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9
需用时 04:16
薰衣草:舶来的紫色梦境

也不知道薰衣草这货是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是那本《普罗旺斯的一年》掀起的“品质生活”热潮,还是因为那部台湾偶像剧《薰衣草》?无论如何,薰衣草已经和樱花一样,成为了新一代中国人审美中的弄潮儿。虽说这是大势所趋,但一到六月,几乎所有的媒体、商家、路人甲乙丙,发言里都少不了那一抹象征浪漫的紫色调;再看着女孩子们晒出的“薰衣草”照片,琳琅满目,会不会让人觉得这个梦境有一点点过犹不及?

什么是薰衣草?

无论如何,不得不承认“薰衣草”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译名。这个名字属于唇形科薰衣草属的28个物种,以及它们的杂交种,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正是因为它们与生俱来的清新香味而被作为洗衣泡澡的重要材料。薰衣草属的拉丁文学名Lavendula,原本也有“清洁、浣洗”之意;而到了宗教高于一切的中世纪,人们甚至给它的香味安排了一个更神圣的来源——在圣母玛利亚抱着婴儿耶稣逃亡的途中,将清洗过的衣物晾置在薰衣草上,于是便给这种小小香草留下了基督的味道——当然那是神学家们才会相信的版本。但,直至如今,如果要提到圣母的爱,薰衣草仍然是一个不错的象征。

虽然也不过就这么二三十个成员,但薰衣草属的各位,其实仍然有些明显的形态差异。薰衣草的经典形象来自狭叶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这种薰衣草具有狭窄的,长2-6厘米的披针状线形叶子,密集的蓝紫色花朵着生在长而无叶的茎干上。

狭叶薰衣草,长得就像是普通的薰衣草。图片:Köhler FE, Köhler's Medizinal-Pflanzen /shutterstock

当然并非所有的薰衣草都长成经典的样式,在整整一个薰衣草属中,必然有些长得比较奇葩的种。这其中有长得完全不像薰衣草,反而很像小兔子耳朵的西班牙薰衣草L. stoechas;有叶片长得像小手指,但不知道为什么总让人觉得很纠结的蕨叶薰衣草L. multifida;有叶子毛茸茸带齿的齿叶薰衣草L. dentata;还有一种国内比较少见,但是非常奇葩的绿薰衣草L. viridis

西班牙薰衣草、蕨叶薰衣草、齿叶薰衣草与绿薰衣草。图片:shutterstock /seedsite.eu /gardeninginportugal.com /wildlifetravel

至于世界三大薰衣草产地——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富良野、中国伊犁,大规模种植的基本是杂交后的薰衣草品种。虽然外形上和狭叶薰衣草很接近,但在产量和对水土的适应性上都有所改善。至于园艺品种就更多了,除了传统的紫色调,粉色、白色也是薰衣草们很擅长的色彩,欧洲花境中将其混种,渐变色调非常美丽。

英国乡间的多色薰衣草花田。图片:shutterstock

真假薰衣草

也许正因为各种薰衣草的形态不尽相同,而这一股观赏的风气又劲头太足,于是也有很多把其它植物错认为薰衣草的现象——无意或是故意的。薰衣草所在的唇形科,本来就是一个分布广而物种多的大科,其中自然不乏与薰衣草们外形接近的“表亲”。其中最容易被混淆视听的,应该就是鼠尾草属(Salvia)的植物了。蓝花鼠尾草S. farinacea,也叫“一串蓝”(和一串红S. splendens确实是本家),就是最常见的假薰衣草——有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这位同学真的比某些薰衣草还要更符合薰衣草在大众心中的印象。类似的还有天蓝鼠尾草S. officinalis,颜色上会比前者更小清新一些。虽然单独观察这些植物的话不难发觉它们之间有些区别,但是成片种植之后就很容易以假乱真了。

蓝花鼠尾草与天蓝鼠尾草。图片: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从植物分类学的定义上说,薰衣草属和鼠尾草属的根本性区别其实是来自花蕊、花盘裂片和果实;但对于我们当中的大部分赏花客来说,关注并分辨这些特征确实是有些强人所难了。好在目前国内栽培的薰衣草种类,以及被叫做“薰衣草”的鼠尾草种类都还不是特别多,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叶片来分辨它们当中的大多数:薰衣草的叶片为线形至披针形或羽状分裂,而大部分鼠尾草为单叶,接近三角形或卵圆形。

薰衣草(左)与鼠尾草(右)的叶片对比。图片:shutterstock

如果说鼠尾草与薰衣草的混淆还有可能是个华丽的误会,那柳叶马鞭草Verbena bonariensis的乱入,恐怕就只能是蓄意为之的坑爹了。这种马鞭草科马鞭草属的植物,和薰衣草的唯一相同点只有花瓣紫色而已,其他的无论花型、花期、株态、气味,都几乎没有共性可言。大概是因为它花期比较长,也比较适合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所以经常会发生某些景点用它来充数的现象。柳叶马鞭草倒也不是不好看,只是处在本来不属于它的位置上,总叫人觉得有种鱼目混珠的违和感。

柳叶马鞭草,无论怎么看似乎都和薰衣草扯不上关系。图片:shutterstock

薰衣草观赏业火爆的反思

在网上随便搜一搜,号称是薰衣草观赏地或者薰衣草庄园的比比皆是。北起沈阳青岛,南至厦门广州,南京、无锡、武汉、成都纷纷强势加入,北京周边更是多达六家,上海周边也有五座——这可真是好大的一盘棋。 

如果说樱花跟我华夏大陆好歹还有那么些血缘——至少华西南是它们老祖宗的发源地——薰衣草这个东西,无论从文化风俗还是生活需要,就跟中国实在都没有什么关系。此君原产地中海沿岸,适应的也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的大陆东海岸气候非常不一样。所以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云南新疆除外),作为外来客的薰衣草真心是不太适应得起来。这也好解释为什么许多国内的“薰衣草庄园”,景色都不太理想;一旦不理想,也就只有用其它似是而非的花草来填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了。

北京周围的“薰衣草”庄园里盛开的几乎只有鼠尾草和马鞭草。图片来自网络

话又说回来。身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其实从来不缺观赏花卉。从各种牡丹芍药、蔷薇月季、桃李梅杏,到大山深处得天独厚的山茶与杜鹃,到几乎因为失传而众说纷纭的琼花与荼蘼,都曾经让西方人惊艳。可是站在流行舞台上的那些,却偏偏是来自异乡的舶来品,比如薰衣草,比如郁金香,其实樱花也可以算。或许大家赏的并不只是花而已吧?除了真正懂行的园艺爱好者,真没有那么多人在意花朵们不一样的形态与质感,更多的却像是某种期待,关于那背后的文明模式与风土人情。樱花的风雅,郁金香的贵族气,薰衣草的浪漫闲适,都会让置身其中的我们找到不一样的身份归属,从而明知那些宣传往往存在夸大其词的嫌疑,也还是忍不住一年一年地赴约而至。

种花不易,赏花更不易。薰衣草这样的一个紫色梦境,且行且珍惜吧。(编辑:老猫

相关小组

The End

发布于2014-05-2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蔓玫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