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
需用时 03:55
螳螂杀夫?没那么普遍

提到螳螂,中国人,尤其是80后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那部动画经典——《黑猫警长》。在这部动画里,一只母螳螂吃掉了她的新婚丈夫,经过调查之后,大家却发现这是螳螂家族独特的习俗,因而原谅了“嫌疑犯”。


《黑猫警长》剧照


螳螂弑夫的故事并不是我们的专利。事实上,凭借着醒目的外表、庞大的体型和勇武的习性,不论古今中外,螳螂都在人类文化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在西方,类似的题材也激发了各路艺术家的创造力,通过螳螂阐述食与性的漫画和其他作品比比皆是。


通过这些作品,人们了解到的螳螂婚姻观时这样的:吃掉配偶是螳螂交配活动的一个环节,雄性为了下一代会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吃掉配偶有啥好处?


螳螂是广食性的掠食者,基本上什么活物都不会拒绝,只要能抓住。不管是昆虫、蜘蛛,还是青蛙、蜥蜴、老鼠或者鸟,都在螳螂的捕食记录中。雄性螳螂对于雌性来说,当然也可以算是美餐一顿。关于雌性螳螂为什么要吃掉雄性,流行的说法是“为了给肚子里的孩子提供宝贵的营养。”——但是事实到底如何,还是得靠实验数据说了算。


在一项对勇斧螳(Hierodula membranacea)的研究中,实验者将雌性分成三组,通过喂食控制它们的营养状况,用以分析弑夫行为对后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营养不良的雌性生产的螵蛸(螳螂的卵块)重量会大打折扣;但如果让这些如狼似虎的雌螳螂吃掉配偶,它们的螵蛸重量能得到明显的提升。研究者并未分析养尊处优的雌性吃配偶对后代产生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实验记录可能揭示了没有进行这项实验的原因——吃得好的雌螳螂,呃,她们基本不吃配偶(Birkhead et al, 1988)。


而对于另一种螳螂——地中海虹螳(Iris oratoria)的研究直接对比了吃配偶和没有吃配偶的雌性,得出了另一个结果:吃掉配偶的雌螳螂并没有产下更多的卵(Maxwell, 2000)。


摆出威胁姿势的成年雌性地中海虹螳。图片:wiki commons/CaPro


总的来说,对于饿得两眼发直的雌性来说,雄螳螂是千里送晚餐,礼轻情意重;但是对不那么饥渴的雌螳螂来说,可能真不缺这一口吃的。


雄螳螂:生活多美好,何必想不开


那么,雄螳螂会为了后代牺牲自己吗?我觉得真正观察过螳螂交配过程的人,心里应该已经有了答案。雄性螳螂接近雌性的时候,都会特别小心谨慎,从背后悄悄接近。当差不多进入雌性的狙击范围之内时,会找准机会一口气跳到雌螳螂背上。如果尾行中的雄螳螂被对方注意到了,他们往往会落荒而逃,丝毫不会注意他们的“男子气概”。对于被配偶吃掉这件事,雄性是会极力避免的。毕竟为了还不一定存在的子女丢掉性命,哪里比得上保住小命换来更多的浪漫邂逅呢。


不仅如此,营养状况良好的雌螳螂不但对配偶更客气,在雄性眼中也显得更有魅力。亚利桑那螳螂(Stagmomantis limbata)是美国西南常见的种类,研究者们发现这些螳螂的雌性在饥饿的时候袭击雄性的几率会大大提高。于是,它们的雄性不但偏向于追求吃饱的雌性,而且在野外记录到的交配活动都发生在雌性营养积累得最充足的月份(Maxwell et al, 2010)。另一些研究则表明,营养充足的雌螳螂释放的信息素对雄性的吸引力更大。


成年雌性亚利桑那螳螂。图片:wiki commons/J.smith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雄螳螂不能自由地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和对象,也没有足够的空间用来周旋与躲避。如果雌螳螂也因为没有得到细心的照顾而饥肠辘辘的话,吃配偶的戏码自然就会频频上演了。


螳螂先生的投胎指南


关于螳螂“性食同类”(Sexual cannibalism)行为的研究,基本集中在斧螳、刀螳、薄翅螳这些大型、强壮又凶悍的螳螂上。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它们比较常见,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因为它们吃掉配偶的几率相对较高。薄翅螳(Mantis religiosa)和中华大刀螳(Tenodera sinensis)是两种分布广泛的大型螳螂,不但广布欧亚大陆,而且还被美国人当做天敌昆虫引进了北美——网上流传的螳螂吃蜂鸟视频大都是这两种螳螂在美国干的好事。由于它们的雌性性格暴烈,个个都是野蛮女友,因此雄性殒命的几率自然也就更高。薄翅螳在野外吃掉配偶的几率大约是31%(Lawrence 1992),而中华大刀螳雄性个体在野外交配中丧命的几率是17%(Hurd et al, 1994)。可以看出,就算面对最危险的攻略对象,自然状况下,雄性大部分时间依然能够全身而退。


如果还是不想冒这个险,不妨在投胎螳生的时候选择简单模式吧。很多螳螂性格相当平易近螳,它们主要以飞虫为食,纤细的身体构造并不适合击倒大型猎物,比如自己的同类。这些螳螂就算在人工条件下,也可以毫无困难地成群饲养,并不用太担心同类相残;例如锥螳属(Empusa)成员、印度琴锥螳(Gongylus gongylodes)、幽灵螳(Phyllocrania paradoxa)等等。面对这些极具淑女风度的雌螳螂,雄性更是无须畏首畏尾了。


身材苗条的印度琴锥螳。图片:wiki commons/Shantanu Kuveskar


还有些螳螂呈现极端的性二态,和雌性比起来,雄性极为矮小,比如大名鼎鼎的兰花螳(Hymenopus coronatus),这些种类的雄性个体可以悠哉地宅在妻子背上蹭吃蹭住。


可惜墨菲定理毕竟是颠扑不破的。脸书上就发生过饲养者的雄兰花螳在配偶背上好好呆了几个星期、结果在情人节被吃掉的温暖人心的故事。我自己也见过非常温和的德州独角螳(Phyllovates chlorophaea)在人工饲养时吃配偶的事件。


作为全副武装的捕猎者,雌螳螂是具备吃掉配偶的能力的。但不管什么螳螂,吃配偶都不是婚礼的保留剧目,最多只能算是一次不成功的相亲经历而已。而且雌性只要日子过得去,就不会太为难雄性,而雄性也会多长个心眼,找准衣食无忧、温柔娴淑的对象出手。


那么在自然情况下,什么样的螳螂夫妇最容易上演吃掉亲夫的悲剧呢?抓不到猎物、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傻姑娘,和找对象没眼光、笨手笨脚反应迟钝的蠢小伙。这样的一家子,在螳螂们的朋友圈里,应该也是饭后的谈资吧。(编辑:老猫)




本文由作者发表于果壳网科学人,谢绝转载。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

The End

发布于2015-06-10,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