结果。

雕像怎么转,科学实验来检验

如果雕像转动是跟时间(几点到几点)有关,那么姑且不论雕像到底是怎么感应时间的(内建原子钟或化学反应钟),在我们不可能改变时间前进快慢(如果雕像转动与绝对时间有关)也无法瞬间移动(如果雕像转动与时区时间有关)的状态下,唯一可行的确认方法就只有不断观察然后推论了。但是,因为这个影片中雕像并不是在特定时间开始或停止旋转,而且星期日和星期一停止转动,很难确认雕像是通过感应时间而每天固定从几点到几点转动的。

如果雕像转动是跟周日期(星期几)有关,那么不论雕像到底是如何感应周日期的(4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似乎没有一周的历法结构),在我们没有瞬间移动能力的前提下(即使瞬间移动也只能改变一天的周日期),以不同周日期开始的观察记录应该是唯一的确认方法。但目前看来,无论背后的机制是什么,雕像通过感应周日期而只在星期二到星期六之间旋转,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机率实在很低。

虽然上述两种假说的可能性很低,但是如果两者是同时存在的话机会反而比较大。如果雕像转动其实跟周日期和时间都有关系,那么借着重复的、从不同周日期开始的观察记录,无论雕像到底是只会转到面壁还是会不断转圈,应该都会看到雕像遵循着“星期二08:00-20:00、星期三06:00-24:00、星期四05:00-20:00……”这样以星期为周期的时间表在转动着。

而如果雕像转动是跟光照(开灯关灯)有关,实验方式很简单。我们只要在每天正常的开灯关灯时段丢铜板,决定这个时段展示柜里的灯光开或关。也就是说,这雕像会经历该开灯就开灯、该开灯却关灯、该关灯却开灯、该关灯就关灯这4种状况,然后来看雕像是不是也跟着灯亮旋转,甚至在灯关了以后还会继续转上几小时。

又如果雕像转动是跟人群走动有关,实验方式也不复杂。只要藉由改变人群动线,让雕像所在的展区经历正常的有开馆有人来和有开馆没人来,就也可以得到结果了。从现有的影片逐格检视看来,雕像转动跟人群走动应该也没什么关系。

目前为止,从影片中观察到的变因都讨论过了。即使只有一个影片可以观察,也没有真的去做我想象的这些实验,但是我的确认为,这雕像的转动与日周期的时间无关(所以不会固定每天几点到几点转动)、与新闻里的专家所说的“因为人群走动造成雕像震动”也应该无关(不然的话,有人的时候才会转没人就不会转)、当然也应该与光照无关(关了灯还会转很久就是反证)。不过,我认为雕像倒是有可能会有以7天为周期的旋转规律,也就是雕像会固定在星期几的某时段旋转。然后,无论雕像旋转有没有7天的周期,我猜想雕像应该是像视频中一样,转到面壁就会停止,不会继续转下去。

雕像为什么会转?

但雕像为什么在80年的安然无事之后,最近却开始转了起来呢?只能籍由另一系列的想象实验来证明了。


图片来自:www.youtube.com 

根据仅有的这个旋转缩时影片,我的确是认为展场光照或人群走动跟雕像旋转并没有关系。之所以要设想实验来证明,是为了要严谨的排除这两个变因的可能性。至于,为什么我对于雕像旋转的时段和星期几那么在意,在设想实验之后也不敢排除雕像旋转有七天周期,以及固定在星期几的特定时段转动的可能性,再加上我不时的指出雕像也许是转到面壁就停止或者是其实可以继续转一整圈,都是因为我有一个不一样的雕像旋转假说。

简单的说,就是一连串的巧合让雕像转了起来。这些巧合分别是:雕像的因素(形状、材质、表面纹理与重心)、展示柜的因素(玻璃展面、倾斜程度)、以及外来的能量提供(但绝对不是诅咒或外星人)。

从影片看来,这雕像是由石头刻成的。新闻说是一种叫做蛇纹石的材质,看来除了颇为光滑之外,应该也很沉。而且雕像整体呈L型,加上对比起底座部分那高耸厚重的直立雕像,重心或许不会太稳,因此重心的位置可能偏向底座的前端以增加稳定度(视频图片也证实了我的猜测,雕像底座前端的确比较厚),甚至也可能有偏左或偏右(我猜是偏左)。当时的打磨技术可能不会太好,所以底座的底面可能不是精确的平面,因此放在光滑的玻璃表面上可能只有某些部分与展桌接触,而不是整个平面与展桌贴合。

