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5
需用时 09:17
“AK-47之父”卡拉什尼科夫和他的枪

曾经设计过著名的AK-47自动步枪的枪械设计大师卡拉什尼科夫逝世了,这位1919年出生的老人的作品曾经风靡全球,据说每年有25万人死在AK系列枪支的枪口下,杀死的总人数远大于其他的单件武器。AK-47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武器概念,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如今94岁的老卡仙逝了,AK也在哭,因为风光不再了。


AK-47。图片来源:pixmule.com

AK发迹:风云际会

轻武器历史的一个常识是,对于一种轻武器系统,弹药的作用远远高于枪械设计。AK-47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它使用的7.62×39mm步枪弹。二战时期的步枪大多追求精度,子弹的威力过大,连发的时候射手无法控制,而冲锋枪虽然是连发利器,但是它们使用的手枪弹威力太小。前苏联在1943年设计成功了中间7.62×39mm中间威力步枪弹,它解决了一个问题——让步枪也可以像冲锋枪那样打连发了。

卡拉什尼科夫初中毕业后参加了二战,在负伤住院期间自学了枪械设计。1946年他带着自己设计的自动步枪参加了前苏联基于7.62×39mm步枪弹的自动步枪选型,一举被选中,这就是后来的AK-47。老卡确实是个天才。
AK-47的灵魂——中间威力步枪弹不是出自老卡,他也没有为这支枪发明什么新的原理。AK-47的闭锁装置来自美国的伽兰德自动步枪,保险机构来自勃朗宁设计的“Model 8”步枪,而导气装置来源于纳粹德国的STG-44自动步枪,外形也和STG-44非常类似。

STG-44突击步枪。图片来源:junglekey.fr

但是,AK-47博采众长,达到了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它适合大量生产,不需要精心维护,无论是浸水还是进沙都可以立刻拿起来射击,故障率在类似武器中是最低的。前苏联把AK当成礼物送给了盟国和穷国们。此时正是世界各国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兴趣的时候,所以AK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力。它的设计影响了很多其他设计师,受到AK启发的名枪包括以色列的加利尔、比利时的FNC,瑞士的SG-550,韩国的K2等。

而且,当时西方跟着美国走错了路,采采7.62×51mm大威力步枪弹作为制式弹药,连发还是没法控制。其实AK的连发也不太好控制,但是总算可以端着突突突扫射了,就算子弹有些散布那也可以增加“蒙上”的概率,在100米左右的距离上可以当远距离霰弹枪用。

本人打过AK-47的仿制品——中国的56式,印象相当不好。首先是精度太差,比起56式半自动步枪(仿自前苏联的SKS),M-16和95式自动步枪都差得太远。开火时后座力相当大,感觉到处都在旷动漏气冒烟,最不招人喜欢的地方是护木的隔热性太差,打了不到一梭子子弹就烫得抓不住了。起码对于娱乐射击的靶场射手来说,AK并不是一支完美的武器。

中国56式自动步枪。图片来源:fyjs.cn 

直到M-16出现,AK-47和改进型的“一哥”地位才结束。M-16的灵魂是5.56毫米“小口径”步枪弹。当时的人们发现,小口径子弹虽然动能小,但这也不全是坏处。动能小的子弹打到人体里不容易很快穿出去,而是在人体里可劲儿翻跟头,其实杀伤力并不一定小,但是却带来了武器系统重量减轻,连发可控性提高的重大利好。于是小口径成了自动步枪的主流。

所以老卡带着苏联人民跟上世界潮流,研制小口径AK。弄出来的AK-74的口径是5.45mm,似乎有点太小了,这使它在世界上的认同度有限。老卡一辈子基本上都在弄各种AK,他认为武器最好通用,在战场上可以互换零件,所以弄出的机枪也很像AK-47,论者把这叫做“枪族化”。俄罗斯的所有自动武器都很像AK,其中包括AK-74的竞争对手AEK-971,甚至包括Vepr12自动霰弹枪。这让它的盟国也备感压力,冷战时捷克设计的VZ-58明明自动原理和AK-47不同,但是外形却非常相似。

