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2
需用时 05:23
《哈利波特》与“千禧一代”:“魔杖”塑造了“麻瓜”们的政治观

娱乐元素影响我们的政治倾向?听起来真是可笑。可是,这对于千禧年一代(1984-1995年出生的一代人)来说,可能切实存在。以《星球大战》影响了“X世代”的政治社会化为前奏,伴随着千禧年一代婴儿们的啼哭,娱乐浪潮席卷了全球。流行音乐、当代艺术和文学影视作品在塑造一代人政治观的过程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则是个中翘楚。

尽管JK·罗琳一再强调,她落笔之时并未设定针对特定的年龄层,但毫无疑问,出版时这部小说的定位是9-15岁的青少年:而这正好是千禧一代当时的年龄。JK·罗琳和她笔下的那个逃过一劫的小男孩对千禧一代的政治观塑造起到了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如今,千禧一代们已经纷纷进入了选举年龄,这甚至可能对选举结果产生某种倾向性的影响。“是的,哈利的魔力不仅仅在书内。也许听起来很可笑,但这就是我最近的研究结果。”福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政治科学教授安东尼·吉尔兹尼斯基(Anthony Gierzynski)说道。

《哈利波特》系列。图片来源:io9.com

严肃点,这是政治

安东尼是《哈利波特与千禧年一代》(Harry Potter and the Millennials)一书的作者。“实际的证据证明了我的观点,即哈利、罗恩、赫敏对和他们一起长大的这一代人的政治价值以及政治倾向有着深远影响。”安东尼对果壳网说道,“书中所提倡的那些品质和它所具备的故事风格,比如邓布利多(霍格沃兹魔法学校校长)提倡的宽容的政治氛围、反对独裁者的化身伏地魔(书中大反派)、支持麻瓜与纯血的平等(麻瓜即普通人,纯血则是巫师之间结合的后代)以及反对暴力与酷刑等等,都是真实世界政治倾向的写照。”哈利波特的书迷和影迷们会注意到,这些都是整个系列不断重复的重要主题。使用更复杂的统计分析,安东尼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些主题和《哈利波特》系列的相关性都十分显著。他认为,这套书对千禧一代的政治观塑造甚至可与他们父母的影响相提并论。

随着世界上媒体娱乐化的升级,安东尼面对着更多的挑战。“我可不会像丽塔·特斯基那样(Rita Skeeter,《哈》中《预言家日报》记者,曾编造诽谤哈利及赫敏的谣言)。她危言耸听、歪曲真相。”安东尼说道,“有些报道我研究的媒体有些夸大其词,比如‘《哈利波特》让奥巴马当选总统’或者‘这套书给千禧一代洗了脑’,我可不这么觉得。我的研究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严肃的、细致的科学分析。”而他的研究确实吸引了更多严谨的、避免恶趣味的媒体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而这,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要。

岁月是把刀:《哈利波特》三大主角十年的变化。十年,每个人的改变都不会小。图片来源:www.chinanews.com

理性,还是感性?

如果你认为我们依靠理性来塑造自身的政治观,那么你大可以怀疑娱乐的消费是否真的影响了我们的政治倾向。不过还有大把大把的不同学科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反对“我们依靠理性获得政治价值观”这一观点,比如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研究表明,当沉浸在各种各样故事之中时,我们对待娱乐的态度与处理真实信息的方式大不相同:相比于真实世界的信息,我们会用更感性地方式来娱乐自己。

“当我们消费娱乐之时,更容易受到与政治相关的信息的影响。这是因为我们放松着、享受着,而政治的‘卫兵’也打盹了。”安东尼总结道,“实际上,不为所知的真相是,大多数人观看或者阅读的时候并不会刻意去寻找政治上的信息,这反而更直接地受到了政治信息的潜移默化。”政治的相关信息都存在于文化之中,息息相关,无处不在,只不过我们目不所及。“想想这(哈利波特)对于美国媒体上可能意味着什么吧:禁枪派欢呼:不用枪的英雄!难以置信!”安东尼开玩笑道。

或者有人要说,我们预先依靠理性来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而后根据已形成的政治倾向选择自己的娱乐对象。但关于选择性曝光的争论在于:我们的确通常只会消费那些与自身观点相似的媒体内容,但这仅仅适用于娱乐,而非政治媒体。“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在于,”安东尼说道,“JK罗琳的系列如此受欢迎,并能牢牢抓住千禧一代的原因是它的‘时效性’:与书中主角们有着相似年龄的千禧一代在当时还未形成完整的政治观点,而这与青春期与成长期的政治社会化有所关联。”