而展示柜里头的桌面既然是玻璃,必定是光滑而少有摩擦力。从影片看来这展示柜又靠墙,也许水平可能有问题,譬如靠墙部分可能稍低了点,甚至可能就是雕像底座的部分特别向墙面倾斜。如果真如馆员所说,这雕像一直都放在这个展示柜没有移动过,那么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这雕像就靠着本身的重量和偏斜重心提供的稳定度,以几个部分而非整个底面跟展示柜底部的玻璃接触,相安无事地过了几十年。

但是,最近应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外力传达到雕像上。因为雕像处在密闭展示柜中,从影片上也看不到什么特别的线索,所以应该是影片中看不见的震动。这震动或许低频,但是震幅应该不小,而且不是由人群走动所导致,不然雕像就应该只在有人的时候才会旋转。震动更可能是来自于博物馆内最近更新的硬件(例如说新冷气或是新管线、新发电机)、或者是馆外的硬件工程(例如附近在盖房子修马路)造成的。馆员们或许对这样的震动几乎无感,但是在展示柜里面本来就站得如履薄冰的雕像,就因为这个震动而开始摇晃,展示柜或许因为共振而让震幅更大,加上本来可能就稍微偏斜的重心,以及水平问题、稍斜向墙壁的玻璃展面,于是雕像便开始旋转了起来。当震动存在的时候就转,震动停止的时候就不转,一直到雕像转到“稳定”的状态为止——也就是面对墙壁,偏斜的重心直指低处并且正好座落在低处的位置。

所以,我认为雕像应该不是刚好转到面壁被暂停且之后还可以继续转,而是面壁才是雕像待在展示柜中那个地点的最稳定状态,在这个雕像有重心偏移、玻璃展面也有些微倾斜的前提底下,无论是从星期几开始,不管要花多久时间,这雕像就是会转到面壁就停止。这时候,雕像旋转到底有没有7天的周期,就不是那么重要。

但是,如果玻璃展面没有倾斜、雕像也没有重心偏移的话,那么照理说雕像就应该没有所谓的最稳定状态而会一直转下去。这时候,影片中雕像面壁就不转了,很可能就只是旋转周期中周日周一雕像不转的巧合。于是,7天循环的雕像旋转周期就会成为唯一的“雕像面壁就停止”的原因,因此事关紧要。可这要怎么实验证明呢?

从简单的开始,先用水平仪测量展示柜的玻璃表面是不是向墙面稍微倾斜,如果是,那么借着调整玻璃展面的水平与否,就可以测试这是不是导致雕像转动的因素之一。

另外,在展示柜里的玻璃展面上,也可以装上震动测量器,以监测雕像是不是总在震动出现的时候转动,并且了解震动的形式和震幅。同时,也可以仔细观察,看看雕像旋转的时候两个表面之间到底是怎样互动的,以得到更多的线索。

等到观察告一段落,有点线索(例如知道雕像底面跟玻璃展面的接触状况、或是在震动时的互动方式)之后,我们也可以借着改变展面材质(例如在雕像底下放块压克力板或垫张纸)、改变底面与展面的接触方式(例如加个小架子把雕像侧稍稍架高)、或是改变底面和展面的互动方式(例如加个小棉花团或垫块布吸收震动吃掉空间)等等,来一一确认展示柜里的各个因素对雕像旋转的影响力有多大。

还有,借着清查雕像开始旋转的前夕,博物馆内外到底有什么改变,也可能可以找到震动的来源。也许博物馆换了冷气、管线、发电机、或是有哪个格局改变,因此出现了原本不存在的震动源,导致雕像开始旋转。也可能是馆外的工程、修缮、大楼照明、发电机、挖马路等等传来的震动,让雕像转了起来。总之,一旦找到可疑的震动源,借着比对震动源的运转时段、展示柜里震动传感器收到的数值、以及雕像旋转的有无,应该也就可以确定是不是让雕像旋转的原因。需要的话,还可以借着开关震动源,来证实雕像转动的动力源头是不是真的来自于此。

照理说,实验做到这里应该就可以真相大白打完收工了。但是如果你刚好有闲又有钱,而且博物馆也愿意配合的话,其实你也可以好好的测量雕像,在精确量测雕像的尺寸、形状、重量、材质、重心位置、底面纹理与摩擦力之后,复制出一座拥有相同性质的仿造雕像,以及几个各只有一个性质不同(例如重心位置、底部纹理、底部平面程度、底面材质等)的仿制雕像。然后把这些雕像放到原本雕像的展示柜中,趁着有震动的时候测试到底雕像的哪个性质是转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或者是另外起个玻璃平台,依照玻璃展面的倾斜角度架好,把仿造的雕像放上去,然后接上自制的震动源,依照之前记录到的震动形式和震幅制造相同的震动,看看是不是能完美重现雕像旋转的现象。

原文发表于PanSci,作者:YT Lai。转载时文字部分有修改。

相关小组推荐:

The End

发布于2013-07-1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PanSci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