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0
需用时 03:34
“小目标”为什么刷爆了你的朋友圈?

前几天,你是不是也被朋友圈里的“小目标”刷屏了?又或者,你就是参与用“小目标”刷朋友圈的人之一?感谢王健林,让我们对朋友们又多了一分了解。在这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里,瞬间又知道了一波朋友们的人生阶段目标。

即使没有王健林,微信朋友圈里也经常能看到朋友们晒的目标或计划——现在的二次元或者90后们更喜欢称之为“立flag”。一到过年,开学,毕业季,甚至月份或者季节更替的时刻,总是能看到各式各样的flag。读书学习背单词,减肥健身长腹肌,工作旅行谈恋爱……甚至还有人立下flag“从此不刷朋友圈”。

朋友圈立flag简直成了微信时代的烧香,好像所有的目标都可以到万能的朋友圈晒一晒,万一实现了呢?不过,我们到底为什么在要在朋友圈晒小目标?

波士顿大学心理系阿什维尼·纳德卡尼(Ashwini Nadkarni)和斯特凡·霍夫曼(Stefan G. Hofmann)在综述了近些年学界对社交网络的研究后发现,人们使用社交网络无外乎两个原因:归属感和印象管理。

一为归属感:大家都在晒目标

当大家都在晒小目标时,跟风晒有利于增强归属感。

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大量心理学研究发现,归属感越强的人,自尊越高,自我价值感越强,也越能感到生活的意义。

在中国这样的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更需要归属感。集体主义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和集体文化和谐一致。正因如此,在中国的互联网上特别容易形成人人参与的网络狂欢。只要达到引爆点, “喊你回家吃饭”、“豆腐脑咸还是甜”这样无厘头的内容都可以火爆网络,更不用说首富的“小目标”致富经了。朋友都在转发,你好意思落下?

随大流,能给人一种安全感。做一只反方向的鱼,需要莫大的勇气(图片来源:canberrarevivalfellowship.com.au)

社交网络甚至因此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到“助力现实”的作用。在个人主义社会,荷兰和美国的研究者 保罗·基施纳(Paul A. Kirschner)和艾琳·卡平斯基(Aryn C. Karpinski)发现在社交网络上越活跃的学生学习越差。而余艳(Angela Yan Yu)等中国研究者却发现,通过社交网络的社会化学习,中国学生不但增强了社会接纳感(social acceptance),更加适应大学生活,而且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为印象管理:晒晒目标形象好

即使不为跟风,晒小目标也有利于管理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真人见面靠打扮,网上交流靠照骗。无论科技再怎么发达,人们都会用它去维护自己的形象。德克萨斯大学塞缪尔·格斯林(Samuel D. Gosling)等人发现,人们能够通过一个人的 Facebook 信息比较准确地判断这个人的各项人格特质。塔夫茨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在线上受欢迎的人在线下也同样受欢迎。

在实名社交网络中,人们会表现出和匿名状态下非常不同的一面。天普大学的研究者赵善阳(Shanyang Zhao)等人发现,在实名状态下,人们会利用一些隐含信息,比如头像,暗示性地提升自己的形象。也正因如此,立 flag 的另一个高潮,是辞旧迎新的时候。每到过年,看到最多的除了祝福就是立志。其实这时候的祝福和立志的意义差不多,主要是为了在朋友圈树立良好的形象。

打出“哈哈哈”的人,不一定在笑着(图片来源:societyforpsychotherapy.org)

要在朋友圈树立自己的形象,没有比立 flag 更容易的了。你甚至不需要拍照、修图、去星巴克……只要立个flag,别人就对你的情况大致有数了:立志光棍节脱单的其实是在等你给介绍对象,立志发 Nature 的肯定是自豪又辛苦的基层研究者,立志过上月薪2万元生活的估计是踌躇满志的职场新鲜人,这几天立志先挣它1个亿的多半是朋友圈的开心果。

当着朋友的面我们也许很难有机会表现出野心勃勃的一面,但朋友圈给了我们机会,立个小目标,就能让整个朋友圈都知道自己是个有理想的少年。

三为实现梦想:晒出的目标,更容易成功吗?

除了显示自己合群又上进,我们在朋友圈立 flag 的最大目的,当然还是希望能够实现目标。然而这真的有用吗?

