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需用时 02:03
【论文故事】你的小伙伴,连基因都和你很相似!

人们倾向于和与自己相似的人交朋友,而耶鲁大学与加州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这种相似性还表现在基因型上——总的来说,朋友间的基因相似度要比陌生人之间更高,平均来说有1%的基因是一样的,相当于一个人和他的第四代表兄妹。研究论文[1]于7月14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果壳网就此对耶鲁大学的社会科学家、论文第一作者尼古拉·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A. Christakis)博士进行了采访。

研究者对1932名参与者的总共150万个基因变异的标记进行了分析。这些参与者中不包含亲属和配偶关系,他们之间唯一的不同就是社会关系。克里斯塔基斯博士告诉果壳网,在研究中,参与者需要告诉研究者自己最亲密的朋友是谁。借此,研究者将1932名参与者两两配对,朋友与朋友一组、陌生人与陌生人一组。之后,研究者比较了朋友与陌生人之间的基因相似度差异。

结果发现,在所有的基因型中,朋友之间,影响嗅觉和亚油酸代谢的基因尤为相似。或许对于某种气味的敏感会将嗅觉系统相似的人带到同一地方。例如,两个人都喜欢咖啡的味道因而常常流连于咖啡馆,这两人便更有可能相遇并成为朋友。至于亚油酸新陈代谢系统意味着什么,研究者表示目前还不清楚。

能成为好朋友,或许是因为你们在基因上就很相似。图片来源:salon.com

相反,朋友之间与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差异则很大,这也许是因为免疫系统的差异化能够减少病菌在人际间传播。而此前的研究发现,人们在寻找配偶时也会倾向于选择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差异较大的人。克里斯塔基斯博士告诉我们,他们的实验室正在研究是否还有其他基因因素,对朋友关系和恋人关系起到同样的作用。

这次研究的结果意味着,可以影响上述三种特征的基因可能对友谊的建立和维护起到了很大作用。那么还有其他基因型对建立与维护朋友、恋人关系起作用吗?对于果壳网提出的这个问题,克里斯塔基斯博士表示:“或许有,不过由于我们目前的样本容量还不够大,还不足以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异性朋友最后在一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但是一些研究表明,由于“亲缘识别(kin recognition)”的存在,人会避免和自己亲缘关系近的人发生性关系。那么该如何解释这次研究中发现的,人倾向于和与自己基因相似的人做朋友呢?克里斯塔基斯博士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但是研究这一问题需要一个非常特别的大容量样本。这个样本需要包括四种关系,即朋友关系、‘一见钟情’的恋人关系、既是朋友又是恋人的关系和陌生人关系。我们将在明年进行这类研究。”

电影《两小无猜》中,于连和苏菲是从小一起玩耍的好朋友,最后两人终于“在一起”了。图片来源:blogspot.com

研究还发现,朋友间相似度较高的基因会比其他基因演化得更快。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过去3万年来,人类的演化速度突然加快——因为除了自然环境外,社会环境也是演化的推动力之一。(编辑:球藻怪)

参考文献:

  1. Friendship and natural selection Nicholas A. Christakis and James H. Fowler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July 14, 2014, doi:10.1073/pnas.1400825111 PNAS July 14, 2014

文章题图:liveinternet.ru

The End

发布于2014-07-15,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sorceress_60884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