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
需用时 03:01
【论文故事】经济有危机,大脑先知道

俗话说:炒股票,跟期货,泡沫破,上天台。不过科学家近日发现,你的脑电图可能“透露”了你对未来收益的预期,科学家希望以此来预测将来的价格泡沫和市场崩溃,并使价格波动趋于平缓。研究论文于7月7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果壳网对此采访了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加州理工学院的艾莱克·史密斯(Alec Smith)教授。

史密斯教授和他的同事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术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对被试大脑的神经活动进行了研究。他们要求被试对16个模拟市场的表现进行判断,并通过预测价格变动以及“买入”或者“抛出”虚拟股票来判断价格泡沫的形成与破裂。

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如果没有价格泡沫和金融领域的相关知识,结果很可能是“而今识尽愁滋味,爱上天台,爱上天台,却道天凉好个秋”。那么普通人和专业人士在判断市场价格方面,大脑活动是否有区别呢?

史密斯教授表示:“实际上在我们的模拟市场里,价格泡沫是比较明显的,无论被试是经济或者金融专业的学生、教授或是专业交易员都可以预测到。我希望从这些人群中得到相似的结果,所以所有被试都自相关领域。”不过他同时也谈到:“如果参与者对经济运行的了解程度不同,那么实验结果应该会很有趣。只是我们还没有研究到那一步。”

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图为示威者聚集在破产的美国银行(Bank of United States)门口。图片来源:wikipedia.com

史密斯教授对果壳网说:“我们发现,在价格泡沫的峰值附近,大脑伏隔核区域的活动最为剧烈;而价格在基准线附近时,这一区域最为平静。”他和他的同事们认为,较低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活动水平代表了较高的未来收益预期,反之亦然。所以当人们对未来收益充满信心时,市场崩溃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小。

那么,这个神秘的“伏隔核”是什么呢?史密斯教授解释道:“伏隔核参与了大脑的奖励与激励机制、唤醒机制和强化学习过程。根据之前的研究和我们的最新研究结果,我认为我们可以利用大脑(伏隔核)区域的神经活动来标记一些不合理的投资。”

史密斯教授对此做出了进一步解释:当价格泡沫达到一定的峰值时,有经验的投资者们会觉得“继续买入”带来的“回报”会减少,因此投资者更倾向于在价格泡沫破裂之前开始逐步抛售手中的股票;同时,“那些没被套住的投资者可能提前‘预期’到价格泡沫破裂之后的低回报率,从而及时退市”。史密斯教授说:“在我们的实验里,较高的伏隔核活动与较低的回报预期以及市场崩溃有关系。”

铜版画《南海公司泡沫》展现了十八世纪时,英国南海公司的泡沫破灭后,商人们被赶出皇家交易所。他们来到柴思胡同的乔纳森咖啡馆,建立起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图片来源:people.com.cn

另一方面,研究者发现,那些最后获利最多的被试在选择开始抛售时,他们的前脑岛皮层(anterior insula)区域活动更为强烈。与此相反,血本无归的人的大脑在这一区域却没有显著活动。史密斯教授认为这种前脑岛皮层的活动可能是一些人的一种神经预警信号:“脑岛负责监测心跳、情绪和直觉等身体情况。在身体不适或者情绪低落时,它会更加活跃。这种类似直觉的警示,可以帮助那些最后赚钱的人规避价格泡沫和市场崩溃的风险。”

史密斯教授这样向果壳网解释他们的市场实验:最后“成功”和“失败”的被试在大脑活动方面有差异。“赚钱的被试和亏本的被试有不同的行为模式,因此他们的神经活动模式也是不同的。在到达价格峰顶之前,赚钱的人的脑岛活动强烈,并且他们更愿意在这个时候出售手中的股票。我们认为,脑岛监测到了他们的身体状态,比如心跳或者直觉,从而促使他们出售风险资产。而且就我们的实验结果而言,这种直觉并非人人都有,甚至在从业者中也不多。”

在影片《华尔街之狼》中,乔丹·贝尔福特凭借惊人的金融天赋,从一名普通的接线员变身为知名股票经纪人。图片来源:huffingtonpost.com

这项研究可能从生物层面上揭示了金融只是少数人的游戏。就像我们所有人都挤在一辆大车上,而能当司机的只有那么几个。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司机进行脑电测试,从而估计未来经济的走势吗?史密斯教授认为,预测价格泡沫可能对公共政策有所助益:“如果用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这项问题,那么它可能有助于保持经济波动的平缓。”他同时表示,脑电图作为一种“生物指标”,还有许多潜力有待发掘。(编辑:球藻怪)

参考文献:

  1. Alec Smith, Terry Lohrenz, Justin King, P. Read Montague, and Colin F. Camerer Irrational exuberance and neural crash warning signals during endogenous experimental market bubblesPNAS 2014 ;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July 7, 2014, doi:10.1073/pnas.1318416111

文章题图:douban.com

The End

发布于2014-07-09,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Jerrusalem

环境工程硕士,果壳科学编辑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