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6
需用时 03:19
同性婚姻,你为什么反对——看到你们在一起,让我丧失了优越感

只要一谈到“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问题,必定会引来争议不断。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为什么同性婚姻在异性恋为多数的社会中,会受到如此大的反弹。有人可能会提到宗教信仰的价值观,还有伦理价值、社会结构、家庭关系等等。不过在这些冠冕堂皇的反对理由之外,却有一个因素鲜少被提到——同性婚姻威胁到异性恋者在心理上的独特性

异性恋者在心理上的独特性要从社会性认定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谈起。社会性认定理论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属于团体成员,而能辨识出和自己和其他团体成员的不同,比如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国家等,团体的轮廓也就更清楚地呈现出来,进而使团体成员有向心力,为自己(的团体)付出比对其他团体更多。

当社会性认定受到威胁时,社会性认定所勾勒出的团体也就可能会消失,因此我们会尽可能捍卫社会性认定。对异性恋者来说,婚姻是其中一项和同性恋者不同的特征。当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有一样的婚姻权,那么异性恋者和同性恋者之间就又减少了一项差异,威胁到“异性恋者”这个团体的轮廓。

美国一样面临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争议,但是民众对于“婚姻”(marriages)的反弹,似乎比“民事结合”(civil union,是指由民事法所确立并保护的等同或类似婚姻的两人结合关系。作为新造的民法术语,主要用于为同性恋伴侣提供与异性恋伴侣相同的权利)更大。2007年,现任教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贾斯汀﹒雷米勒(Justin Lehmiller),和另外两位专家发表了一项有趣的实验结果,就显示了同性婚姻的概念会使异性恋者感觉受到威胁。

研究团队设计了两段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假设性法案,两段法案的差异只在于用字是“婚姻”或是“民事结合”,然后找来一百多名平均19岁的异性恋大学生,在他们读了其中一句之后填写问卷,以七个等级评估自己是否支持这项法条,以及是否觉得这项法条会威胁到异性恋、社会、家庭价值、婚姻、个人关系。

和预期的一样,实验问卷的结果显示,相较于“民事结合”,受测者普遍较不能接受同性“婚姻”。而且在统计上,受测者认为同性“婚姻”比同性“民事结合”更威胁到异性恋。雷米勒教授认为,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受测者比较无法接受同性婚姻,因为婚姻对异性恋者来说是能提高地位并让他们获得好处的社会制度。

同性伴侣对领养小孩有负面影响?

反对同性婚姻的异性恋大概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社会性认定”受到威胁而反对,毕竟这不是什么有力的理由;他们多半以同性伴侣会对领养小孩造成负面影响为由来反对。图片来源:flickr。

双亲的性向真的会对领养的小孩有不同的影响吗?

2012年年初,德州大学马克·莱格那鲁斯(Mark Regnerus)教授发表的研究显示,被异性恋伴侣领养的小孩,表现得比同性恋伴侣领养的小孩要好。这项研究受到国际媒体大篇幅报导,还被作为反对同性伴侣领养小孩的根据。然而,这项研究并没有比较同性恋及异性恋伴侣在亲职能力上的差异,而且这项研究中是以“具有同性恋交往史、却委身于异性恋婚姻中的同性恋者”作为研究对象,也就不符合同性伴侣领养小孩的状况。以这样的研究作为反对同性伴侣领养小孩的依据,似乎不够有说服力。

另一方面,同年还有另一项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发表方法较为严谨的研究显示,被同性伴侣或异性伴侣领养的小孩在几项能力表现上没有明显差异。这项研究追踪82名年龄介于4个月到8岁的高风险儿童在受领养之后的表现。60名儿童由异性恋伴侣领养,另外22名则由同性恋伴侣抚养。科学家分别在领养后两个月、一年、两年时,评估儿童的认知发展(包括IQ)、内在(忧郁、焦虑、社会退缩)及外在(犯罪行为、侵略性)问题。

在所有评估当中,被同性伴侣或异性伴侣领养的小孩只有一次在统计上有明显差异:受同性伴侣领养的小孩,在前两月个的IQ表现较低。整体来说,所有的儿童都表现良好,随着领养时间越久,IQ增加,而且没有出现偏差行为。也就是说,撇除双亲的性向,稳定的家庭环境对领养儿童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项研究中,同性伴侣领养的是高风险儿童,也就是早产或者之前经历过家暴或缺乏照顾等的儿童,但是这些小孩后来的表现,和异性伴侣领养的低风险儿童表现相似,表示同性伴侣也有良好的亲职能力。

虽然这项研究的研究方法较马克的研究还严谨,不过为什么不像马克的研究一样受到媒体注目呢?雷米勒在他的博客中解释道:没有差异性的研究结果,媒体就无法报导哪个族群较其它的族群具有优势,挑起两边的注意,以吸引更多读者。即便未来有更多研究显示伴侣性向不影响领养孩童,受重视的程度也比不上一篇研究方法不甚严谨、但结果显示有差异的研究。

原文发表于PanSci,作者:逆旅,转载时部分文字有修改。

参考文献:

[1] Schmitt, M. T., Lehmiller, J. J., & Walsh, A. L. (2007). The role of heterosexual identity threat in differential support for same-sex “civil unions” versus “marriages.”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10, 443-455.

[2] Regnerus, M. (2012). How different are the adult children of parents who have same-sex relationships? Findings from the New Family Structures Study.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41, 752-770.

[3] Lavner, J. A., Waterman, J., & Peplau, L. A. (2012). Can gay and lesbian parents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in high-risk children adopted from foster car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82, 465-472.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文章题图:Shutterstock友情提供

 

The End

发布于2013-11-0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PanSci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