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0
需用时 08:15
上巳寒食清明:三个节日玩合体

话说天下大节,合久可能分,分久也没准合。腊八节就来自传统节日间分分合合的折腾。今日的清明节,则同时收纳了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

寒食的流变:屡禁不止节坚强

已知最早关于“寒食”的明确记载,就是我们在介绍寒食起源的文章中引用的两汉间桓谭的《新论》了:“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之推故也。”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的寒食风俗来自“太原郡”,时间在“隆冬”,时长则长达五天。

可能是由于五天寒食还不足以解决冰雹灾害,这个节日后来有了非常夸张的变化。《后汉书》卷六十一中《周举传》记载周举任并州刺史后,看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风俗:

举稍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

这里说太原郡的人会整整一个月不吃热菜熟食,至于“老少不堪,岁多死者”的地步。于是周举亲自祭奠了介子推,安抚民众,让“愚民”们回去吃热菜。最终,他满意地看到了“众惑稍解,风俗颇革”的结果。

不过,周举一时的祭祀与安抚并没有根除人们心中的恐惧。到了曹操时代,这种风俗的范围反而扩大了。《玉烛宝典》就收录了曹操的一道《明罚令》:

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一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夫子推,晋之下士,无高世之德。子胥以直亮沉水,吴人未有绝水之事。至于子推,独为寒食,岂不偏乎?又云有废者乃致雹雪之灾,不复顾不寒食乡亦有之也。汉武时京师雹如马头,宁当坐不寒食乎?且北方沍寒之地,老小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书到,民一不得寒食。若有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俸一月。

《古逸丛书》本《玉烛宝典》书影。

东汉末年没有果壳网,辟谣的工作只好由曹操亲自完成。曹操的这条命令又讲道理,又有威慑。它的短期效果如何,史料中没有记录,我们也不得而知,不过从长期看,寒食的节俗却反而越来越兴旺。到了西晋时期,寒食的长度仍然是一个月。纵使曹操这样的一代枭雄,面对谣言和陋习也只能无可奈何。辟谣之难,可见一斑。

除了曹操,也有一些领导人想要禁止寒食。比如《魏书》卷七《高祖纪》就记载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先后两次下旨,试图禁断寒食节俗。

有的领导人会禁止陋习,也有领导人反而愿意倡导它。《晋书》卷一百五《石勒载记下》记载,后赵明帝石勒曾一度嫌介子推只是诸侯的臣子,对一代帝王而言级别太低,不需以为意,于是决定不过寒食节。他晚年时,后赵遭遇了雷暴、冰雹等灾害。他和大臣们一研究,把问题归结在不过寒食节上了。于是,他决定恢复寒食风俗,还差一点把这个风俗强制推行到全国,不过被人拦住了。迷信活动当然不能改变后赵由盛转衰的命运。石勒去世后,后赵很快就陷入全面的动荡之中,只过了十几年就在内乱中亡国了。

可能是由于隆冬时吃冷餐的滋味不好受,很多地区又一度出现了端午节过寒食的风俗。据传为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所作的《琴操》一书中讲到介子推抱着树烧死以后说:“文公哀之,流涕归,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不过,这种风俗很快就从文献中消失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前后的版本则逐渐成为了寒食的标配。

到了唐代,寒食逐渐扩展到南方,成为了全国性的节俗。不过,此时的寒食节早已没有了禁火一月的疯狂,变成了禁火一至三天的小寒食。官方对这个节日的态度也由禁止转为接受。《岁时广记》引《辇下岁时记》记载唐时:“长安每岁清明,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上进者,赐绢三疋,金椀一口。”“疋”就是匹,“椀”就是“碗”。这里说皇家园囿的管理员家的孩子会比赛钻木取火,优胜者可以获得三匹绢布和一个金碗的优厚奖励。即使在物质文明愈发发达的今天,这个奖励仍然非常可观。唐宋时还有“赐火”的风俗。皇家会把本年的新火赏赐给大臣们,而大臣们获得恩遇,则经常会写谢恩诗。唐代诗人韩翃(hóng)那首著名的《寒食》诗,讲的就是赐火的故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不吃热菜吃什么?

