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需用时 02:24
“反欺凌课程”真的有用吗?

如果你看过《阿甘正传》,那么应该对“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影片中,先天智力残疾的阿甘在学校饱受欺凌,最终凭借他的勇气与毅力一次一次克服了困难,打倒了生命中的一个又一个大魔王。虽然最终未能和心上人珍妮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但对于他来讲,这一生也算波澜壮阔。

然而现实生活中,校园欺凌的受害人并不像阿甘那样幸运。他们承受来自同窗的欺凌和压迫,身心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校园欺凌使得它的受害者们变得自卑、胆怯、抑郁、焦虑。相对正常学生群体,这些受害者们更容易出现自杀行为。这都是校园欺凌带来的恶果。

校园欺凌现象目前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美国,地方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反欺凌的法律,而在很多中小学校中,不仅有和反欺凌有关的规章制度,还有专门的课程。学校希望通过教授这些课程使得学生们能够意识到“欺凌”现象造成的危害,并学习在成为受害者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

然而,这样的“反欺凌”课程真的有效吗?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的研究给出了令人惊讶的答案:这样的课程不仅不能帮助改善这种状况,还可能产生反效果!

这项研究由该校犯罪学与刑事司法系的助理教授郑石珍(Jeong Seokjin)主导。在对美国7001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研究人员发现,在设有“反欺凌课程(Anti-bullying program)”的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反而更多。对于这一出乎意料的结果,研究人员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这些课程使得校园欺凌的概念被更多地提及,使学生更加了解欺凌行为,也知道怎么去欺负其他同学。而老师们教导的“你应该做什么”和“你不应该做什么”,也令欺凌他人的学生可以更从容的应对来自父母和家长的质询和指责。

研究人员对其他可能与校园欺凌有关的因素进行了综合调查。在这项调查中,被试学生的年龄,性别,种族,家庭环境,以及在校表现等因素都成为了调查变量。数据显示,女生相比男生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遭遇校园欺凌的概率也会相应减少。

此外,如果学生生长在一个相对严苛的家庭环境中,曾遭受来自家庭成员的责骂和虐待,那么他们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有趣的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比较不容易遭受校园欺凌,而如果学生经常翘课或与同学打架,则会有更高的概率被卷入欺凌事件。研究人员补充,种族似乎不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影响因素。白种人和非白种人的学生在遭受校园欺凌的概率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来自成年人的直接干预,可以更好的阻止校园欺凌的发生。这些干预包括设立校园巡逻保安,以及鼓励老师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惩罚。设立良好的针对校园措施的惩罚措施并公平的执行同样有助于降低校园欺凌发生的概率。而针对校园安保设施的改善,如在校园内设立摄像头或将教室门上锁,也会使得校园欺凌变得不那么容易。

郑石珍也指出,校园欺凌的实质是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出现问题。研究人员必须针对更多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从而帮助政府和学校制订更为完善的应对策略。

欺凌行为已经日益进入公众视线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如何更好的应对这一现象,“少说,多做”就是该研究给出的答案。对于害怕被人欺负的小朋友来说,也许来自成年人的切身保护,远比冠冕堂皇的教导与课程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 Seokjin Jeong, Dae-Hoon Kwak, Byongook Moon, Claudia San Miguel. (2013) Predicting School Bullying Victimization: Focusing on Individual and School Environmental/Security Factors. Journal of Criminology

  2. Seokjin Jeong, Byung Hyun Lee. (2013) A Multilevel Examination of Peer Victimization and Bullying Preventions in Schools. Journal of Criminology

 

文章题图:Shutterstock 友情提供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The End

发布于2013-09-29,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S.西尔维希耶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