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4
需用时 14:10
澳大利亚又双叒叕在找袋狼了?要抱希望,也别太抱希望

澳大利亚东北部,一个尖角直直指向新几内亚岛,那里就是昆士兰州的约克角(Cape York),人迹罕至,土壤贫瘠,它是地球上最后的荒野,也是无数野生动物退守的家园。

但就在最近,这个地方吸引了许多关注的目光,因为绝迹世间81年的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is)可能在此出现。

人人都知道袋鼠、袋熊,但是袋狼是什么?它曾是澳大利亚大陆上的顶级捕食者,全世界最大的有袋类食肉动物。

1936年7月10日,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政府部门提出了针对袋狼的行政保护令,这大概是史上最尴尬的一个保护令,因为1933年之后,人们就再也没有在野外发现过袋狼了,而这道保护令下达后的第59天,这个物种最后一个成员死于圈养其的动物园中。

这最后一头袋狼是雌性,被后世人称呼为“本杰明”,她是1933年从野外捕获的,继而被送到了霍巴特的博马里斯动物园。这一动物园在1935~1936年期间存在非常严重的人员管理问题,这导致大量动物得不到应有和仔细的照顾。

就在1936年9月初,霍巴特经历了罕见的极端天气,白天气温飙升到38度,夜间却跌至零下1度。由于袋狼饲养员的疏忽,本该开放的兽舍大门被关闭了,这最后一头袋狼无法回到它的兽舍,而持续暴露在开放的金属笼子内。9月7日夜里,她无人陪伴,饱受折磨,最后在漫漫长夜里无声无息地死去。她的死标志着袋狼这个物种的绝灭,同时也宣告了一个行走在地球2500万年的家族的彻底终结。    

最后一只袋狼“本杰明”(图片来源wikipedia.org)

在袋狼灭绝后的多年里,人们不止一次地看到了它的幻影,但每次追寻都以失望告终。

或许这次会不一样?两次目击,分别来自一名昆士兰国家公园管理处的老雇员和一名常在昆士兰北部露营的向导。他们都看到了一种“长得有点像狗的动物”。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的比尔·劳伦斯(Bill Laurence)教授说,根据两位目击者的描述,这些动物的眼睛颜色、大小、身形、行为都极其接近袋狼。

于是,就在这个四月,库克大学的科学家们决定在约克角开始一场袋狼大搜索。库克大学的另一位研究者桑德拉·阿贝尔(Sandra Abell)博士准备在那里设置至少50个相机陷阱,陷阱里的传感器在动物接近时会自动感应,拍下照片。 

库克大学3月24日发布了开展袋狼搜索的公告(图片来源:jcu.edu.au)

这次,人类能再见到袋狼吗? 

初识,从“狗头负鼠”再到“犬首袋狼”

欧洲人第一次见到袋狼是在1642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塔斯曼在登陆塔斯马尼亚岛后描述了这种奇怪的动物脚印。第一次明确的记录是特尔卡斯托(D'Entrecasteaux)领导的探险队中的博物学家雅克·拉比亚迪埃(Jacques Labillardière)于1792年5月13日在其日记当中记录的。但是,一直到1805年,塔斯马尼亚的代理总督威廉·帕特森(William  Paterson)才在悉尼公报上刊登了详细的描述。

第一次针对袋狼的详细科学描述则是1808年由乔治·哈里斯(George Harris)完成的,但是受限于当时的科学分类体系认识,他将其归入了北美洲的土著有袋类——负鼠属(Didelphis),并根据其独特的似犬头部形态,将其命名为“狗头负鼠”(Didelphis cynocephala)。

随着人们对于澳洲本土有袋类的研究,人们了解到澳洲有袋类完全不同于北美、南美的有袋类,这导致了针对澳洲有袋类进行的重新科学分类。1810年,解剖学家杰弗莱·圣-希莱尔(Geoffroy Saint-Hilaire)把袋狼归入了他1796年建立的袋鼬属(Dasyurus),并且将袋狼的种名修订为cynocephalus。一直到1824年,覃明克(Temminck)才为袋狼建立了独立的属——袋狼属(Thylacinus),模式种为犬首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袋狼属的学名由两个希腊语词汇组成,为Thylakos和kynos,前者含义是“袋子”,后者含义是“犬”,综合的含义就是指袋狼看起来就类似一只有育儿袋的犬。种名的含义是“犬一样的头部”。                                                       

