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4
需用时 05:28
【果壳网专访】《自然通讯》中国执行主编印格致:“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去年年底,麦克米伦科学与教育在上海设立独资公司,作为该运营的一部分,自然出版集团旗下《自然通讯》派驻编辑前来上海,这在中国科研界算得上一件不小的事。与之相呼应的事实是,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科学家发表的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论文(简单来说,就是发在Nature及其子刊上的论文啦)总数,从2001年的1.85%增加到了2011年的11.3%,名列全球第四。在这样强大的增长趋势之下,《自然》率先在上海建立了编辑部。而《自然通讯》执行主编印格致,便是《自然》集团派往中国的第一位先遣者。

9月初,印格致拜访了国家纳米中心实验室,果壳网在北京采访了他,一探这位掌握着众多科研工作者命脉的主编大人的底细。

主编大人的名字是Ed Gerstner。刚到中国他想为自己取个中文名,他的同事曾建议他取名叫“高帅富”,(编辑吐槽:这位同事,你真的是很诚恳的建议吗?)但是他发现自己的名字(Ed)总出现在大街小巷,比如“复印、打印”。于是他决定把“印”作为自己中文名的姓。除了字形相似以外,Ed觉得自己在出版行业,和“印”字息息相关,而“格致”两字,便取自“格物致知”,又恰恰听起来有那么一点像他的姓(Gerstner)。(编辑吐槽:形神兼备,可以解释这么多层意思,还可以当冷笑话听,这可真是一个好名字啊!)

在自然出版集团的人事页面上,加入自然集团11年的印大人形容自己是一个“难以取悦”的人(curmudgeon),然而在instagram这样的图片社交网站上,他会贴出他炸了毛的大头照和他自己被雨水冲刷的学术演讲海报,在37度高温时吐槽上海的热浪,在返回南京时说“好想吃好多好多南京鸭,哦,还有南京的科学。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鸭子。”还会屡屡为自己吃到的食物拍照,包括烤鱿鱼、豆豉鱼、鱼香茄子、张君雅小妹妹和用折叠小刀划开的芒果 。

在成为期刊编辑之前,印格致曾经是一个材料物理学家,毕业于悉尼大学。作为一家受人推崇的学术期刊的编辑,他曾经遇到提交论文后推荐了自己的母亲作为审稿人的学者,也曾经遇到被拒稿后,试图通过他的上司的上司的上司的上司施压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他对那些总是在抱怨本领域里所有的审稿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学者,他的建议是:换个领域吧,或者变成个更讨人喜欢的人。

很多中国学者在向英语学术期刊投稿时都很担心自己的语言不够好,印格致强调中国学者的英语写作其实比他们自己想象得要好。他说:“比起其他国家的学者,中国学者的论文其实更加容易阅读。”

就像在你认识果壳网的编辑,就可以直接找编辑聊最近需要写什么稿子,然后好回去猛啃一通资料一样,认识一位学术期刊的主编……啧啧,所以印格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去和研究人员们大谈怎样才能在《自然》集团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就在上个月,他就在不同的地方做了7次这样的演讲!

作为编辑,印格致认为理想的一篇学术论文是能让读者:“哇!这个我怎么没想到!”或者“哇,这个好赞!(而且还很有用!)”。论文的宗旨应该是用实验结果展示研究的重要性,而不是用华丽的词藻去堆砌。而一封好的投稿信(cover letter)应该是简明扼要的,且只需说明两点:研究背景和研究结果的意义。印大人还透露了一个不算秘密的“秘诀”:如果你担心某些特定的审稿人会制造小麻烦,别担心啦,Nature的编辑们充分考虑过人性问题,你在提交论文时可以提出三到四位想排除的审稿人,编辑们会尊重这一要求的。

在国家纳米中心做完了第N遍《如何让论文在<自然>及其子刊上发表》的演讲后,印格致和大家分享了他认为在《自然》及其子刊上发表的秘诀:“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至于PPT中的这张图片,他怎么会选得那么准!

印格致在东南大学的演讲海报被水淋了以后。印格致自己觉得这张照片看起来有英国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的风格。供图:印格致

打开论文投递之后的黑箱子

果壳网:为什么自然出版集团把办公室选在上海而不是北京?

