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
需用时 03:25
我这辈子有希望在学术圈出头吗?

(编译/庄霈淳|成功大学心理系学生,PanX 实习生)成功是什么?对科学家们来说,赚不赚大钱不一定是重点,但自己努力大半辈子的研究成果,若不被世人所接受,那可不是“蓝瘦,香菇”就能形容的辛酸了。

少年得志的科学家并不少,像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居里夫人(Marie Curie)、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都在三十岁前就发表了奠定自己科学影响力地位的学说,成为该领域的重量级人物。

但有些科学家就没那么幸运了。例如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Alan Turing)在战后遭受迫害、统计大师费雪(R. A. Fisher)则在学术生涯中受到另一位统计先驱皮尔森(Karl Pearson)打压。他们所做的贡献,一直要到晚年甚至是在他们过世之后,才重新被世人重视且赞扬。

统计大师费雪在学术生涯中受到另一位统计先驱皮尔森打压(图/By Pearson Portraits, 公有领域,wikimedia commons) 

这些科学家的生命故事,看似都是毫无关联的个案。但是,一个人的学术生涯是飞黄腾达或郁郁不得志,究竟能不能用模型预测呢?对一个科学家来说,至今还未能一篇论文天下知,是因为时机未到,还是因为实力不够?

论文的引用像是买乐透?

2016 年 11 月,一份论文发表在《科学》(Science)期刊上,研究者为了回答“如何以模型预测科学家影响力”的命题,分析了多个领域的科学家所发表的论文。

如果要定义一篇论文的影响力,该用什么方法将影响力量化?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将影响力的参数设定为 C10,也就是一篇论文出版十年后的总引用数。

你猜猜,科学家一生中最具影响力的论文,会出现在他学术生涯的哪个阶段?

一般来说,我们会设想到了学术生涯的后期,科学家会随着学识的累积和研究经验成熟,产出更好的研究,而这现象应该会反映在论文引用的数量上——也就是科学家越后期的研究论文,被他人引用的次数应该会更多。不过要让你失望了,此研究的预测模型并没有侦测到这个趋势。

研究者发现,科学家们的高引用次数著作是随机出现在他们学术生涯中的。可能是初次发表的论文就获得了极高引用数,或是在学术生涯中期、甚至是最后一篇发表的论文,这种随机性出现在不同学科、不同职业生涯长度、著作是独自发表的或与其他学者联名发表的科学家身上。

 

以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维尔切克(Frank A. Wilczek)和化学家芬恩(John B. Fenn)为例,两者引用数最高的论文(也是得诺贝尔奖的论文)分别发表在研究生涯初期和晚期,也没有出现较晚期发表的论文影响力越大的趋势。(图/Science)

论文作者、匈牙利中欧大学(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Budapest Hungary)教授罗伯塔·辛纳特拉(Roberta Sinatra)告诉 Science 的记者:“科学论文本身比较像是乐透彩券,能被多少人引用几乎是靠运气。所以发表越多论文,就像是买越多张乐透彩券。在你发表论文数量越多的那几年,你作为科学家的影响力就可能越大。”

不过有些情况是,研究人员不仅发表论文数量相同,连发表的期刊都相去不远,但其中偏偏有人的论文就是可以被更多人看到,得到更多引用数。这时候就不能仅用买乐透的运气来解释了。

科学家要能广为人知且备受肯定,可能是因为做了具有开创性的实验,懂得与其他研究成员共同合作,且能很清楚的阐述自己的研究内容。虽然常常听到有些人被询问是如何取得这般成就时,会以自谦的语气回答:“没有啦,运气好而已。”但认真说来,他的成功其实是综合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用参数 Q 预测你的学术地位

这份研究分析了 2887 名符合“学术生涯至少 20 年、发表过至少 10 篇论文,且至少每 5 年有一篇论文发表”这组条件的科学家们。并将这个综合“天时地利人和”的科学家成功因素,定为参数 Q,讲白点, Q 指的就是个体差异,特别是:口才、团队合作能力、创作力等能力。研究团队结合随机性参数和固定性因素,搭建出预测学术生涯论文影响力的 Q 模型。

研究者表示,如果要计算Q参数,需要这个科学家至少发表过 20 篇论文、论文至少被引用了10 年。透过这个 Q 模型,他们有 80% 的机率能准确预测这样的科学家发表的第 40 篇论文能获得多少引用数。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心理学教授札克·汉布瑞克(Zach Hambrick)如此评论这个预测模型中的参数 Q:“Q 参数非常有趣,因为它可能涵盖了一些人们的确拥有、但并不那么重视的能力:像是清楚说明的能力。比方说,你可能发表了一篇有意思的数学心理学论文,但如果文章不好读,你就无法获得广泛的影响力,因为没人明白你在说什么。”

不过也有人怀疑,与其说这个参数 Q 是科学家的个人技能因素,也有可能是科学家的背景、种族、甚至是非理性群体思维和潮流效应等外在因素。

Q参数能用来帮科学家打分吗?

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计算机科学家欧伦·埃齐奥尼(Oren Etzioni)认为,对于充斥着各种衡量科学家成就的工具的现代,这份研究着实提供了一份具有价值的参考。

不过当 Science 记者询问论文作者辛纳特拉自己的 Q 参数时,她说她还没有达到 20 篇论文的门坎,因此也没有计算过自己的 Q 参数。至于未来到达了预测门坎,是否会计算自己的 Q 参数,辛纳特拉也坦白说,自己将不会计算。

那么如果是你,你想知道自己的 Q 参数吗?(编辑:游识猷)

参考资料:   

  1. Roberta Sinatra et al., Quantifying the evolution of individual scientific impact, Science 04 Nov 2016: Vol. 354, Issue 6312, DOI: 10.1126/science.aaf5239   
  2. Carey, B. (2016, November 13). When it comes to success, age really is just a number.
  3. Bohannon, J. (2016, November 4). Hey scientists, how much of your publication success is due to dumb luck?

原文发表于PanSci,转载时文字部分有修改。
 

The End

发布于2017-01-1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PanSci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