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6
需用时 05:54
【果壳网专访】李淼:科研圈的跨界游走者

对于身兼物理学家、科普作家、诗人、院长等多重身份的李淼来说,“跨界”和“混搭”已经是驾轻就熟。图片来源:李淼

2014年3月17日,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宣布,他们利用设在南极点的BICEP2望远镜,观察到了原初引力波在微波背景辐射中留下的印迹(参见《宇宙背景微光中寻获引力波印迹!》一文)。这个消息,让李淼感觉有一点意外。

2011年,他在果壳网上写过一篇文章,题为《2012 或为物理学突破年》。“那时候,一方面是希望看到希格斯玻色子被发现,另一方面还希望能够看到新的世界观。”所谓新的世界观,是指超出经典粒子物理学以外的新物理学。

然而,随着希格斯玻色子的尘埃落定,经典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已近圆满,暗物质粒子却迟迟没有现身,更深层次的新物理学更是毫无头绪。在接受果壳网的专访时,李淼表示,自己对于物理学领域在近两年内出现重大进展并不抱乐观态度。他倒没有完全说死,“我觉得也许三五年内还是有可能的。”

谁也没想到,重大发现来得如此突然。一天后,李淼写了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用一段散文、一章小说和一则科普文,向果壳网的读者解释了这一发现的意义,还顺便八卦了发现背后的故事(参见《李淼:宇宙学研究上演现代版“龟兔赛跑”》一文)。

李淼的多重身份

说起李淼,果壳网的读者应该不会太过陌生。然而,就像他用多种文体来表达一个科普主题,要想把他的身份介绍清楚,只用一个头衔是很难概括的。

1999年学成归国之后,李淼任职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宇宙学和弦论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这是李淼的第一重身份——物理学家。期间,他陆续培养出了十几名博士,至今无一人转行,全都工作在物理学研究的最前沿。不过,李淼本人却一直在尝试跨界。

2005年,一本《超弦史话》让李淼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先是在自己的博客上八卦弦论、宇宙学及相关的一些物理问题,后来拓展到风花雪月,偶尔还有一些胡说八道。博客李淼上的这些文章,2013年结集出版,名为《越弱越暗越美丽》。这便是李淼的第二重身份——科普作家。

然而,李淼自己最经常要强调的,是他的第三重身份——诗人。在出过诗集的宇宙学家、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王云教授的鼓励下,热爱读诗的李淼从6年前开始尝试写诗。虽然一开始总也摆脱不了诗人海子的影子,但现在李淼已经可以自信地说,他的诗写出了自己的味道,跟谁都没有关系了。

从2013年起,李淼开始投入精力做另外一件事情——他要去中山大学创办新的学院。如今,他又多出了一重身份: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果壳网对李淼的专访,话题就从他的这次身份转型开始。

去高校是转型,也是换一个领域做科普

中山大学曾经有过天文系,但那是1952年之前的老黄历了。近几年来,随着校长许宁生的上任,中山大学复办天文系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这也给刚刚年过半百的李淼,带来了新的机遇。

“大部分科学家,到了50岁之后,在科研上就很难出成果了。虽然大家很忌讳这个话题,但是人老了,做研究确实就不行了,”李淼坦言,“我自己也是一样,一是精力不够,二是交给学生去做,效率会更高。”选择去中山大学,“是把自己做研究的那部分精力拿出来办学院,创造一个更好的研究氛围,这是一件更有价值的事情”。当然,学生还是会亲自带的,这样才“不至于连最前沿在做什么研究都不知道”。

李淼接下来话锋一转,“我觉得,中国科普的现状非常差”,这里他指的是“学术界的科普”。在李淼看来,相对于研究所来说,高校的老师做科普是有优势的。“其实,所有的‘名师’,原则上都有做科普的潜质,因为要把专业知识讲得深入浅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实际上,授课就是科普。“就像我上个学期在中大开了一门课,叫作‘人与宇宙的物理学’。实际上,这完全是标题党,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用我的课堂做科普的平台”。

在这门课上,“所有的物理学,我觉得有趣的,都会讲。”结果,李淼的这门课在中山大学反响很好。学期末的考试,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PPT,题目自选。展示的效果让他很吃惊。“十五六个学生讲了4个小时都没打住,很多东西我在课上都没讲过。他们把我在课上传授的物理思维,放到了自己熟悉的领域里,这让我很惊喜。”