有一些心理咨询师对“写下目标”的作用深信不疑。坊间也有哈佛耶鲁的目标实验,让人们相信把目标写下来的重大意义。不过,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实验的证实或者证伪。

还有一些研究却发现,公开自己的目标并不明智。纽约大学彼得·高尔威泽(Peter M. Gollwitzer)等人就发现,人们在公布目标以后,由于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和鼓励,提前进入了达到目标的状态。反而减少了他们为目标奋斗的动力。(详见果壳网《我有一个flag,立还是不立?》)但是也有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在朋友圈立减肥 flag ,比无 flag 更有效。所以要不要在朋友圈公开自己的目标,也没有科学定论。

如果不立 flag,只是每天打卡求监督总行了吧?华盛顿大学的肖恩·芒森(Sean A. Munson)等人发现也不行。他们让实验参与者进行体育锻炼,每次锻炼完通过邮件或者 Facebook 在朋友圈打卡。结果无论是邮件打卡还是 Facebook 打卡,都还不如不打卡坚持得好。

所以胸怀大志者还是卧薪尝胆比较靠谱。但也有例外,有的 flag 就自动带有免死光环,比如秀恩爱。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研究者卡塔利娜·托玛(Catalina Toma)和米娜·崔(Mina Choi)就发现,在 Facebook 上公开情侣关系的大学情侣关系更持久。

总而言之,尽管立 flag 不一定真能帮你实现目标,但这丝毫不会减少 flag 在朋友圈出现的数量。说到底,立 flag 早已超越了立志的意义,成为了一种社交方式。各种flag,将屡立屡破,屡破屡立。各种“小目标”,将层出不穷,不断刷屏。那都是你的朋友,呐喊着“看我看我”的声音。(编辑:游识猷)

参考资料

  1. Gollwitzer, P. M., Sheeran, P., Michalski, V., & Seifert, A. E. (2009). When Intentions Go Public: Does Social Reality Widen the Intention-Behavior Gap?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5), 612-618. doi:10.1111/j.1467-9280.2009.02336.x
  2. Gosling, S. D., Gaddis, S., & Vazire, S. (n.d.). Less than zero: Impressions of others based on facebook profiles. PsycEXTRA Dataset. doi:10.1037/e633982013-216
  3. Kirschner, P. A., & Karpinski, A. C. (2010). Facebook®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6(6), 1237-1245. doi:10.1016/j.chb.2010.03.024
  4. Lewandowski, G. (n.d.). 秀恩爱,更恩爱. Retrieved August 30, 2016, from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8900/
  5. Munson, S. A., Krupka, E., Richardson, C., & Resnick, P. (2015). Effects of Public Commitments and Accountability in a Technology-Supported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Proceedings of the 33rd Annual ACM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 CHI '15. doi:10.1145/2702123.2702524
  6. Nadkarni, A., & Hofmann, S. G. (2012). Why do people use Facebook?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2(3), 243-249. doi:10.1016/j.paid.2011.11.007
  7. Nyer, P. U., & Dellande, S. (2010). Public commitment as a motivator for weight loss.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 Psychol. Mark., 27(1), 1-12. doi:10.1002/mar.20316
  8. Toma, C. L., & Choi, M. (2015). The Couple Who Facebooks Together, Stays Together: Facebook Self-Presentation and Relationship Longevity Among College-Aged Dating Couple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8(7), 367-372. doi:10.1089/cyber.2015.0060
  9. Weisbuch, M., Ivcevic, Z., & Ambady, N. (2009). On being liked on the web and in the “real world”: Consistency in first impressions across personal webpages and spontaneous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3), 573-576. doi:10.1016/j.jesp.2008.12.009
  10. Yu, A. Y., Tian, S. W., Vogel, D., & Kwok, R. C. (2010). Can learning be virtually boosted? An investigation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impacts [Abstract]. Computers & Education, 55(4), 1494-1503. doi:10.1016/j.compedu.2010.06.015
  11. Zhao, S., Grasmuck, S., & Martin, J. (2008). Identity construction on Facebook: Digital empowerment in anchored relationship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4(5), 1816-1836. doi:10.1016/j.chb.2008.02.012
  12. 装大雷, 我有一个flag,立还是不立?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Retrieved August 30, 2016, from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0659
The End

发布于2016-09-05,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0.618

果壳网心事鉴定组编辑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