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4
需用时 11:20
冥王星杀手称,太阳系里存在第九大行星!

天文学家发现了有力证据,暗示在海王星轨道以外,可能还存在一颗差不多同样大小的行星。图片来源:Caltech/R. Hurt (IPAC)

艾麦乐 编译)太阳系似乎拥有一颗新的第九大行星。今天,两位科学家公布证据表明,一颗大小接近海王星却仍未被看到的天体绕着太阳旋转,公转一圈要花15000年。他们说,在45亿年前太阳系的幼年时期,这颗巨大的行星被推出了太阳附近的行星形成区。早期太阳系里的气体减缓了这颗行星的速度,使它最终进入一条遥远的椭圆轨道,在那里一直潜伏到今天。

尽管对海王星以外所谓“X行星”的搜寻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今天作出的申明却是其中最强有力的一次。对“X行星”的搜寻一直深受困扰,证据不是太过牵强,就是完全不足为信。而这一次,新的证据来自两位备受敬重的行星科学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康斯坦丁·巴特金(Konstantin Batygin)和麦克·布朗(Mike Brown)。对于不可避免会对此提出质疑的人们,他们准备好了对偏远天体细致的轨道分析和长达数月的计算机模拟。“如果你说,‘我们找到了X行星的证据’,几乎任何一位天文学家都会说,‘又来了?这些家伙显然是疯了。’我自己也会这么想。”布朗说,“为什么这一次会不同?因为这一次,我们是对的。”

行星杀手

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其他科学家说,他们的计算站得住脚,并对结果表达出谨慎和兴奋之情。“如果这被证明是正确的,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大写的‘如果’,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发现会比它更加重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行星科学家格雷格·劳克林(Gregory Laughlin)说,“令人兴奋之处在于,这颗行星是可以被探测到的。”

巴特金和布朗是从海王星轨道以外6颗已知天体奇特的聚集方式中推测出了那颗行星的存在。他们说,这样的聚集仅仅是巧合的概率,只有0.007%,或者说大约1/15000。相反,他们说,是一颗质量相当于地球10倍的行星看管着这6颗天体进入到了奇怪的椭圆轨道,与太阳系的轨道平面相倾斜。

这颗被推断出来的行星的轨道也同样倾斜,它到太阳的距离也将远远超出先前的太阳系概念。它到太阳的最近距离也要比海王星远7倍,即200个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就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为1.5亿千米)。X行星最远时可能达到600到1200个天文单位,远远超出柯伊伯带的范围。(柯伊伯带一片充斥着是较小冰质天体的区域,始于海王星轨道,也就是距离太阳30个天文单位。)

布朗和巴特金说,如果X行星就在那里,天文学家应该会发现更多倾斜轨道的天体,它们都受到了这颗隐藏巨行星的引力影响。但布朗知道,没有人会真正相信这一发现,除非X行星本身在望远镜的取景器中现身。他说,“除非直接探测到这颗行星,否则这就只是一个假说——哪怕这是一个有着非常好潜力的假说。”这个研究团队掌握着夏威夷一台大型望远镜的观测时间,适合进行此项搜寻,他们希望其他天文学家也加入进来一起寻找。

巴特金和布朗昨天(1月20日)将这一结果发表在《天文期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上。法国尼斯天文台的行星动力学家亚历山德罗·莫尔比代利(Alessandro Morbidelli)对这颗论文进行了同行评议。在一份申明中,他说巴特金和布朗提出了“非常坚实的论据”,说自己“差不多被说服相信存在一颗遥远的行星”。

太阳系曾经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正是因为麦克·布朗的发现而被拉下行星宝座,成为了一颗矮行星。图为去年7月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时拍回的冥王星及其最大卫星——冥卫一卡戎。图片来源:NASA

对于布朗来说,提出一颗新的第九大行星具有某种讽刺意味,因为他更被人们所熟知的身份是行星杀手。2005年,他发现了阋神星(Eris),一颗大小几乎与冥王星相同的遥远冰质星球。这一发现表明,冥王星并非太阳系最外侧的行星,只不过是柯伊伯带里许多类似天体中的一颗。天文学家后来提议,将冥王星降级成为矮行星。这一传奇故事,被布朗写进了他的书中,那本书的名字叫作《我如何杀死了冥王星》(How I Killed Pluto)。

