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5
需用时 02:31
一“泡”植物:“泡”字臆正

如果让你说几个你觉得韵味高雅、富有意蕴的字,恐怕你说上一百个也不会轮到“泡”字。“泡茶”、“泡沫”也还罢了,“泡妞”就显得俗气。(还记得几年前有个很有名的洗涤剂厂商做广告,广告词是:“你泡了吗?泡了。你漂了吗?漂了。”播出之后,遭到很多观众投诉,于是这广告才放了一个月就匆匆下线了。)至于“泡”作为量词,用于某两种排泄物,就更难登大雅之堂了。

不过,我翻检《中国植物志》,在植物名称中却发现了很多“泡”字:小马泡、马泡瓜、大乌泡、空心泡、高粱泡、泡桐、泡滑竹、泡花树、泡叶栒子、泡果沙拐枣、泡囊草、马尿泡……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这些“泡”都是什么意思?它们应该是读pāo还是pào呢?

于是我引经据典,对这个“俗不可耐”的“泡”字作了一番考证。想不到,这些植物名称中的“泡”字竟然有6种意义、3个读音!

第一,“小马泡”、“马泡瓜”中的“泡”,是“㼎”的别字。“㼎”读báo,意思是“小瓜”,异体有“瓝”、“瓟”。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中有一对汉奸夫妇,男的叫冠晓荷,女的绰号“大赤包”。在几十年前,“赤包”(一种红色的小瓜)还是那时的北京孩子的玩物。如果不慎把“赤包”弄破,就会流出一摊混有很多瓜子的黏液,气味难闻,所以“大赤包”这绰号蕴含有“一肚子坏水”的含义,真是起得巧妙。唯一可惜的地方就是这个“包”字实际上也是“㼎”的别字。

㼎。如今,北京城里的孩子恐怕多半不知道“大赤包”这个绰号是何意了。图片由作者提供。

第二,“大乌泡”、“空心泡”、“高粱泡”等名称中的“泡”,是“藨”(pāo)的别字。“藨”是悬钩子的别名。悬钩子是一大类植物的统称,其特点是茎上有刺,果实常为红色或黑色,肉质多汁,表面疙疙瘩瘩,样子像是草莓。在英语里面,灌木状的悬钩子统称为bramble(常常被翻译成“树莓”),又大致分为果实红色的raspberry(“红树莓”)和果实黑色的blackberry(“黑莓”)两类。有一种叫悬钩子的水果,就是红树莓的一种。

横断山域里的大乌泡。图片来源:youduo.com

第三,“泡桐”、“泡滑竹”等名称中的“泡”,读pāo,意思是“虚而松软,不坚硬”。泡桐正是因为其木质疏松而得名“泡”桐。说到“桐”,我觉得它和“枫”一样,其实并不专指一种树,而是具有共同性质的一类树的统称。叫做“桐”的树木(如梧桐、油桐、血桐、珙桐以至法国梧桐)往往都有叶片巨大、生长迅速或木质松软的特点。

兰考泡桐。松软的桐木很适合做琴、瑟等木制乐器,战国时的著名地理著作《禹贡》中就记载九州之一的徐州产“峄阳孤桐”,也就是在今山东南部的峄山南坡上生长的桐树之木,其用途很可能就是用来做乐器。图片由作者提供。

第四,“泡花树”、“泡叶栒子”等名称中的“泡”表示“气泡”之义,读音自然是pào。泡花树的花蕾又小又圆,许多花蕾攒在一起,仿佛一堆白色的泡泡,“泡花树”由此得名。至于“泡叶栒子”,这个名字的意思倒是很明白,就是说它的叶片上有很多泡状的隆起,仿佛是里面灌了空气一般。

山檨叶泡花树。图片由作者提供,摄影:刘冰。

第五,“泡果沙拐枣”、“泡囊草”等名称中的“泡”表示“鼓起的中空物”之义,读pāo。这两种植物的果实都充气膨大,适合随风传播,故名。

第六,“马尿泡”一名中的“尿(suī)泡(pāo)”是膀胱的俗称。这也是形容它的果实充气膨大,仿佛马的膀胱一般。

普普通通一个“泡”字,在植物名称中竟然有这么复杂的意义和读音,要一般人都理解和念准,实在不容易。我想了一套解决“泡”字释义难、读音难的方案:首先,恢复“㼎”“藨”二字,虽然是生僻字,但专字专用,一看便知道是什么类的植物;然后,把表示“鼓起的中空物”之义的“泡”和“尿泡”的“泡”都写成同义字“脬”,这样也是专字专用,查查字典便知道含义。这样,“泡”字就只剩下“虚而松软”和“气泡”两个意义,比较容易区分,也就便于读准了。

作者简介:刘夙,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从小对各种事物的名称感兴趣,现在正在业余致力于世界植物中文名称的拟定工作。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文章题图:cnmmhh.com

The End

发布于2013-10-0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刘夙

植物学博士,植物园工程师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