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2
需用时 04:50
优恪网的奶粉检测存在哪些问题?

在商品尤其是食品的生产销售中,消费者,生产者、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应该是互相信任但又互相监督的三角。但在现实中,消费者处于信息弱势的一方,除了“信与不信”“买与不买”之外,对于产销和监管几乎没有其他的制约。理论上说,监管部门应该是客观、中立、权威的一方,应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然而,监管机构毕竟是由人组成的,其可靠性根本上说还是要由组成它的人来建立,而这恰恰是无法保障的。在中国,这一问题尤其突出——监管部门在消费者中的公信力低下,消费者对于产品保障基本上处于无助无奈的状况,“到底该相信谁”甚至成了流行语。

消费者是产品的最终裁决者,他们有权利去采信任何他们愿意信任的信息。对生产者和监管部门的不满,也就很容易转化为对于“独立”信息来源的关注与信任,这也无可厚非。“独立第三方检测”在国外已经有一些很成熟也很有影响力的机构,在中国也逐渐兴起。这种检测本身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食品生产者的质控和政府部门监管之外,独立第三方的检测可以作为一种补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生产者和监管部门的监督。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独立第三方检测”这种形式具有社会意义,并不意味着以这种形式进行的检测就一定是可靠的。一项具体的检测是不是可靠、其结论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值得采信,还需要具体地分析。

不久前,优恪网做了一个“独立第三方”奶粉检测,结果足以惊爆眼球:通常都是国产奶粉中招,这次检测的是进口奶粉,结果全面沦陷——“最好的2款产品只拿到B(良),有5款被评为最差的D-(警示)”,检出的“问题成分”是季铵盐类的杀菌剂、氯酸盐和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根据这些“有害成分”的含量,优恪网引用了一些“安全标准”,认为它们具有危害,然后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做出了评级。

youge_640.jpg

2015年5月13日,优恪网在自己网站上公布9款奶粉抽检结果 图片来源: okoer.com

但是,食品检测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远远不是消费者和大众媒体想象的那样容易。要得到可靠而有意义的结果,至少要以下四个要素:

合格取样是基础

规范方法是核心

专业人员是保障

科学解读是关键

过去几年中媒体热炒过的几次“媒体检测”,都在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比如当年的“茶水验尿”,取样已无意义,后续的三项就更无从谈起,因而整个检测就是一起彻头彻尾的闹剧。后来的“冰块比马桶水还脏”,缺乏合格取样过程,更缺乏科学的解读,检测结果也就没有价值。而最近的“草莓检出乙草胺”,问题则主要是检测人员缺乏检测资质。而面对离奇的结果,媒体没有进行复检确认也没有寻求专业解读,就“惊曝”了出来。媒体倒是博得了眼球关注,万千草莓种植者却蒙冤受损,无疑飞来横祸。

跟这些闹剧般的检测相比,优恪网的这个检测要专业了许多。首先,他们是直接从超市购买的样品送检,样品量是否有足够的代表性可以商榷,但就取样送检过程而言是合格的。第二,优恪网列出了所用的检测方法,是合理规范的。

至于检测机构的资质,优恪网没有给出机构名称,也就无从评判。他们宣称是与德国的消费者杂志Öko-Test合作,下面的讨论假定委托的检测机构经过权威认证,所得到的数据真实可靠。

检测结果能够说明什么问题,科学解读是关键。优恪网的检测报告同样引用了一些研究结果以及安全标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看到这些“科学研究显示”、“监管机构标准”等用语就难免肃然起敬,也很难有能力和精力去追究这些信息是否可靠。不过兼听则明,且看专业人士对优恪网的检测项目与检测结果的讲解:

钟凯:《婴儿奶粉里为啥会出现消毒剂成分?》 

少个螺丝:《奶粉中的季铵盐是怎么回事?》 

不去追究每个数据的细节,把优恪网对检测结果的解读与钟凯、少个螺丝的详细、介绍进行对比,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评价:优恪网对检测项目的理解以及对结果的解读,都存在着“选择性呈现甚至曲解事实”的问题。基于此做出的产品评价,可靠性也就有限。实际上,他们在报告中也采访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专家钟凯,但是只引用了钟凯的话中个别无关紧要的评论,真正表达核心观点的内容,报道中一概没有出现。换句话说,采访专家,只是希望专家表达他们希望的观点,与期望相悖的观点就无视了。

不止如此,优恪网的这个检测还有着更大的问题,就在检测思路上。

优恪网自己也说了,这些送检的产品符合所有的国家标准。而他们选取的检测项目,是不在国标之中但“他们认为”可能带来健康风险的。这一理念看起来无可厚非,但操作起来问题很多。

一方面,这些项目不在国标之中,说明对它们安全性评估缺乏科学数据,由此来判定“安全”“有害”并不靠谱。比如季铵盐,其他国家没有指定标准,欧盟过去几年中指制定的标准从0.01mg/kg变到0.5mg/kg,又要变成0.1mg/kg,更像是先打靶后画圈的操作。而优恪网没有选现行的0.5mg/kg或者将要执行的0.1mg/kg,而是采用了已经因为不现实而被废弃的0.01mg/kg来判定“超标”和“有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混淆视听了。另一方面,这种“量与风险尚缺乏科学数据”的物质很多,有自然界天然存在的,也有生产过程的必要操作引入的残留,只要想去检测,在目前如此先进的检测手段之下,都总是能够找到“具有潜在风险”的目标。

2007年《突变研究》(Mutation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综述,总结了过去30年中各种饮用水杀菌方式所产生的副产物,总共有85种,其中只有11种在美国被列为受控指标,而其它的74种缺乏足够的数据来设定合理指标,也就未被列入监控。任何食品生产中都需要水,而且总是需要某种手段来对水进行消毒。也就是说,任何食品中都会有某些消毒杀菌导致的残留或者副产物。而这些物质,多多少少也总能找到“大量摄入可能导致XX”的文献,也就都可能成为优恪网这种检测理念的目标。

缺乏评估安全性的科学数据,但不乏检测物质含量的技术手段——按照这种检测理念,完全可以用类似的“独立第三方检测”来实现如下桥段:针对要“黑”的品牌和要“挺”的品牌,严格规范地选取一些样品,委托权威专业的检测机构,在那几十种可能的残留或者副产物中挑选指标来检测;经过足够多的检测,几乎肯定能够找到某些成分,在要“黑”的品牌中含量高而在要“挺”的品牌中含量低;然后,查找这些成分曾经有过的毒理或者其他实验,总能找出它们“可能导致XX危害”,而尚无安全标准,但基于“既然可能有害,那么就应该避免它”的逻辑,就可以根据其含量对产品进行评级——结果,要“黑”的自然逃不脱黑榜,要“挺”的也必然昂首进入红榜。

此外,优恪网发布这样的检测和评级,流程上是否违规也值得商榷。201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食药监总局等9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为了确保信息真实准确,要求“未经国家专门检验检测机构复核,不得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检验检测结果等信息”。从优恪网的报道来看,他们的评测是否“经国家专门检验检测机构复核”?十分存疑。 (编辑:游识猷)

The End

发布于2015-05-25,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云无心

食品工程博士,《吃的真相》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