选择性接触同样会因为故事性而变得复杂。虚构人物的政治上的教训在故事的早期并非显而易见。比如《星球大战》里,黑武士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虽然他代表了邪恶与黑暗,但他也曾经是英雄天行者,最终他的身上仍然有闪光之处(拯救儿子而死于闪电原力)。又如同《太空堡垒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里的赛昂(Cylons),从服务机器人进化成为灭绝人类的机器大军,最后又以智慧生命的形式得到了接受。“《哈利波特》里面的例子则是,斯内普教授(斯内普一直在帮助主角哈利,而哈利开始并不知道)。”安东尼补充道。

为了保护哈利,斯内普最后被伏地魔的大蛇纳吉尼杀死。死前一句“look at me”让无数读者心碎。图片来源:lovelychubly.com

为什么是千禧一代?

现在,我们常常会被包裹在和自己观点毫不相关的故事里:也许是故事太有名气,可能是媒体给予了过多的关注,或者是大V对其的一些评论,又或者是一堆特效的堆积和广告宣传,当然也包括无意识的暴露。可在此时,我们也别无选择。而一旦我们沉浸在这些故事里,逐渐认同了它们其中的某个或者某些角色,自然而然我们将下意识地效仿那些我们所认同的特质。

《哈利波特》之中,关于宽容、和平、反独裁和反暴力的内容与一些政治观点不谋而合,或者说,这正是《哈利波特》的成功之处。这是一个塑造千禧一代政治观的绝佳“教材”。虽然塑造出怎样的一代人肯定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如果不考虑《哈利波特》,那么对千禧一代人物的理解肯定是不全面的。”安东尼说道。

为什么是千禧一代?这其中的魔法并不像“Expelliarmus(除你武器!)”那样神秘。实际上,“有大量的因素塑造着千禧一代。”安东尼说道,“毫无疑问,技术进步和社交媒体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当我们考虑2001年的911事件以及之后发生的许多世界事件,比如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以及全球经济衰退、气候变化以及媒体趋势等等,把这些与‘提倡宽容、和平、反独裁和反暴力’联系在一起,我们就明白了。”

科学、政治还是娱乐?

许许多多的研究一直致力于搞清楚娱乐所带来的社会现实的影响:比如暴力、性别、吸烟或者饮酒。有鉴于此,似乎给予娱乐塑造下的政治一定的重视也不那么荒谬了。安东尼表示,有一些阐述研究娱乐媒体与政治倾向关系的作品已经出版,但仍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除了《哈利波特与千禧年一代》,最近我得到了其他两个研究的初步结果。”安东尼说道,“一个是,暴露在不同类型的科幻小说与幻想小说下,对刑事司法可能有不同的影响;另一个则是发现,《权力的游戏》和《纸牌屋》可能降低了人们对‘公平世界’的信任度。”

《纸牌屋》中,多数党党鞭弗兰克·安德伍德帮助加勒特·沃克赢得总统大选,却没有如愿被晋升为国务卿,遂开始利用各种手段对背叛他的人实施报复。图片来源:wordpress.com

如果我们谈论的是中国,那么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事情会有所不同。安东尼说道:“我不知道哈利波特在中国会有多受欢迎(实际上很受欢迎),但我觉得在中国儿童的成长期,这个系列一定对他们有某种影响。中国与政治相关的课程并没有对外公开,但这不仅仅关系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他补充道,书籍、电影和其他娱乐不仅仅体现着文化价值,同时还会引入新的观点和想法,并挑战旧的模式。无论如何,总会有一种潜在的(无论有意还是无意)的娱乐可以在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当然,研究娱乐媒体对政治的影响仍然还有方法论的问题亟待解决,不过这些困难并不会阻止类似项目的研究。人们需要从政治倾向角度考虑娱乐媒体,需要考虑市民如何看待他们的政府、领袖以及政策。在无限媒体选择时代,这一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编辑:Jerrusalem

参考资料

  1. Anthony Gierzynski, Harry Potter and the Millennial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3

 

The End

发布于2014-08-2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邮菜菜

译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