历史战绩

现在,他加入到了持续数百年对新行星的搜寻之中。他的方法是依据鬼魅般的引力作用推测X行星的存在,这一方法有着一个体面的历史纪录。比如,1846年,法国数学家奥本·勒维耶(Urbain Le Verrier)预测,存在一颗巨行星影响着天王星轨道的不规则运行。德国柏林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就在预期的位置上发现了这颗新行星,即海王星,引发了媒体的轰动。

天王星轨道其余的不规则运行让科学家认为,可能还存在另外一颗行星在施加影响。1906年,一位富豪帕西瓦尔·罗威尔(Percival Lowell)在他新建的天文台开始搜寻他所谓的“X行星”。1930年,冥王星现身——但它实在太小,无法对天王星施加明显的影响。半个多世纪之后,基于旅行者号探测器的测量所作的最新计算表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本身就已经完美了,不需要X行星施加额外的影响。

然而,X行星的诱惑力仍在持续。例如,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提出一颗看不见的褐矮星可能会触发彗星齐射,导致地球上发生周期性的灭绝事件。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用太阳系边缘一颗木星大小的行星,来解释某些古怪彗星的起源。就在上个月,还有科学家宣称,他们利用位于智利名为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阵(ALMA)的巨大天线陈列,检测到了大约300个天文单位以外一颗特大号岩石行星发出的微弱微波。(许多人对这一发现提出了质疑,布朗也是其中之一,他指出ALMA的狭小视场使得它发现这样一个天体的机率几乎为零。关于那次争议,详《太阳系第九和第十颗行星被发现了吗?》。)

对于当前的发现,布朗在2003年得到了第一个暗示。当时,他领导团队发现了赛德娜(Sedna),一颗比阋神星和冥王星略小一些的天体。赛德娜古怪而又偏远的轨道,使得它成为当时太阳系中已知最遥远的天体。它的近日点,也就是距太阳最近的位置,离太阳也有76个天文单位,超出了柯伊伯带,也远远出了海王星的引力影响。言外之间很明显:在海王星外必定存在某个大质量天体,将赛德娜拖到了这条遥远的轨道上。

这个天体不一定非得是行星。牵扯赛德娜的引力有可能来自于一颗过路的恒星,也可能来自于太阳系形成之时幼年太阳周边诸多其他恒星托儿所中的一个。

自那时以来,太阳系里拥有类似轨道的其他冰质天体被发现得越来越多。通过比较赛德娜和其他5颗类似的古怪天体,布朗说,他已经排除了不可见的影响来自于恒星的可能性:只有存在一颗行星能够解释这些古怪的轨道。在他所作出的三大发现(即阋神星、赛德娜和现在潜在的X行星)当中,布朗认为最后一个才是最为轰动的。“杀死冥王星很有意思。找到赛德娜在科学上也挺有意义。”他说,“但这一次的发现,重要性要远远超出其他所有东西。”

布朗和巴特金挑选出了6颗古怪的天体,它们的近日点不仅都在黄道面附近,而且本身在空间中的位置也相对聚集。可能是一颗未被发现的行星导致了这一现象。数据来源:JPL;BATYGIN AND BROWN/CALTECH;图片来源:A. CUADRA/SCIENCE

激烈竞争

布朗和巴特金差一点被人先下手为强。多年来,赛德娜一直是海王星外存在引力扰动的唯一孤证。然而,2014年,斯科特·谢泼德(Scott Sheppard)和乍得·特鲁希略(Chad Trujillo,曾是布朗的研究生)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VP113的发现。这是另外一颗从来不会靠近太阳的天体。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的谢泼德和夏威夷双子星天文台的特鲁希略都深知这一发现的言外之义。他们开始审视这两个天体以及其他10个古怪天体的轨道。他们留意到,这些天体在近日点时都非常接近于地球环绕太阳所在的轨道平面,也就是黄道面。在一篇论文中,谢泼德和特鲁希略指出了这种特殊的聚集方式,并提出了这种可能性,即一颗遥远的大行星驱赶着这些天体来到了黄道面附近。然而,对于这一结果,他们并未更进一步。

