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艺术中,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的“自然历史”系列作品相当夺人眼球:在盛满甲醛溶液的巨大密封缸中,陈列着种种惊人的动物遗体标本,其中的代表作包括被劈成两半的母牛和小牛(“母子分离”,Mother and Child Divided),以及一条4米多长的完整虎鲨(“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
“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达明·赫斯特的代表作品之一,巨大的缸中浸泡着整只虎鲨。图片来自:saatchigallery.com
这些作品吸引了大量参观者驻足,但却会让收藏机构感到头疼——显然,赫斯特对制作标本并不专业,5%的甲醛溶液阻挡不住动物遗体的慢慢腐烂。在2006年时,知名作品“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就不得不替换了一条新的虎鲨。
而现在,这些艺术作品又摊上了新麻烦——近日发表在《分析方法》(Analytical Methods)期刊上的一篇论文指出[1],尽管进行了密封处理,但这些展品依然在泄漏甲醛,并让周围的空气甲醛含量超标了。
这篇论文的主题实际上是研究者们研发出了一种新的甲醛检测设备。这种新设备灵敏轻便,可以像腕带一样佩戴在手上,并且会通过蓝牙把监测数据传输到手机上,还可以生成用不同颜色代表空气中甲醛水平的可视化图像。
这些设备2012年时被应用到伦敦泰特美术馆进行实地检测,当时达明·赫斯特的若干作品正在展出。结果,研究者们就在这些作品周围检测到了甲醛泄漏。根据检测结果,在这些展品附近环绕着甲醛超标的空气,含量最高可达5ppm,这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相比超出了许多。
甲醛检测设备“眼中”的“母子分离”,在密封缸周围,可以看到甲醛泄漏。图片来自:参考文献1
在采访中,论文作者里盖蒂教授(Pier Giorgio Righetti)表示[2],参观者接触到的甲醛剂量应该不足以造成危害,但对长时间暴露的工作人员来说,情况可能就没那么安全了。而另一方面,赫斯特方面则发表声明,声称他们会进行定期检测,并且认为展品不会对公众带来任何危害。
无论如何,在这篇论文之后,艺术家们可能要对环境安全问题多加考虑了。(编辑:窗敲雨)
文章题图: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展出的“母子分离”作品,图片来自:Matt Dunham
参考资料:
- Remote sensing of formaldehyde fumes in indoor environments
- http://www.nytimes.com/2016/04/22/arts/international/damien-hirst-formaldehyde-tate-modern.html?_r=0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Physical_Impossibility_of_Death_in_the_Mind_of_Someone_L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