李淼说,高校的老师做科普是有优势的,因为要把专业知识讲得深入浅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图片来源:李淼

我离卡尔·萨根还很远

“我现在肯定没有做到让自己满意的程度,”提到自己在科普界的位置,李淼说,“我的榜样是卡尔·萨根,但是我距离卡尔·萨根还太远了,我必须用功。”

李淼现在正筹划两本书。一本是关于宇宙学的“真正科普”,想要做到比之前的科普都要通俗。用他的话来说,这本书“想按照《万物简史》再加上王小波随笔的风格来写”。另一本书则“野心很大”,打算从物理学和宇宙学的角度出发,尝试与社会和历史相联系,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有影响力的观点。“这本书还没有成型的想法,但这是我想去做的。”

“中国过去有非常成功的科普作家,比如叶永烈、高士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超过他们两位的科普作家,”李淼说,“但是,无论高士其也好,叶永烈也好,还是后来那些人,都仅仅是纯粹的知识普及。”李淼想写的第二本书,在他看来正是国内科普界所缺乏的、能够提出观点的思考。“就像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当然我不见得能做到这个地步,”李淼说,“这本书肯定要写很长时间,这是现阶段在科普方面我最想做的事情。”

对于经常有读者在他解释物理学前沿的科普文章后留言“不明觉厉”,李淼觉得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从他的角度看,对前沿的概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即使不能非常精确地把握其中的过程,但是知道它的结论是什么,对于普通的受众来讲也够用了。反过来说,对于科普作者来说,把这些概念传达给别人听,受众能够把握大致的图像并明确结论,也就可以了。“第一,普通读者做不到去把握那些细节;第二,也没必要去把握细节。”

科学,是整个自然的一部分

至于科学本身,李淼认为,它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可以慢慢地以数理科学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科学;还有一部分,包括诸如医学、经济学,以及所谓的社会科学,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而是试错和统计的科学。”并非只有传统意义上的数理科学才是科学,“我觉得科学的范围应当是拓展的。”  

“科学,首先是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更广义地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结晶,”在李淼看来,“科学不是一个独立于一切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东西,它是我们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人区别于其他事物,在于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我们有语言,二是我们有逻辑。“有了语言和逻辑,我们才有了科学,不能把科学独立出来。”

李淼说,“科学不过是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文化形态、一种认知体系。”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么人类的文化也应该是自然的一部分,包括科学,也包括文学,不能把科学单独割裂来看。“很多科学家,总是把科学神圣化,认为是科学是一个至高无上的东西。但科学不是,它是整个自然的一部分”。

专访结束后,李淼给果壳网寄语——“果壳是最有潜力的网站”。图片来源:@Steed

未来,会有更多的身份

对于自己在科研上的成就,李淼说,虽然还没有完全满意,但既然用功过也努力过,差不多可以接受了。“拿不到诺贝尔奖,那是肯定的了。”

接下来,李淼会把重心放在学院上。对于中山大学刚刚成立的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李淼有着一个宏大而细致的规划。研究院将下辖天文宇宙学研究所和空间科学研究中心这两个部分,“先用3年时间招教员和老师”,各招15人左右,“3年后开始招收本科生”。

至于他本人,“我应该会做两任院长,把学院办起来之后,就交给别人。”因为两任院长到期,李淼也就快到退休的年纪了。“我觉得,60岁以后,一个人对学术界就已经是负资产了。”

退休之后做什么呢?“继续干点我喜欢的事情。诗是一定会写的,”一直强调自己“诗人”身份的李淼说,“写诗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至于科普,“能把这两本书写好,就算有个交待了。”他会把重点放在第二本书上,“因为我想去多多思考科学的事情,多多思考科学跟人类有关的事情。”除此之外,已经开始尝试小说创作的李淼透露,退休以后还会涉足影视创作。

有可能写出类似《生活大爆炸》那样的电视剧吗?

“那倒不会,”李淼大笑着回答,“但说不定有一天,你会在某部大片里看到——‘编剧:李淼’。”

 

更多果壳网人物专访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The End

发布于2014-03-2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Steed

专业级业余天文爱好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