AK-74突击步枪。图片来源:network54.com

前苏联生产了约7500万支AK-47,全世界生产的各种仿制品根本没法计数,肯定超过了1亿支,这让它超越了单纯的武器,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AK的外形非常经典,可以说极其平衡和优美,同时又不失粗犷,和“反抗者”结合起来珠联璧和。AK系列的子弹为了顺利抛壳,被设计成圆锥形,而不是上下一边齐的圆柱形,这使它的弹夹弯度很大,成了AK系列的一个重要外形特征,因为弯弯的弹荚墨西哥的毒贩亲切地称AK-47为“羊角”,还有不少民间小曲唱到“羊角”。

7.62×39mm 步枪子弹。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老卡其人:可爱的老干部

AK红遍全球,卡拉什尼科夫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我们看到这真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子。虽然是名人,但卡老绝对让我们感到亲切,他完全就是我们熟悉的那种共产党老干部,工人阶级出身,又红又专,一身正气,拒腐不沾什么什么的。老爷子特别实诚,这从他的访谈中就可以看出来。

“1949……我拿到了令人羡慕的斯大林奖金,一共是15万卢布,那可是我从没见过的一笔钱啊! ”老卡说,好可爱吧。

老卡从来不是一个科学计算人才,他的才华来自直觉。他说:“1971年,我在图拉被授予技术科学博士学位,在答辩时我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就把自己设计的自动步枪和机枪都搬过去,然后对评委们说,这就是我的答辩论文。他们没有一个人反对,我就这样拿到了博士学位”。

老卡的人生中一个有趣的插曲是对中国的看法。众所周知中国的56式“冲锋枪”(其实是自动步枪)是前苏联授权仿制的,但之后中苏交恶。卡老说:“我曾发誓不去中国。因为在1969年的达曼斯基岛(珍宝岛)冲突中,我从新闻片上看到中国士兵如何用AK-47步枪扫射苏联士兵。看到那一幕,我哭了。但伊兹马什厂的领导找到我,说一切都过去了,毕竟“中苏人民是永久弟兄”,连戈尔巴乔夫都和中国领导人握手,我们又何必耿耿于怀呢! ”

后来,在他儿子的劝说下,老卡还是在1991年访问了中国。据说,他对中国在AK的基础上改进的81式自动步枪表示了一些肯定,但是笔者并没有找到确切的资料证实这点。

中国81式自动步枪。图片来源:defencetalk.com

卡老还有好多你可以想得到的言语,比如说“如果有一天,世界上再也不需要我设计的自动步枪,也不需要其他武器了,那是我最想看到的”;“AK-47杀人不是枪的罪过,是政客的罪过”,反正是政治正确,挺没意思的。但是有一点挺有意思——卡氏有一个人生准则,只设计军用武器,不设计警用武器,他觉得帮警察对付群众是件缺德的事,因此还跟他的儿子维克托发生了矛盾。维克托设计了一种警用“野牛”冲锋枪,也是支好枪,在对付车臣人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AK的新问题:不适应潮流

进入新世纪之后,尤其是“反恐”成为战争的主流形式之后,AK系列的缺点就大量暴露出来了。

最大的问题就是精度不高。

AK-47采用的导气式自动原理和长行程活塞系统,部件之间较大间隙让它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同时造成了这支枪的精度欠奉。连发时,7.62×39mm枪弹造成的后座力虽然低于北约的7.62×51mm枪弹,但还是比5.56毫米大很多,精度自然不高。

AK-47的精度欠奉的另一个原因是俄制7.62×39mm步枪弹本身的加工精度就不高。西方有的厂子试着生产高档版的此类子弹,使用俄制AK发射,精度果然有所改进。俄国生产的发射北约5.56口径子弹的AK-100系列的精度也高于使用俄制子弹的AK。前面说过,AK-74系列使用的5.45×39mm弹因为本身的缺陷,所以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还远不如AK-47的7.62×39mm弹。