寒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极为独特的一个。大部分中国传统节日都开拓了自己的特色饮食,丰富着人民的饮食文化生活,惟独寒食反而极大地限制了人们选择食物的范围。《玉烛宝典》卷二引《邺中记》说:“并州之俗,以冬至后百五日,有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是今之糗也。中国以为寒食。又作醴酪者,火粳米及麦作之酪,捣杏子人煮作粥。”后面还有一条注:“今世悉作大麦粥,研杏人为酪,别者一饧沃沃也。”

这里的“干粥”和“糗”都是一种冷粥。“中国”指中原。“醴酪”(lǐlào)也是一种粥,后文单说的“酪”还是粥。“火”是煮的意思。“杏子人”、“杏人”都是杏仁。“饧”读xíng,就是麦芽糖;“沃”是浇灌的意思。“别者”那句话的意思是这个粥和之前的粥的区别在于这个粥用麦芽糖浇过。

总之,这段话名目虽然不少,但是说来说去,左也是冷粥,右也是冷粥,全都是冷粥。虽然有一种是甜的,但是连吃好几天,也着实难以忍受。

饿得难受玩什么?

寒食的早期节俗也不都是吃冷粥。有一些零星文献记载寒食时有一些娱乐活动。

比如《艺文类聚》卷四引隋炀帝编《古今艺术图》曰:“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为戏,以习轻趫者。”“山戎”是北方一个少数民族。“鞦韆”就是秋千。这也是最早的有关秋千的记载。

《荆楚岁时记》记载这一天要“斗鸡、镂鸡子、斗鸡子。”“镂”读lòu,指雕刻。“鸡子”就是鸡蛋。“镂鸡子”就是在鸡蛋上雕刻图案。至于“斗鸡子”是什么意思,我们今天就不得而知了。

清明:作为一个节气,怎么把我选成节日了

清明本来是一个节气。

中国传统的那个“农历”,或者称阴阳历,是以月相的周期变化为基准,再按照太阳历添加“闰月”的方法加以修正的历法。但是农作物的生长取决于气候,而气候在绝大多数地区与月球周期关系非常小,它其实主要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农历”反而不好用,倒是与太阳周期直接绑定的太阳历更好用。节气系统正是一种阳历。所以,每年每个节气的“农历”日期变化很大,但是“公历”日期却基本固定,前后参差不过一两天。最迟到西汉初期,二十四节气的格局已完全形成,并从汉武帝刘彻时期起被订立到中国正式的历法体系当中。

在中国古代,阴阳历是主流历法,而阳历是一种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等少数领域的补充历法。绝大部分节日都是绑定在阴阳历的主流历法之上的。例如最初大概在夏至日过的端午,后来也改在了五月五日。除了冬至以外,仅有的例外就是寒食节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古人把寒食节确定在了冬至日后的第一百零五或一百零六天,而清明则固定在冬至日后的一百零八日。

中古时代,寒食节一般过三天。于是,寒食的范畴经常涵盖清明。于是,作为节日的寒食与作为节气的清明,便不可阻挡地实现了节日的大和谐。

比如唐代诗人窦常写过一首诗,题为《之任武陵,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刘员外禹锡》。看题目,这是一首讲寒食的诗,但是我们再看看诗中写的是什么:

杏花榆荚晓风前,云际离离上峡船。
江转数程淹驿骑,楚曾三户少人烟。
看春又过清明节,算老重经癸巳年。
幸得柱山当郡舍,在朝长咏卜居篇。

是不是唐人不喜欢在诗里写晦气的寒食呢?我们再看看白居易的《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醆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这回题目是清明,内容却是寒食。可见,在唐人眼中,清明和寒食已经基本上是一码事了

青团本是寒食时的食物,但如今已融入清明节传统,常被称为“清明粿”。(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清明和寒食日期接近,合流属于正常。但是原本属于阴阳历节日的上巳怎么也和寒食、清明在一起了呢?