印格致:哈哈,无数人都问我这个问题,每次来北京,几乎每个学者、教授都一定会问“为什么你们在上海?”事实是,北京和上海都有大量的高校和研究所,无论我们把办公室选在哪个城市,我们的工作人员都要经常去另一个城市,而当时我们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已经有了一些合作,所以选在了上海。北京和上海之间的竞争关系可真不小啊。

果壳网:作为《自然通讯》中国的执行主编,你一周读多少篇学者们提交的论文?

印格致:我和我们的编辑要为《自然通讯》审阅来自全球研究者的论文,我们的角色都是国际性的。我们大多数的编辑一周大约读10~12篇论文草稿,我因为是老手了,所以一周全负荷可以读18篇。不过由于我经常出差,每周阅读的论文数量大多10篇左右。我平均每个月都要到3所科研院校做一个名叫“How to get published in Nature(and its sister journals)?”(如何让自己的论文在《自然》和其子刊上发表?)的演讲,今年8月我就这个题目演讲了7次。

果壳网:当你访问一个研究院校时,你有哪些任务和目标呢?

印格致:当我参观一个研究院校时,我会去了解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与研究主题,也借此机会认识更多的学者。同时我也会鼓励学者向自然集团下属的期刊投稿。我们的编辑每个人都会去各大研究院校,向学者们介绍自然下属期刊的区别,向他们解释当他们向我们的期刊投稿后的流程,努力让我们审稿的过程透明化,不再让学者们觉得提交了论文后就进入了一个黑箱子一样。

跟主编大人学写论文

果壳网:从编辑的角度看,你觉得中国学者提交的论文中常犯的错误有哪些?

印格致:有三个常见误区。

第一个是起一个过于宏大的标题,开头用非常壮丽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研究的影响深远,结果编辑看完实验结果和数据,发现和标题及对内容的描述完全对不上。要知道,《自然-通讯》的编辑初审论文时拒稿率在60%,而《自然》和其他子刊的初审拒稿率在80%,标题和内容不符的论文,即使侥幸逃脱了编辑的第一关,也过不了审稿人的第二关。

第二个常见误区是学者无法正确决定自己的研究结果中哪一项最重要。一项研究往往会得到很多结果,有时不一定是现在最火热的研究领域的结果更重要,而是那些可以拓展新领域的结果更重要。不过这一般不会导致论文被拒,编辑会和审稿人沟通,告知审稿人学者没有准确抓住自己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

第三个常见误区是过于被最火热的研究领域吸引。要知道,越是火热的研究领域,竞争就越激烈,就越难做出特别的成果,也更容易被人抢发。作为一个学者,应该做那些每天一睁眼就你感到兴奋的研究而不是最火的研究。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学者已经证明了自己有能力做出和世界其他地方同类型的研究,所以现在的中国学者更有信心了,可以做出和世界其他地方同水平的研究。中国的学者在设立自己的研究目标,选择自己的研究道路,掌握主动权。

一个英国人的中国生活

果壳网:你觉得中国的研究机构和学者与英国的有哪些区别?

印格致:和西方相比,中国的学者更加积极自信乐观,整个研究机构都很有激情,也有充足的研究资金。中国的学者年纪也更轻,更加渴求发展,这种对于知识的饥渴很有感染力。当然西方的学者也有乐观的情绪,只是更加零散一些。

果壳网:对你个人来说,在中国的生活和在英国的生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印格致:我最不习惯中国的一点是,去商店时买东西时,售货员总会围上来问我要不要买这个要不要买那个,让我很不自在,我又不好意思拒绝他们。不过上回在上海的七浦路,我终于鼓起勇气告诉了售货员我要是想要什么会告诉他们的,请他们不要围着我转了。结果他们真的不再绕着我推荐商品了。(大笑)

 

本文作者和印格致的合影,背景就是那张恰如其分的照片。摄影/蒋兴宇

本文编辑:wuou 

更多果壳网人物专访

  1. 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彻底证明弱哥德巴赫猜想
  2. 贾雷德·戴蒙德:在科学、历史、社会的交叉点探究地理、人类与未来
  3. 罗伯特•索耶:享受科幻,年满十八岁,方可翻阅
  4. 丹•艾瑞里:我是你的怪诞行为导游
The End

发布于2013-09-2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飘飘37

农学学士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