AK-47精度不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枪托和枪管不在一条直线上。这么设计当然有好处,因为人的眼睛比肩膀高,所以AK的枪托抵肩时,眼睛正好能够看到准星,不用使劲侧头。但是因为枪托和枪管不在一条直线,发射子弹时会造成一个力矩,加剧枪口上跳。AK-47的老对手M-16的枪管和枪托就处在一条直线上,有利于射击精度。

AK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上机匣很薄弱,不适合加装瞄准具。现在可以加装瞄准具的“皮卡汀尼”导轨系统已经成了标准配备,登峰造极的是击毙本·拉登那支HK-416的贯穿上机匣和护木的皮卡汀尼导轨,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平头”。这样的设计可以加高倍瞄准镜,“大炮”一样的夜视仪,装有瞄准计算系统的三星手机等等,相比起来,AK因为设计太经典,所以很难改动,扩展性很差。

另外,AK没有空仓挂机机构,子弹打完了不能给射手提醒,枪托不能调整,都是使用不方便的地方。另外,它的设计只适合右撇子使用。可不要小看这个缺点,虽然可以拒绝左撇子入伍,但在战场上右撇子有时也需要按左撇子的方式操作枪械的。想像一下,你背贴在墙壁上,顺着墙的方向打左边和右边的敌人。这时,往左边打没问题,但是往右边打,如果还是右撇子方式持枪的话,你就必须转过身子,不可能背贴墙壁了。战场上什么情况都会遇到,如果你想保命的话,最好要有一支全面的枪。现在,西方装备的步枪,大多左右撇子都可操作。

AK遇到的问题本质上在于对战争的想定有了本质的变化。AK-47研制时人们认为未来世界还会爆发全面战争,会出现几十万步兵对冲的情形,轻武器一定要便宜又皮实。现在看来全面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很小,即使爆发了步兵也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当今局势下,步兵需要开枪的时候大多是需要解决一个非常小,非常专业的战场问题,比如抓捕一个军阀,消灭一伙恐怖分子,参与者大多是千锤百炼的特种部队,武器的专业性,精密度和舒适性的重要程度空前提升,相比起来造价和在免维护情况下的可靠性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更本质的原因是世界的经济总量比二战结束时扩大了很多,战争变得更昂贵了。假设一只贵族枪比一只屌丝枪贵1000美元吧,如果装备一只50万人的部队,贵族枪也不过比屌丝枪多花5亿美元,也就是几架飞机的价钱,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已经算不上大钱了。所以美军想尽办法获得更廉价的制导武器和无人机,但在枪械方面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买的都是最好的。

当然,像非洲或者叙利亚内战打的那些屌丝战争,性能价格比极佳的AK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好选择。

残局:老对手全面胜出

说起AK-47,不能不说它的老对手M-16。和AK-47不同,M-16不采用活塞推动枪机,而是用气体直接推动枪机。这种方式的射击精度较高,但是因为气孔容易堵塞,所以可靠性相对较低。其实M-16的可靠性并没有传说中那么低,在越战刚刚投入使用时经常无法发射是因为选用的子弹不是设计时选用的子弹,后来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一点,卡拉什尼科夫也承认,这也说明他真是个好人。近年来,也有厂家采用类似AK的活塞改造M-16,进一步提高了其可靠性。

至于美国士兵抛弃M-16捡AK-47基本是个传说——你用敌人的武器,不怕被队友误认为敌军突突了吗?