这是因为,寒食节放假。

从唐代开始,寒食节作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节日,获得了放假的资格。《唐会要》卷八十二中的《休假》篇中就对寒食休假制度有所记录:

(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至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日。

这个假期,逐渐从四天扩展到了七天。这是老祖宗定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今天认真学习和发扬。我们不应该让这条文化传统,在我们手中不幸失传。

寒食、清明虽然放假,但是上巳却没有假期。上巳最重要的节俗是吃吃吃,玩玩玩,约约约。如果不放假,人们还怎么有时间吃、玩、约呢?于是,从唐代开始,人们逐渐地把原本在上巳日做的事情,都搬运到了寒食、清明去做。到了宋代以后,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曾经十分重要的上巳节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其节俗基本由清明来承载。这一项由不放假造成的文化传统消失的惨痛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和总结。

清明节也是情人节?

在上巳节不幸被清明兼并的同时,清明节则获得了过去由上巳承担的“情人节”的职能。

历史上,清明节留下了很多约约约的故事。篇幅所限,我们这里仅讲一个。

《云溪友议》卷上《襄阳杰》篇说,有一个穷秀才叫崔郊。他姑姑有个婢女,长得特别漂亮,而且特别擅长音乐。崔郊就和这个婢女好上了。后来,崔郊的姑姑以四十万钱的价格,把这个婢女卖给了当地的“连帅”(指观察使、按察使等地方高级长官,大致类似于现在的副省部级或正厅局级)。婢女到了连帅家,颇受宠爱。崔郊难止相思之情,就跑到连帅手下做事,期待能有见面的机会。后来到了寒食节那天,崔郊终于得以与魂牵梦萦的婢女相遇。二人相对而哭。崔郊于是念了四句诗: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嫉恨崔郊的人把这首诗提交给了那个连帅。那个连帅读完了诗,下令召见崔郊。崔郊闻讯,肠子都悔青了,只好硬着头皮去见连帅。没想到连帅说:“四百千,小哉!何靳一书,不早相示!”靳读jìn,本义是惋惜,这里是问他为什么不写封信早点告诉他二人之间的感情。然后,他让那个婢女和崔郊回家,还送了很多嫁妆。这个故事极大地满足了古代文人的白日梦心理,故在古代流传甚广。直到今天,“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仍然是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

情人节为啥还扫墓?

既然清明节是一种情人节,那为什么还要扫墓呢?这是因为,这一天恰好也是去年被烧死的情人的周年。

寒食假期踏青出游的机会,也为人们提供了扫墓的便利。《唐会要》卷二十三中《寒食拜埽》(最后一个字是“扫”的异体字)篇记录了几条当时的诏书,其中可以看出“顺便扫墓”的风俗之盛。其中的第一道是这样的:

龙朔二年四月十五日诏:如闻父母初亡,临丧嫁娶,积习日久,遂以为常。亦有送葬之时,共为欢饮,递相酬劝,酣醉始归。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檟,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

“龙朔”是唐高宗李治用过的十几个年号之一。李治是武则天的丈夫。这条诏令试图杜绝很多人借着春游,顺便毫无悲戚地扫墓的行为。客观上,它也成为了这种情况在当时已经普遍存在的证据。唐高宗以后,唐代皇帝又曾屡次下诏,一方面官方承认寒食、清明祭扫的习惯,另一方面则严厉反对祭扫时作乐的行为。其中开元二十九年的诏书更是严厉地制定了惩罚措施:祭扫时作乐的官员,直接停职三年;如果是老百姓,则责打一顿板子。

唐代是寒食、清明、上巳三节系列活动兴盛的顶峰。到了宋代,冷食、祓禊等风俗便逐渐开始消失了。到了近代,大部分地区仅保留了祭扫、春游、约会的风俗。帝王们费尽力气都没能消灭的冷食习俗,却在皇家接纳它后,自己退出了历史舞台。(编辑:游识猷)

参考文献

  1. 《艺文类聚》,嘉靖胡缵宗刻本。
  2. 《后汉书》,汲古阁十七史本。
  3. 《玉烛宝典》,《古逸丛书》本。
  4. 《魏书》,汲古阁十七史本。
  5. 《晋书》,汲古阁十七史本。
  6. 《琴操》,《平津馆丛书》本。
  7. 《岁时广记》,十万卷楼丛书本。
  8. 《唐会要》,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9. 《云溪友议》,《四部丛刊》影明本。
  10. 全唐诗. 北京: 中华书局[J]. 1999 年版, 1960.
  11. 张丑平. 上巳, 寒食, 清明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 1-79, 2006.
The End

发布于2017-04-04,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清洁工

中文专业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