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
需用时 01:57
贝多芬还是小苹果,爱听就有相同效果

从嘻哈音乐到古典音乐,每个人喜好的曲风各不相同,然而当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许多人脑海中都会产生类似的想法,比如对于人生的思考,或者对过往的追忆。最近,来自北卡罗莱纳大学格林斯博罗分校的研究者们利用网络科学技术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发现了人们在听喜爱的音乐时——无论是何种风格的音乐,他们的大脑都会产生相似的活动模式。研究论文[1]于8月28日发表在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当人们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往往会产生万千思绪,过去的各种回忆都会一涌而出。然而不同人喜欢的音乐风格各不相同,人与人的文化背景也有很大差异,而每首歌曲在旋律、和声、节奏以及是否有歌词等方面也可能有很大区别,那么不同曲风的音乐究竟为什么能够让大脑产生相似的感受呢?

研究者们招募了21名志愿者(平均年龄24岁,其中13名女性),让他们分别听6首完整的歌曲,包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古典乐)、布拉德·派斯利(Brad Paisley)的《Water》(乡村)、亚瑟小子(Usher)的《OMG》(说唱/嘻哈)、KISS乐队的《Rock and Roll All Nite》(摇滚)以及一首中国戏曲(未知),最后一首则是志愿者每个人最爱的歌曲。

志愿者们先要对研究者选定的6首歌曲进行打分,从中选出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各一首。随后,志愿者们需要分别听完这2首歌曲和他们个人最爱的歌曲,而研究者则在他们听音乐时,利用fMRI对他们大脑的功能性连接模式(functional connectivity pattern)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在听6首选定歌曲中最喜欢的歌曲时,志愿者大脑中以楔前叶(precuneus)为核心的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的连接会明显增加,这表明志愿者的自我思考行为有所增加。另外此时,听觉皮层也会与海马体(hippocampi)建立连接;而在听个人最爱的歌曲时,海马体则会与听觉皮层分离。由于海马体会参与社会和情感记忆的形成,因此研究者们推测,听选定歌曲中最喜欢的歌曲可能会让大脑形成与自我思考和回忆相关的新记忆;相反,当听到个人最爱的歌曲时,大脑则可以直接取回过去的情节记忆,而无需形成新记忆。(译注:默认网络,指大脑在休息状态时,脑部神经活动程度较高的区域组成的网络,通常认为默认网络负责产生自发的想法以及无目的的思考)

以往的研究表明,默认网络受到破坏或是出现连接异常可能与一系列神经功能问题相关,例如自闭症、轻度认知损伤、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等。默认网络内的功能性连接在诊断意识障碍(如闭锁综合征、植物人状态、微意识状态等)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该研究证明,听喜欢的音乐或许可以激发默认网络的活动,将来也许可用于神经修复。此外,默认网络也与认知能力,例如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有关,因此该研究结果今后在教育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编辑:球藻怪)

PS:所以说下面这种情况,还是有理论依据的:

图片来源:sina.com.cn

参考文献:

  1. Network Science and the Effects of Music Preference on Functional Brain Connectivity: From Beethoven to Eminem R. W. Wilkins, D. A. Hodges, P. J. Laurienti, M. Steen & J. H. Burdette http://dx.doi.org/10.1038/srep06130

文章题图:shutterstock友情提供

The End

发布于2014-08-2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IvyP

果壳作者,生物物理学硕士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