M-16是正式入役后美军给的编号,这支枪的真正名字叫AR-15。如果你想进入“军迷鄙视链”的上层的话,一定不要说“M-16”,一定要说“AR-15”。“AR-15”是一个大枪族,美军现在广泛装备的“M-4”,就是最初的AR-15的短枪管型。很多国家,很多公司设计的枪都向AR-15系靠拢,不是复制它的原理,就是复制它的外形。击毙本·拉登的那支“HK-416”对M-4步枪的内部结构做了相当大的改进,但是外形几乎完全照搬。要知道德国HK公司曾经推出过又漂亮又好使的“G-36”自动步枪,现在向AR靠拢,应当说是“想通了”;同样推出过又漂亮又好使的自动步枪“SG-551”的瑞士西格-绍尔公司也想通了,推出了外形照搬AR-15系的“SIG516”。“想通了”的原因是美军财大气粗,美国武器影响力大。而很多走“精品AR”路线的小厂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可以预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世界步枪市场AR-15的子孙和亲戚们将会占据一半以上的江山。

AR-15。图片来源:guns-gr.com

相比起来,AK系列的日子很惨。2012年5月,俄AK-47制造商——“伊热夫斯克”机器制造厂宣布破产。破产的一个原因是这只枪太容易生产了,大家不必买原装正版的,而且这支枪改进余地不大,很难与时俱进。除俄罗斯外,近几年各国推出的有影响力的新枪没有一支在外形上刻意靠近AK。俄罗斯自己选择主要装备的自动步枪也左右摇摆,曾经一度传出要从西方进口的传闻。现在主要的考虑对象是AK的最新型号AK-12。这种枪加强了上机匣,可以加装“皮卡汀尼”导轨。但是导轨还是上机匣上面一截,护木上一截,比起HK-416长长的“小平头”来境界差了不少。AK-12抛弃了AK-47“简单就是美”的价值观,刻意靠近西方,颇有英雄末路,东施效颦的感觉。

结语:世界失去了一个艺术家

现在我们问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卡拉什尼科夫,没有AK-47,历史会有什么区别?笔者大脑运算的结果是,好像不会有太大区别。前苏联别的枪械设计师也会设计出基于7.62×39mm步枪弹的全自动步枪,大量供应和西方作对的武装力量,而非洲土著互相杀戳使用“斯登”冲锋枪可能会更加便宜高效。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场战争是因为存在AK-47而产生决定性的后果,相信未来更不会有。相比起来,加特林机枪,V-2导弹,T-34坦克,F-117隐形飞机对历史的影响要大很多。

在枪械设计圈子里,卡拉什尼科夫也不能算是最顶尖的人物。老卡一生中设计成功的枪械虽然多,但都是围绕着AK-47的模式转圈圈。相比起来,武器大师勃朗宁曾经设计过M1911手枪,M2重机枪,到现在还在用,M1919机枪,1892式杠杆步枪,勃朗宁自动步枪,勃朗宁大威力自动手枪,“自动-5”半自动霰弹枪都是划时代的作品。M-16的设计者斯通纳也设计过多种不同自动原理的武器,甚至还有非常奇葩的可以折叠成一个铁盒子的冲锋枪。相比起来,老卡有点缺乏想像力,AK因为太成功,反而让俄罗斯的轻武器设计故步自封,逐渐落后。

总的来说,可爱的工人阶级先锋卡拉什尼科夫与其说是个科技工作者不如说是一个发明家,但是他对历史的影响不像一个发明家——因为他其实没有发明什么新的东西,也很难说他设计的东西把人类历史往好的,或者坏的方向牵引。卡拉什尼科夫更像一个艺术家,他的作品完美地体现了作者的想法,达到了超凡的平衡,这样的平衡在人类历史上极其少见。因为完美地达到了它的使用目的,AK-47在外形上也体现出超凡的美——工业产品皆是如此,加上历史风云际会让这支枪产生的影响力,使它超越了单纯的武器属性,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这一切,让卡拉什尼科夫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而他能够活到94岁高龄,享半世荣华,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卡拉什尼科夫和他的枪。图片来源:news.ifeng.com 

 

参考资料: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7.62×39mm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Ak-47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AK-12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Moses_Browning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Eugene_Stoner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The End

发布于2013-12-24,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光猪

科学记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