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6
需用时 04:18
肆虐非洲的,除了埃博拉还有谁?

“Ex Africa semper aliquid novi”——在非洲,总能遇到新的东西,博学家祖师爷老普林尼在2000年前如是说。非洲是世界上面积第二的大洲,拥有超过10亿人口。非洲的热带雨林里孕育着大量的生命,人类的祖先也是起源于这里。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今天仍旧居住非洲的热带雨林中。

由于遗传背景过于接近,灵长类动物身上保存的危险病原体很多都能够直接感染人类,它们因此成为了人类病原体巨大的自然储存库。灵长类动物把很多种传染病传给了人类,这些传染病在非洲肆意横行,其中一些甚至成为全球的威胁。以下部分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下拉请谨慎。

蚊子,非洲的疾病传播的帮凶

蚊子是重要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在已知的500多种病媒病毒中,从蚊子体内分离到的占到了近50%。

疟疾

疟疾是人类社会最为灾难性的传染病之一,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疟原虫很可能就是来自黑猩猩和大猩猩。

世界上每年有超过2亿人患上疟疾,虽然除了恶性疟原虫,其他三种可以感染人类的疟原虫致死率并不高,不过由于感染人数众多和医疗资源不足,世界上每年还是会有超过60万人因疟疾而死亡,这里面有约90%发生在非洲,其中大多数为5岁以下的儿童。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在非洲每1分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

疟疾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只有夏秋季节发病较多,这是因为疟原虫主要通过蚊子作为中间宿主传播。

疟原虫经蚊虫叮咬进去体内,先在肝细胞内繁殖,然后进入红细胞内寄生繁殖,然后造成红细胞周期性破坏导致发布。图片来源:positivemed.com

登革热

在疟疾高发的地区,登革热发病率也相当高,这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发病症状类似于严重的流感,这种病毒同样是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


登革热是以发热、皮疹、肌肉和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传染病,埃及伊蚊是其主要的传播媒介 图片来源:nlm.nih.gov

在过去50年中,全世界登革热的发病率增加了30倍。目前有超过100个国家的25亿多人面临感染登革热的风险,估计每年发生高达5000万至1亿例感染,有50万人入院治疗,其中约有25000人死亡,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病媒传播疾病。

黄热病

除了疟疾和登革热,蚊子还可以传播黄热病。这是一种由黄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主要出现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热带地区,受威胁的人数高达9亿。全世界每年估计有20万人感染黄热病,并有3万人因此失去生命,其中有90%发生在非洲。

这幅彩色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的黄热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以发热、黄疽、蛋白尿、相对缓脉和出血等为特征的黄热病  图片来源:microsc.com.cn

对于通过蚊子传播的病原体,只要控制好蚊子,就能够很大程度上遏制这些疾病的发生。比如在非洲地区推广的杀虫剂预处理蚊帐已经被证明能够显著降低疟疾的发病率。另外,科学家们还在研究通过改造蚊子来降低登革病毒传播的方法。然而,还有一些疾病就没那些容易对付了。

难对付的传染病

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缺陷性疾病,人体的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各种病原体导致的机会性感染会在很短的时间致人以死地。现在,科学家已经基本上确定HIV起源于中非的热带雨林。

研究表明,HIV可能是由两种猴免疫缺陷病毒(SIV)重组而来的,这个重组的过程发生在黑猩猩体内,而这个机会源于黑猩猩的捕食行为。在热带雨林中,黑猩猩会协作围捕猴子作为食物,因此猴子身上的微生物很容易进入黑猩猩体内。在一个时间点上,两种来自不同猴子的SIV在同一只黑猩猩体内见面,并通过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病毒,它能在黑猩猩体内复制扩增,并且在黑猩猩种群内播散开来。

这种新型的病毒从黑猩猩身上跳到人类身上同样是由于捕食行为。非洲的土著居民常常会到雨林中猎捕黑猩猩和猴子等动物作为食物,在捕猎或者处理猎物尸体的过程中,皮肤难免被割伤。猎人可能在一个偶然的时刻,捕猎到了携带有这种新型重组病毒的黑猩猩,在处理尸体的过程中,自己的皮肤被锋利的骨头割破,并接触到了含有病毒的黑猩猩血液而受到感染。有研究指出,HIV差不多在1900年前后就已经从黑猩猩身上跳到人类身上。

非洲捕杀黑猩猩、猴子等动物的习惯使得一些病毒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 图片来源:occupyforanimals.org

目前,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流行的传染病,也是世界上最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截至2012年底,全球约有3530万HIV感染者。仅2012年一年,全球就有约230万人新感染了艾滋病毒,差不多每天6300人,其中700名为15岁以下的孩子。在HIV发现的30多年里,全球因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估计为3600万。

HIV可谓“温和的杀手”,人体在感染HIV后,一般要经过2至15年以上才会出现艾滋病,而另一个同样来自非洲雨林的病毒就不一样了,埃博拉病毒会在很短时间导致死亡,毫不手软,而且病人死相恐怖,惨不忍睹。

埃博拉

埃博拉病毒第一次向人类发起攻击是在1976年,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苏丹一共有602人感染,其中431人死亡,死亡率超过70%。埃博拉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导致凝血功能丧失,血管损伤和脏器损伤,在疾病晚期,病人会出现出血,低血压休克和多器官衰竭。由于病死率高,这种病毒被归为最高生物安全等级病原体,也被人们视为最为恐怖的“杀手”。最近在西非暴发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埃博拉疫情,再一次让人们感受到了死神的威胁。

科学家们在非洲雨林的黑猩猩、猴子和蝙蝠体内都找到了埃博拉病毒的踪迹,并基本上确定埃博拉病毒是通过这些动物传播给人类,同样是发生在捕食过程中或者是偶然的“致命接触”。

埃博拉的自然宿主果蝠。大的翅膀展开可达两米左右,是非洲的一种野味。图片来源:publicbroadcasting.net

果蝠,当地人的美食,也正是这种捕食习惯造成了埃博拉的爆发 图片来源:wordpress.com

非洲是一块美丽的大陆,却因为地理和气候的原因而笼罩在传染病的阴影之下。非洲国家大多经济落后,疾病防控、医疗和卫生管理系统更是不堪一击,当地的一些传统风俗习惯又给严峻的形势雪上加霜。

人类交通方式的改变已经把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原本地区性的传染病随时会扩散到全球。自1976年首次出现以来,埃博拉病毒还从来没有在非洲以外的地区暴发过,不过,这个风险将越来越大。

非洲离我们很远,而传染病离我们很近。(编辑:粉条er)

The End

发布于2014-08-29,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贝塔-鱼

病毒学博士研究生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