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9
需用时 06:43
维基百科过时了吗?

维基百科是全球访问量第六大的网站。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维基百科建立之初曾立下“汇集人类所有知识”的豪言,但现在它似乎遇到了一些挑战。自2007年以来,为英文版维基百科服务的志愿者人数已经缩减了三分之一还要多,并且还在持续缩减,而剩下的那些人似乎无力解决阻碍其成为高质量百科全书的种种问题,其中包括内容覆盖面的均匀与否以及质量等问题。

维基百科的运营方式是如此与众不同。首先,运营它的不是一家部门分明的公司,而是一批“群龙无首”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在工作中往往还会选择匿名;其次,这家网站也很少为吸引访客而尝试新花样,实际上它在过去十年间几无变化。

这使得维基百科的诸多问题的源头并不难搞清楚:运营网站的志愿者队伍如今更显松散,并且据估计有90%都是男性,运营操作中的官僚文化和社区氛围则将有望扩大维基百科参与度和知识覆盖面的新人们排斥在外。

铁打的营盘,流地飞快的新人

维基百科网站的内容控制权始终掌握在被称作维基人的社区手上,他们并没有传统的权力结构,但为条目的生成和维护开发了精细的工作流程和指导方针。他们唯一与等级制度沾边的是选举“管理员”小组,这些人被赋予了删除文章或暂时封禁其他编辑的特权。(英文版维基百科上现有635名活跃的管理员。)

2005年底,光是英文版维基百科就有约75万个条目,媒体报道和参与度的增加也使得该网站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人们贡献的新条目不断增加,编辑们发现监管所有条目质量的任务变得困难起来。而由于维基百科逐渐升高的公众形象和允许任何人匿名编辑的承诺,出现了很多属于蓄意破坏行为的条目更新,一些诽谤内容的不断出现也引发了对众筹模式的百科全书是否可行的严重质疑。

之后维基人做出了回应。最活跃的志愿者们联手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编辑工具和极具官僚作风的审批程序来打击恶意编辑行为。他们新开发的软件可以让编辑迅速查阅条目最近的变化,并且可以一键将其驳回或者向作者提出警告。他们还启用了自动化“机器人”来推翻格式不当或很有可能是故意搞破坏的条目变化,同时向违规编辑发出警告。

严厉的新措施的确起了作用,搞破坏的行为得到了控制,恶作剧和诋毁事件也变得更少,维基百科重新稳定下来,内容覆盖范围和质量也持续上升。但那些更严厉的规则和随之而来的多疑氛围也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它们不知不觉地降低了社区参与度,给维基百科带来了一直持续到今天的麻烦。

刚加入维基百科的新人们难免会在刚开始的编辑中发生错误,但是只求高效不求人情味的编辑机器压垮了他们,剥夺了最起码的乐趣,这让新人留下的概率大大降低。英文版维基百科的活跃编辑数量在2007年一度达到5.1万以上的峰值,之后由于新人供应遭切断,该数字一路下滑。在今年夏天,该网站的活跃编辑只有3.1万。

曾供职于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支持维基百科的非营利组织)的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亚伦•哈尔法克(Aaron Halfaker)与其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分析了维基百科的公共活动记录,研究结果描绘出了一个受官僚主义统治的社区。自2007年新管控措施开始实施以来,新人编辑的内容被迅速删除的概率稳步上升,同期,被自动化工具删除的编辑条目比例也呈现增长。不出所料,数据还显示新人在初次编辑条目两个月后仍在为维基百科作贡献的可能性也远远低于以前。

由于未能补充新鲜血液,维基百科偏重技术、西方、男权主题的问题依旧存在。2011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就显示维基百科上84%有地点标签的条目都是关于欧洲或北美洲的;有关南极洲的条目数量甚至超过了非洲或者南美洲的任何一个国家。图片来源:rnw

亡了羊,却不让补牢

2012年,维基媒体基金会执行理事苏•加德纳(Sue Gardner)希望可以通过改变维基百科的网站来扭转编辑数量的下滑。他们的一个想法是引入“感谢”按钮——效仿Facebook的“赞”按钮。从5月开始,编辑们可以点击该“感谢”按钮来表达对其他人所做的良好贡献的认可。

致力于为新人简化编辑工作的产品经理史蒂芬•沃林(Steven Walling)指出,这是他们第一次获得一个专门用于为个人编辑活动提供积极反馈的工具。沃林现在正在测试的一个想法是,为新人提供有关该做什么的建议并引导他们完成诸如修改文章的简单任务,该举是为了在新人违反规则之后给予他们时间去积累信心。

这些举措看起来也许只是小变化,但维基媒体基金会要推动社区支持更大的调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曾经在改变文本编辑方式上所做的努力就是最好的例子。

