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需用时 02:24
邮件里的情绪,朋友并不会更了解?

平时我们都习惯向朋友倾诉烦恼或分享痛苦,因为朋友最能体会我们的心情,感同身受。互相之间的眼神交流或细微动作,也能够靠多年的交情准确传达。不过,如果是使用电子邮件或是短信,这种默契还能一如既往吗?

为解答这个疑问,来自查塔姆大学(Chatham University)的心理学研究者莫妮卡·赖尔登(Monica A. Riordan)和劳伦·特里希廷格 (Lauren A. Trichtinger)设计实验展开了研究。而他们得到的结果让人感觉有些出乎意料:对于解读电子邮件中的情绪流露,朋友看起来并不会比陌生人表现更好[1]

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片库

开始写信吧

在一系列实验中,研究者们要求被试撰写电子邮件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要么针对指定的情境,要么自由发挥。在写好这些邮件之后,研究者们请这些作者给自己在邮件中表达的各种情绪程度进行打分(包括开心、失望、期待、生气等8种正负面情绪)。并且要求他们预测一下,自己的朋友或是陌生人在阅读后是否能够正确地理解这些情绪。

接下来,在不同的实验中,还会有被试带来的朋友,以及其他陌生人来对邮件进行解读。在阅读这些邮件之后,他们同样也要对其中表达的不同情绪程度进行评价,并预估自己理解的准确性如何。除了问卷,研究者们也在实验中模拟了更加真实的邮件交流场景。

结果,在多次实验当中,作者们都表现出了一致的预测倾向:他们认为朋友更了解自己,对通过邮件向朋友准确传达情绪也更加有自信。而事实上,这种自信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根据。与陌生人相比,朋友对邮件中情绪表达的理解并不会更加准确;甚至,被试对朋友的期待越大,朋友的表现越不好。

(以及,被试也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表达能力……有些人认为自己很擅长写邮件,能让陌生人也读懂其中的情绪,实际上这些人写出来的信并没有更好懂。)

朋友不靠谱?其实是人们预期太高

这个结果是否说明,朋友没有那么了解我们的内心?其实并不是。

研究者指出,并不是朋友的表现令人失望,而是被试对朋友的期待较高,将“朋友能懂”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但邮件交流与面对面交流非常不同,肢体语言、手势、表情等非语言线索的传递大打折扣,而且语言中的情绪线索(例如语调)也减少了很多。无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通过文字,他们都能察觉到情绪的存在,而情绪的强度却很难通过文字作出准确判断。

此外,邮件的写作方式不是百分之百还原了日常对话,规定的情境可能也影响了人们的情绪表达。在实验中,人们可能会比平时更刻意地表达情绪,这可能增加了阅读者判断的正确率,也拉平了朋友与陌生人的差别。此外,写邮件人的个人属性也是影响因素。一般来说,男性更不善于直白的表达情绪;而年长者对情绪评定的计分方法或有不熟,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实验的“真实感”降低。

研究还发现,表情符号等非语言线索似乎并没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邮件中的情绪。一方面,选择在邮件中使用表情符号的人并不多,另一方面,表情符号的情绪表达作用可能也比较模糊。例如,有时人们添加表情符号只是为了缓解文字的“生硬感”,其实并没有相应的情绪流露。

表情符号与情绪表达的关系可能也比较模糊。

总的来说,朋友虽然是我们同甘共苦的伙伴,但他们也并不会特别擅长从我们的只言片语中找到线索,破解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过分相信他人解读自己情绪的能力,或许在交流中就会更容易感到失望,清晰地表达自己会是更好的选择。(编辑:窗敲雨)

文章题图:123rf正版图片库

参考资料:

  1. Riordan, M. A., & Trichtinger, L. A. (2016). Overconfidence at the Keyboard: Confidence and Accuracy in Interpreting Affect in E‐Mail Exchange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End

发布于2016-09-13,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Dalles_Chen

心理学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