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8
需用时 03:02
你会如何回忆我,依恋风格有话说

你会如何回忆我?带着笑或是很沉默?人们对他人的回忆和他们的依恋风格(attachment style)有关。你有着怎样的依恋风格,它又怎么影响着你的社会活动?和你一样关心这些问题的,还有发育心理学领域的心理学家们。

婴儿对养育者的依恋

依恋作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已经很久了。一开始,心理学家们对婴儿和养育者(通常是母亲)的情感依恋进行调查。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将这种情感称之为依恋关系。他认为如果孩子在早期的生活里受到充分的照顾和保护,在和养育者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值得被爱的,生活环境是安全的,从而形成“安全型”的依恋风格。在安全的环境中,这样的孩子倾向于积极探索周围新鲜事物,和陌生人玩耍互动。长大后,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也更加容易拥有良好稳固的恋爱关系。

婴儿和养育者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婴儿在早期的依恋风格。图片来源:shutterstock友情提供

然而,如果孩子早期的需求没得到满足,或是养育者忽略孩子的感受,他就可能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觉得没人爱自己,发展为“不安全型”依恋。此类型的孩子在和母亲分离时会体验到焦虑和不安,一看不到妈妈就会大哭大闹,甚至在母亲回来之后依然不能平复情绪。这种类型的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会变成没有安全感的恋人,时时刻刻问“你爱不爱我”,或者喜怒无常。也就是所谓的“作男作女”。

依恋风格影响回忆

依恋风格不仅仅会影响人们和恋人、朋友的互动模式。来自纽约大学拉贝特分校的马修·达金斯(Matthew J. Dykas)和他的合作者们发现,依恋风格还会关系到人们如何评价和回忆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1]

189名平均年龄为16.5岁的青少年参加了达金斯的研究。他们在进行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后被研究者按结果分入安全型依恋风格组(126人)和不安全型依恋风格组(63人)。之后,研究者请参与者评论一些有争议的社会话题,例如说应不应该废除死刑,大麻是否可以合法化之类的。最后,研究人员为参与者匹配一个同性别、同种族、同年龄,但与之持相反观点的同伴。参与者需要单独和这个陌生人在实验室里对三个有争议的话题表明各自的立场,并且讨论10分钟。

依恋风格可能影响一个人对陌生人的印象。图片来源:shutterstock友情提供

讨论结束后,参与者需要完成针对这场冲突的情绪反应量表(emotional response conflict scale;ERCS),报告讨论过程中自己体验到到积极和消极情绪,以及是否感受到不友善的对待(即事件体验)。两周后,参与者再次进行测量。

结果发现,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恋的参与者们在第一次的测试中的体验没有显著区别。但是两周之后的测量中,不安全型依恋风格组的参与者比在第一次测试时报告了更多对事件的负性体验和更少的积极情绪,安全型依恋风格组对事件的体验虽然也变得没那么积极,但情绪没有显著变化。

也就是说,安全型依恋的人对陌生人的第一印象保持得更加稳定、一致,而随着时间的增加,不安全型依恋者从与自己意见不一的人身上感受到了更多的恶意,这种对陌生人印象记忆的不稳定影响后续的人际交往的模式。

依恋风格并非一成不变

依恋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联系。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最基本要素是有一种与母亲(或主要抚养者) 之间温暖、亲密且持久的关系[2]。依恋类型是婴儿时期和母亲之间形成的情感依恋,风格相对稳定持久[3]。有研究认为,如果能形成恰当的依恋风格,一个人可以自我信赖,并成功地依恋自己的伴侣与后代。相反,一个人未能在早期与母亲建立良好的依恋,他将可能缺乏爱人与爱自己的力量,难以成为一个好的恋人或父母。他们一般会把更多的精力和情感放在事业上。

大约有50%~60%的人属于安全型依恋。但是不安全型依恋也不是一经测定就盖棺定论的。已经有研究证实,依恋类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时间和关系的改变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依恋关系。对于那些不懂得爱自己的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来说,拥有一个安全依恋型伴侣可以产生更多安全型依恋行为[4],体验到自己值得被爱,并在恋爱中收获满满的满足感。

对于不安全型依恋的人来说,建立一段亲密的恋爱关系可能是困难的。到了不得已要走上相亲的道路,又因为容易对陌生人产生负面的第一印象而陷入死循环。尝试去克服来自童年的不安全感,相信自己已经足够强大去爱人爱己,才更能体会恋爱的美好。(编辑:Calo)

参考文献:

  1. Dykas, M. J., Woodhouse, S. S., Ehrlich, K. B., & Cassidy, J. (2012). Attachment-related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an initial peer interaction emerge over time: Evidence of reconstructive memory processes in adolesce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8(5), 1381.
  2. Jude, C. & Phillip, R. (2008)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second edition)
  3. Roisman, G., Padron, E., Sroufe, A. & Egeland, B. (2002). Earned-secure attachment statu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Child Development, 73(4), 1204-1219.
  4. Levine, A. & Heller, R. (2010). Attached: The new science of adult attachment and how it can help you find—and keep—love. Penguin Group, NY: New York

文章题图:《秒速五厘米》截图

 
 
 
The End

发布于2014-12-03,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阿梨

认知神经心理学专业,万有青年烩at讲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