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6
需用时 02:45
点球大战:下一脚会射向哪?

球迷们从来不孤独。巴西世界杯此起彼伏的“上天台”声方才远去,欧洲的各大联赛又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新赛季。同样饶有兴致的还有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绿荫场上那些让人为之嘶吼狂欢叹息扼腕的点球大战,是这些研究人员探索人类认知与决策的有趣材料。

点球大战堪称足球赛绝对精彩、无比紧张的一部分。经过上下半场共90分钟外加30分钟加时赛的厮杀都仍未分出胜负的比赛,都将在短短几分钟的点球互射中尘埃落定。在这个过程中,球迷们无不为成为“众矢之的”的守门员捏一把汗——他们不仅需要在没有任何队友的帮助下孤身守住球门,而且还要承受来自不同射手的连番进攻。扑向哪一边?守门员和射门球员之间形成了关系着球队成败的认知竞争。

2012年欧洲杯1/4决赛,英国队的阿什利·杨在点球大战中罚丢点球。图片来源:dailymail.co.uk

埃尔曼·米瑟里索伊(Erman Misirlisoy)和帕特里克·哈格德(Patrick Haggard)的研究收集了1976至2012年间世界杯和欧洲杯中的点球大战视频,共37场,含361个点球。通过对射门方向以及守门员扑点球的方向(左、右、或中间)进行分析,他们发现,守门员从中间扑救的比例以及射手从中间射球的比例都很小,分别为2.49%和9.14%——射手们也许可以偶尔在中路“铤而走险”一发。

意料之中的另一项结果,在于点球大战中的守门员或射手,向左或右扑救或射门的比例,并无显著差异——

在点球大战中,一个守门员与多名射手斗智斗勇,双方都企图尽全力欺瞒对方。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让自己行为不可预测,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行为序列模式。就守门员而言,由于足球从被踢出到进入球门的时间非常短,他们无法按照人类的认知思维对球的方向进行决策,而只能依靠运动直觉,预测点球的可能方向并做出扑救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守门员会表现出“赌徒谬误”,即来自同一个方向的点球连续重复越多,守门员越可能预测下一次的点球会从相反的方向踢来并进行相应的扑救。如下图所示,在连续三个点球向左方射出之后,守门员预测第四次会从右方射出因而改从右方进行扑救。研究发现,守门员的这种赌徒谬误的心理受到先前对方射门的方向的影响,而不受先前扑救方向的干预。

2004年欧洲杯葡萄牙对英格兰的点球大战中,三位葡萄牙球员(红)连续将球射向左侧,在第四次,英格兰门将选择扑向右侧。图片来源:Erman Misirlisoy & Patrick Haggard,(2014)Current Biology

射门的人又怎么样呢?研究发现,射门者的行为模式与守门员完全不同——射手的选择比守门员更难预测,赌徒谬误也更不明显。研究发现,在连续两次朝同一方向射球后,下一位射手就倾向于改变方向。而随着连续次数的增加,这种趋势仍基本不变,也就是说,射手在连续三次朝同一方向射球后,改变方向的可能性与连续两次时并无差异。

攻守双方的阵容是不对称的——守门员独自面临多名射手,这使攻守双方有着各异的优势和劣势:守门员可能形成关于一系列点球方向以及点球扑救的自传体记忆,因此守门员在行为监控功能上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是守门员孤身作战使其在随机扑救方面相对较弱,而有着多名射手的进攻方,在随机性方面恰恰比较占优。但相应地,由于射手的记忆通常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动作,他们将缺乏守门员的行为监控能力,难以通过蛛丝马迹窥视守门员的扑救套路。

所以,点球大战中谁能笑到最后,就要看守门员和射手们谁的“短板”更“长”了。研究者们认:对力图进球的射手来说,彼此之间增加交流、对之前的射门方向加以监控,并以此为基础推测守门员的行为,将让“一夫当关”的守门员更加头疼。而对于阻止进球的守门员来说,无论射手做什么,谨遵“随机扑救”,规避赌徒谬误的产生,是增加扑点球成功率的有效方式。

在论文中,研究者总结说,这项研究的结果或许能够促进球队对队员进行认知训练,使守门员的扑救方向更加随机,也让射手更具洞察力和预判能力。不知道科研人员的建议,会否对球队主帅有所启发?(编辑:Calo)

参考文献

  1. Erman Misirlisoy & Patrick Haggard, Asymmetric Predictability and Cognitive Competition in Football Penalty Shootouts.(2014)Current Biology: 24 , 1918–1922

文章题图:chinadaily.com.cn

The End

发布于2014-08-19,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高柳乱蝉嘶

心理学渣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