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需用时 00:50
夜食症是病,而且是天生的

晚上饥饿难耐到睡不着的人可能要怪他们的基因。

在老鼠身上的实验表明,如果负责让进食节律和睡眠周期同步的基因出了问题,就会出现夜食症——进食时间被打乱,导致过度饮食和增重。

大约1%-2%的人有此问题,典型症状是半夜醒来、不吃东西就无法再入睡。由于夜间零食通常是垃圾食品、热量很高,因此该症状不但影响睡眠,还很容易导致肥胖。

这一综合征前些日子被归结为进食失调的一种,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而今发表在《Cell Report》上的一项研究育出了一批特殊的小鼠,它们有一个生物钟相关基因被人类的对应基因取代了。

当这个基因被沉默时,小鼠吃东西的时间比它们的正常同类提前很多——照理说这时候它们应该还在睡觉。而另一个相关的生物钟基因如果发生突变,小鼠就睡得比原来更多。

研究者认为这些基因协同作用来确保进食和睡眠保持同步,任何一个基因出了问题都会打乱二者的周期。

“长期以来人们都不把夜食症当成是真的疾病。”美国索克研究所的研究者萨钦·潘达(Satchin Panda)说,他是论文的通讯作者。“但这项研究能让我们提出许多关于这些周期如何调控的问题。”(编辑:Ent)

P.S.请不要吐槽研究者的姓,他是印裔。

编译自 BBC: Night-eating syndrome 'is real', study suggests

参考文献:Zhiwei Liu et al.(2014) PER1 Phosphorylation Specifies Feeding Rhythm in Mice, Cell Reports 

The End

发布于2014-05-2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Revolucion

果壳译者,生物专业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