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4
需用时 02:07
汪星人也会眉目传情

(文/Nick Stockton)大家都知道,犬科动物如狼、狐狸还有狗都是社会性很强的动物。过去,科学家对于它们摇尾、刨地和吠叫这些交流方式研究得较多,而最新研究发现,犬科动物还可能通过眼神来互相传递信号。研究论文于6月11日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

一个日本的研究团队在观察了几乎所有犬科动物的照片后发现,社会性较强或是有合作狩猎行为的动物的眼睛更容易被观察到。之后他们又观察了其中一些犬科动物在动物园里相互交流的情况,结果发现,那些眼睛更明显的犬科动物社会性也更强。 

研究者们首先根据每种犬科动物的大约12张个体照片确定了它们的面部特征。之后根据这些特征将25种不同的野生犬科动物分成了3组。最后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对每组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了描述。

A组的犬科动物的虹膜颜色比瞳孔浅得多,并且面部标志让它们的眼睛更容易被观察到。这些动物,例如灰狼(Canis lupus)、郊狼(Canis latrans)以及亚洲胡狼(Canis aureus)等,更有可能是群居的并且有共同狩猎行为。

而B组的犬科动物仅能通过面部标志判断出其眼睛的位置。它们的虹膜颜色较深,瞳孔不可见。这类动物包括鬃狼(Chrysocyon brachyurus)、澳洲野犬(Canis lupus dingo)以及敏狐(Vulpes macrotis)等。它们更倾向于独居或是成对生活,并且独自狩猎。

C组的犬科动物的眼睛不易被看到,它们眼周或眼内没有任何面部标志将眼睛与面部其它区域分别开来。该组中的物种大多数都是更原始的犬科动物,例如薮犬(Speothos venaticus)、狸(Nyctereutes procyonoides)以及非洲野犬(Lycaon pictus),它们倾向于群居,但是大多数却独自狩猎。

三组犬科动物的眼部特征。图片来源:研究论文

三组犬科动物举例:A组:郊狼Canis latrans);B组:耳廓狐(Vulpes zerda);C组:薮犬Speothos venaticus)。图片来源:fws.gov、worldpress.com、niaolei.org.cn

为了实地考察这些动物在群体中的行为,研究者们在日本的动物园内观察了每组中一个物种的眼神交流行为。他们分别选取了属于A组的灰狼、B组的耳廓狐以及C组的薮犬作为观察对象。结果显示,这三种动物相互注视的次数基本相同,但灰狼的注视时间远比耳廓狐和薮犬要长,并且摆出嬉戏姿势的次数比其它两种动物多一倍。

眼神交流其实在动物界并非前所未闻,我们人类自己就是很典型的例子。科学家们相信,人类眼睛虹膜外围的白色区域(巩膜)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让我们能够注意到别人正在看什么。如果某些犬科会进行眼神交流,那它们很有可能依靠的是瞳孔与虹膜之间较大的颜色反差,而不是依靠巩膜。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动物学家帕特丽夏·麦康奈尔(Patricia McConnell)是一个犬类行为研究者。她本人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不过她评价道:“这项研究展示了面部标志、社会性以及交流需求之间的相关性。”麦康奈尔表示:“犬科动物是十分善于交流的,要了解它们所用的交流方式,我们还要进行许多研究。毫无疑问,犬科动物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信息源。”虽然这个研究中显示了目光交流与社会行为之间的联系,但并没有定论。那么如何推进该研究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可以将那些目光交流较多的犬科动物的眼睛进行伪装,以此来观察它们的社会交流会受到何种影响。(编辑:球藻怪)

文章题图:wired.com

果壳网相关小组

The End

发布于2014-06-26,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IvyP

果壳作者,生物物理学硕士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