那一年的晚些时候,巴特金和布朗在加州理式学院开始讨论这一结果。巴特金说,把这些遥远天体的轨道绘制出来之后,他们意识到谢泼德和特鲁希略所留意到的模式“只是故事的一半”。这些天体的近日点不只是靠近黄道面,在空间中也有聚集成团的倾向。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二人悄悄讨论着这种模式,讨论着这一模式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简单的合作关系,因为两个人的技能彼此互补。巴特金,29岁的计算机建模高材生,因为喜欢海滩并有机会加入一个摇滚乐队,而选择了加利福尼亚圣克鲁兹大学。不过,他在那里作出的成绩是,建立了计算机模型来模拟数十亿年间太阳系的命运,并且证明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太阳系是不稳定的——水星可能会投入太阳的火海,或者与金星相撞。当时与他共事的克劳林说,“对于一名大学生而言,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布朗,50岁的观测天文学家,有作出重大发现的天赋,也有与此相匹配的信心。他喜欢穿短裤和凉鞋上班,喜欢把脚翘在他的办公桌上,活泼的外表之下隐藏着雄心壮志。他设定好了一个程序,一旦某台大型望远镜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公开观测数据,他就能从中筛查X行星。

他们的办公室只隔了几道门。巴特金说,“我的沙发更舒服,所以我们倾向于在我的办公室里作更多的讨论,而在麦克的办公室里更多地去查看数据。”他们甚至结成了运动伙伴,在2015年春天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举办的铁人三项比赛中等待下水时,还在讨论他们的想法。

首先,他们从谢泼德和特鲁希略研究的十几个天体中挑选出了6个最远的天体——它们是6项不同的巡天观测中利用6台不同的望远镜发现的。这就使得它们的聚集不太可能由观测偏差引起,比如望远镜都指向天空中的某一特定区域。

巴特金则在他的太阳系模型里开始“播撒”不同大小和不同轨道的X行星,看哪种情况能够最好地解释那些天体的轨道。有些计算机持续运行了好几个月。从这些模拟中,他得出了X行星最合适的大小,介于地球质量的5-15倍之间,还得出了一条最合适的轨道:在空间中与那6个小天体对齐,使得它的近地点与那6个天体的远地点处在同一方向。6颗已知天体的轨道应该会穿过X行星的轨道,但穿越轨道的时候这个大家伙不能出现在附近,因为这会破坏已知天体的轨道。最后的顿悟出现在2个月前,当时巴特金的模拟表明,X行星还应该塑造出一些轨道,使得那些天体几乎垂直于黄道面,从上方或者下方穿越太阳系。“这触发了我的记忆,”布朗说,“我以前见过这样的天体。”事实证明,自2002年以来,人们已经发现了5颗高度倾斜的柯伊伯带天体,而它们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仍无法解释。“它们不仅存在,而且恰好处在我们预测的位置上,”布朗说,“正是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有趣的好主意——它还是千真万确的!”

提出X行星存在新证据的两位科学家,左边这位是行星杀手麦克·布朗,右边则是康斯坦丁·巴特金。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谢泼德和特鲁希略一样,也怀疑存在一颗没有被看见的行星。谢泼德说,巴特金和布朗“把我们的结果带上了一个新的水平。……他们深入到了动力学过程当中,这是我和乍得都不太擅长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我觉得这个结果实在令人兴奋。”

争议尚存

其他人,比如发现了柯伊伯带的行星科学家戴夫·朱伊特(Dave Jewitt),则更为谨慎。这6个天体纯粹因为巧合而聚集在一起的概率为0.007%,使得这颗行星的存在在统计显著性上达到了3.8个标准差——超出了严肃对待通常所需的3个标准差,却还达不到诸如粒子物理学领域所要求的5个标准差的水平。这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朱伊特有些担心,他见过太多3个标准差的结果后来都消失不见了。他说,巴特金和布朗把分析的对象从谢泼德和特鲁希略的十几颗缩减为6颗,实际上削弱了他们的结果。“我担心,只要多发现一颗不在此群中的新天体,就有可能破坏整个分析体系。”朱伊特说,“这是一场只有6棒的接力游戏。”

乍一看,另一个潜在问题来自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广域红外巡天探测者(WISE)。这颗卫星已经完成了全天巡天,能够搜寻来自褐矮星的热量,也可以搜寻巨行星。按照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天文学家凯文·卢曼(Kevin Luhman)201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WISE已经排除了距离太阳10000天文单位以内比土星更大的行星存在的可能性。不过卢曼指出,如果X行星只有海王星大小,甚至更小,就像巴特金和布朗所说的那样,那么WISE也有可能会漏掉它。他说,在另一组WISE数据中还有一丝希望能够检测到它,这组数据的观测波长更长,对更低温的辐射更加灵敏,但只覆盖了20%的天空。卢曼现在正在分析那些数据。