自维基百科创立以来,编辑工作就一直需要使用“维基文本”——一种复杂的、会让新手十分头疼的标记语言。例如,维基百科有关美国的条目的第一句话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经过多年的筹划之后,维基媒体基金会终于推出了可视化编辑器(Visual Editor)——一个隐藏维基文本、提供“所见即所得”编辑功能的界面,基金会本来设想它能很快成为永久的编辑工具。

但在维基人社区里,认为简化编辑流程是浪费时间的人不在少数。很多可视化编辑器的反对者并不认为它会给维基百科带来帮助。“我并不觉得这是基金会要寻找的良方,”网站的高级管理员奥利弗•莫兰(Oliver Moran)指出。跟一部分其他提出反对的维基人一样,他也认为引入可视化编辑器等同于傲慢地放言维基文本将特定的人拒之门外。“看看像Twitter这样的网站,”他说,“人们马上就能熟练使用#、@这样的符号。”他们对可视化编辑器的不满很大程度上还因为它让人感觉基金会热衷于单方面改变这样一个协作性质的项目。

维基媒体基金会将可视化编辑器设为默认条目编辑方式的决定引起了维基人的反感,后者也抱怨该工具存在着漏洞。9月,编辑社区的一项调查总结道,新的编辑界面应当默认隐藏。基金会一开始不同意,但一名由社区选出来的管理员对维基百科的代码进行了更改,从而隐藏了可视化编辑器。基金会不得不作出让步,这意味着该旨在帮助新人的旗舰级产品实际上对新人不可见,除非他们能找到相关账号设置启用该新界面。

被问到维基百科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时,莫兰称是围绕编著规则和指导方针形成的官僚文化,这些规则和指引多年来已经变得非常复杂,光是解释中立观点(维基百科的五大基本原则之一)方针的页面就含有近五千字,而且有些规则明明已经显得太严厉、太不人性化,却依然没能及时改变。不过无论官僚主义在维基百科的这场阵痛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任何想要整顿它的努力都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而且这样的整顿必须要由维基人自己来发起,而最活跃的那些志愿者已变得依赖于它们。

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斯(Jimmy Wales)对于维基百科将陷入颓势的说法嗤之以鼻。但他也认为,要是不能涌入更多兴趣广泛、侧重点各自不同的新编辑,维基百科就无法取得显著的改善。该网站在技术类内容上相当丰富,但在人文类内容上则不尽如人意。他希望可视化编辑器能够帮助实现志愿者社区的多样化,吸引与现有编辑相似但又拥有技术以外兴趣的人群——他称之为“不是计算机极客的极客”。不过他也承认自己担心简化维基百科的编辑工作会等同于承认该项目对非计算机极客没有吸引力。

依旧是最好的百科全书

如今的互联网被社交网络所主导,然而这些网站的参与式文化却与维基百科有着很大不同,也许人们会慢慢不再信奉为更大的福祉而展开在线协作的理念——可正是这一理想推动着早期的维基百科不断发展。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实际上,大的文化趋势很可能会加大维基百科吸引广大公众参与的难度。纽约大学互动电子传播研究所教授、维基媒体基金会顾问克雷•舍基(Clay Shirky)指出,商业网站已经走上了中央舞台,网络生活已经迁离维基百科这种开放自治的众筹社区。

舍基非常支持过去十年颇受欢迎的一个理念:互联网鼓励陌生人联合起来完成传统组织无法完成的事情。维基百科就是这一理念的有力例证。但是如今的互联网为Facebook、Twitter这样的网站所主导,这些网站上的人们专注于维护个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流。除了在大型多人线上游戏等特定场景之外,能共享虚拟空间的机会少之又少。在舍基看来,人们会越来越难以理解要如何为维基百科或者类似的项目做贡献以及为什么要做出贡献。“Facebook是当下最大的参与式文化,但它们的参与模式截然不同。它是基于聚合的而非基于协作的。”舍基说。

加德纳赞同当今的网络不利于自我组织的集体努力,她将其比作失去了公园的城市。“我们将越来越多地时间花在了越来越少的不断壮大的商业网站上。”她说,“我们在网上需要更多的公共空间。”她认为即便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维基百科依旧会是网络上不会消失的少数“公园”之一。

她说的对,维基百科不会消失。维基媒体基金会每年为它筹集的运营资金已经从400万美元增至4500万美元。由于维基百科并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开发者们将继续开发将其内容视作权威事实的服务,普通人也将继续依赖维基百科获取信息。

不过它也许无法逼近其汇集人类所有知识的崇高目标。维基百科的社区创造出了人类文明史上独有的系统和资源,它证明了它可以媲美甚至摧毁百科全书的传统编撰方式,但这个社区也制造出了障碍,让新人难以顺利完成工作,也许我们不应该奢望一群互联网上的陌生人会真正地将知识大众化。今天的维基百科,纵然存在着质量问题,也无力展现世界的多样性,但仍可能是我们能获得的最好的百科全书。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参考文献:MIT TechnologyReview, The Decline of Wikipedia
文章题图:foroconsultivo.org

The End

发布于2013-11-06,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zhanghuicuc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