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7
需用时 02:56
给你选项,你以为就自由了?

社交网络上经常会忽然兴起某种风潮,比如这两天流行所谓的“选择体”,一夜之间,朋友圈里充斥着这样的选择题:

 

其实,这样的“选择”并非什么新鲜玩意。在英文中,它们有一个历史悠久的称谓——“霍布森选择”(Hobson’s choice)[1]。

霍布森选择:没有选择的选择

“霍布森选择”得名于16-17世纪一位名叫托马斯·霍布森(Thomas Hobson)的英国人。据考证,他曾在剑桥经营过一家马匹出租店,店铺规模不小,有40多匹马。马的数量多了,自然有优劣高下之分,客人都希望租到最好的那匹。为了避免好马被过度使用,老霍灵机一动,订了个规矩:顾客要么选择租走最靠近门的那一匹,要么选择什么不租。

托马斯·霍布森肖像(1629),藏于英国国家肖像馆。躺枪了这么多年,再多躺几枪也无所谓了是吧……图片来源:wikipedia

显然,这不是一个真正的选择,老霍的目的不过是限定顾客能租哪匹马而已。这个突发奇想的脑洞到底有没有帮助他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我们不得而知,不过“霍布森选择”在他的那个年代就名声大噪,以至于演变成了一种习语流传下来,指代那些包装成选择的样子,但其实并没有提供自由空间的“选择”。

朋友圈里的“霍布森选择”大多只是开玩笑,不过在现实世界中,自由选择这件事确实很重要。在这方面,心理学家已经开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结论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论是缺乏选择,还是选择太多,都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

哪怕是虚假选项,也比没有强

首先说说缺乏选择的情况。根据心理学家爱德华·戴西(Edward L. Deci)和理查德·莱恩(Richard Ryan)所总结的“自我决定理论”,“自主”(autonomy是人类的三大基本需求之一(其他两种是关系(relatedness胜任(competence)[2]。所谓自主,指的是一个人能否掌控自己的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大量研究表明,如果自主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幸福感以及身心健康;相反,只要有机会做出自由选择,即使这种选择无足轻重,甚至可能是一种幻觉,我们依然会心情愉悦,甚至过度乐观。

例如,心理学家埃伦·朗格(Ellen Langer)曾做过一个经典实验,向被试出售奖券,价值1美元,有机会赢得50美元的奖金[3]。在第一种条件下,被试自己选择买哪张具体的奖券;在第二种条件下,被试同意购买后,由研究人员为他/她指定了一张奖券。到了开奖日,研究人员重新找到被试,告诉他们说有人还想参加抽奖,但奖券已卖光,如果被试愿意,可以报一个价格,将自己的奖券卖出去。

结果显示,如果奖券是被试自己选的,那么平均标价是8.67美元;如果奖券不是自己选的,平均标价就只有1.96美元,足足缩水了四倍有余。抽奖本身是随机的,无论是自己挑的还是别人挑的奖券,中奖率都不会有任何差别;但是,仅仅是选择这种行为本身,就会改变我们对于结果的评估,让我们变得过度乐观。毕竟,是我们自己“选”的嘛!

但选项太多了,人也受不了

微信这种一眼假的选择题,大家乐呵乐呵也就算了。也许你其实很烦这样的强行广告,但面对“烦/很烦/非常烦”的选项,大概也会会心一笑。从没有选择到有选择的变化,确实会提升我们的幸福感——但是,这种提升并不是没有上限的。到了一定程度,就变成过度选择(overchoice)了。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选项太多时,选择就变成了一项苦差事,反而会让我们不幸福。在这方面,心理学家西纳·因加尔(Sheena Iyengar)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4]。在这个实验里,研究人员给食品店的顾客提供了试吃果酱的机会,果酱的口味数量分为6种或者24种两种条件,统计被试试吃的果酱种类数,以及试吃之后是否会真的掏钱购买。

结果显示,无论备选项有6种还是24种,被试都只会品尝其中的一两种。此外,选项的数量会影响到人们的购买意愿:在6个选项的情况下,有30%的人真的购买了其中的一种;而面对24个选项,却几乎没有人掏钱购买。

什么,你说这些领带都一样?……无审美的同学请参见上一节。图片来源:recursosdeautoayuda.com

可见,选择太多也会变成一种烦恼。选项数量超过了我们大脑的处理能力,就会导致决策困难,幸福感也会降低。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选择过载其实正在变成一种常态;当你面对着外卖app里的几百家店铺,不知道该挑哪家时,也许会回过头来感叹霍布森的先见之明。(编辑:Ent)

哪个人毋庸置疑是101避难所中最重要的人,保护我们免受原子废土的严苛环境,为我们带来所有的一切,包括我们的生命? A 监督者  B 监督者  C 监督者 D 监督者

参考资料

  1.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bson%27s_choice
  2. [2]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55(1), 68.
  3. [3] Langer, E. J. (1975).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2(2), 311.
  4. [4] Iyengar, S. S., & Lepper, M. R. (2000). When choice is demotivating: Can one desir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9(6), 995.

 

The End

发布于2016-05-20,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沉默的马大爷

富有激情的心理学工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