就算巴特金和布朗能够说服其他天文学家相信X行星是存在的,他们还将面临另外一项挑战:解释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距离太阳如此遥远的地方。在这样的距离上,尘埃和气体构成的原行星盘很可能已经太过稀薄,无法为行星的成长提供原料。而且,就算X行星找到了一颗星子作为立足点,在它那条巨大而又松散的轨道上,它的移动速度也会太过缓慢,无法吸收到中够的物质变成一颗巨行星。

相反,巴特金和布朗指出,X行星形成于更靠近太阳的地方,就像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一样。计算机模型显示,早期太阳系是一个动荡台球桌,有几十甚至上百颗地球大小的行星构建原料在其中弹来撞去。一颗胚胎巨行星很容易在那里形成,只待另一颗气态巨行星借助引力踢出一脚,把它踹出太阳系。

更难解释的是,为什么X行星没有再绕回到它原本的位置,或者为什么没有干脆离开太阳系。不过巴特金说,原行星盘中残留的气体可能会施加足够的拖拽力,使得这颗行星的速度减慢到仍然留在太阳系中,却只能在一条遥远的轨道上绕着太阳旋转。他说,如果踹飞它的那一脚发生在太阳系形成仅300万年到1000万年之间,在原行星盘中的气体全部散失到太空中之前,这个过程就有可能发生。

美国西南研究院的行星动力学家哈尔·利维森(Hal Levison)同意,必须有什么东西来产生巴特金和布朗已经发现的这种轨道聚集模式。不过他说,他们提出的X行星,以及为了解释它而提出的踹飞然后被气体减速的事件,加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件低概率事件”。其他科学家则更加正面。劳克林说,他们提出的方案是可行的。“通常这样的申明都是错的,而这一回我真的很兴奋,”他说,“这要比抛硬币好多了。”

这一切意味着,X行星仍将被搁置,直到它被真正发现为止。

寻找X行星

对于到哪里去寻找,天文学家已经有了一些好主意,但发现一颗新的行星并不容易。由于在长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天体靠近太阳时移动速度最快,因此X行星几乎不会在200个天文单位处待上多少时间。而且,如果它现在就在近日点的话,布朗说,它会非常明亮,天文学家大概早就已经发现它了。

相反,X行星很可能会花大部分时间待在远日点附近,在距离太阳600到1200个天文单位之间缓慢移动。有能力在这个距离上看到一颗暗淡天体的大多数望远镜,比如哈勃空间望远镜或者夏威夷10米口径的凯克望远镜,视场都极其狭小。用这些望远镜来寻找X行星,就像通过一颗吸管去干草垛里找一根针一样困难。

夏威夷口径8米的昴星团望远镜,是搜寻X行星的最佳工具。天文学家大约要花5年时间,才能把X行星有可能藏身的大部分区域搜寻一遍。图片来源:Subaru Telescope, NAOJ

不过,还有一台望远镜可用,那就是位于夏威夷、由日本所拥有的8米口径昴星团望远镜。它拥有足够巨大的集光面积,能够检测到这样一个暗淡的天体,而且拥有巨大的视场,比凯克望远镜大了足足75倍。这使得天文学家能够在一个晚上扫描大片天空。巴特金和布朗正在使用昴星团望远镜来寻找X行星——他们正与以前的竞争对手,谢泼德和特鲁希略,携手合作,共同加入到了昴星团望远镜的搜寻中来。布朗说,这两个团队大约要花5年时间,才能把X行星有可能藏身的大部分区域搜寻一遍。

如果搜寻获得成功,太阳系家族的这个新成员该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布朗说,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而且应该尽量避免现在就提出种种建议。目前,他和巴特金称它为“九号行星”(Planet Nine,而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非正式地称它为行星Phattie,这是上世纪90年代的俚语,意思是“酷”)。布朗指出,不管是天王星还是海王星,这两颗近现代才被发现的行星,最终都没有由它们的发现者命名,他认为这大概是一件好事。他说,这不是任何一个个人的事情,“这就有点像是地球上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然而,他确信,X行星与冥王星不同,值得称之为一颗行星。太阳系里一颗像海王星那么大的天体?连问都别问。“没有人会怀疑它不是行星,就连我都不会。”(编辑:Steed

更新:推特名就叫“冥王星杀手”(@plutokiller)的麦克·布朗在采访中还说:“为冥王星被开除出行星队伍难过的人们可以高兴啦:太阳系里真的还有第九大行星。这样,我们就能去寻找它,让太阳系重新拥有九颗行星。”……如果你是冥王星,你还高兴得起来吗?

The End

发布于2016-01-21,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Eric Hand

《科学》杂志特约撰稿人,专注于地球及行星科学领域。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