人工饲养状态下的袋狼(图片来源: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袋狼家族最早可以追溯到晚渐新世,现代袋狼属最早的成员则出现于早中新世,此后袋狼属成员逐渐扩散到了整个澳大利亚,并且在晚更新世的冰期利用陆桥向北入侵到了新几内亚,同时向南扩散到了塔斯马尼亚岛。

早年的袋狼分类研究受限于贫瘠的化石材料,研究是比较局促的。早年的学者根据牙齿上的诸多细节特征认为袋狼在演化上与南美洲已经灭绝的另外一类肉食有袋类——袋犬类存在密切联系。但在后期研究中,特别是针对足部骨骼的研究证明袋狼与袋鼬类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一研究结论后被广泛接受。

现存的袋鼬,它与早期的化石袋狼非常相似(图片来源见水印)

受限于化石材料不足的现实,袋狼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仍然处于争议当中,或许这也可以从侧面证明袋狼类的演化可能要比我们以往认为的更加复杂。一些学者支持袋狼类属于袋鼬目(Dasyuromorphia)的基干成员,并认为袋獾是其现生近亲。但是,2009年1月发表在《基因组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袋食蚁兽可能比袋獾更接近袋鼬类的基干成员,而且和袋狼的关系更密切。

袋狼长得像狗,名中带“狼”,其实与真正的狼区别很大。 犬首袋狼头骨区别于其他化石袋狼的特征之一就是犬齿和前臼齿之间的齿隙增加,就是这导致了其吻部拉长,这让其头骨在形态上看起来更类似犬科而非袋鼬,但这种相似只是趋同演化的结果,即谱系关系非常遥远的群体存在机能上类似结构的演化。它们在头骨和牙齿上仍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左:袋狼头骨(图片来源:作者);右:灰狼头骨(图片来源:krissyfawx.deviantart.com)   

其中尤以牙齿上的区别是最为显著的。袋狼的牙齿数目一共为46颗,而不同于典型真兽类的44颗。袋狼每侧上颌就拥有4对门齿,典型真兽类则应是每侧上颌3对门齿。有趣的是,袋狼的门齿并不像犬类一样是上下交错咬合的,而是上门齿要罩住下门齿。它们的下犬齿在咬合时也并不突出放置到上颌犬齿前方,而是放置在门齿和犬齿之间腭面强烈凹陷的一个凹槽里。另外一个区别就是,袋狼颊齿是每侧前臼齿3颗、臼齿4颗,典型真兽则相反,每侧是4颗前臼齿和3颗臼齿。 

在犬科当中,负责切割肉类的是裂齿,即第4上前臼齿和第1下臼齿。,第1、2上臼齿和第2、3下臼齿则主要负责咀嚼和碾压功能。这种牙齿的功能区分让犬科更集中力量于一处用于切割肉类或者咬碎骨骼,而我们更熟悉的猫科动物则舍弃了全部咀嚼能力,其第1上臼齿退化为残迹,下第1臼齿负责咀嚼碾压的部分完全退化,只保存了切割功能。这也是为什么狼和家犬可以啃咬并嚼碎骨骼,而猫科动物则并不会这样做的原因。 

但同样高度肉食的袋狼则是另外一种情况,袋狼的裂齿并不包括上前臼齿,而是全部由臼齿构成。袋狼的的上臼齿和下臼齿在形态上非常类似犬科的裂齿结构,但并没有出现猫科、犬科那样某颗完全特化负责切割或者咀嚼的结构,而且所有裂齿都保持了相当一致的形态,主要差别只是轻微的尺寸差别。从功能性来说,即全部裂齿都同时保持了碾压和切割能力。        

袋狼的这种牙齿结构在演化中除了切割功能逐渐发达外,其他结构的变化不大。这让人比较迷惑,因为这似乎并不符合效能原则,袋狼在咬合时,力量显然更为分散,而不似犬科可以集中力量于一点。但这一结构特征显然也没影响袋狼的生存,这样的牙齿结构或许表明袋狼在进食时可以把皮肉、小块的骨骼一股脑的嚼碎并吞掉,但处理的速度可能不很快。这样或许能提高它们对于中小型猎物的利用效率,但是因为需要反复咀嚼进食,其进食时间或许就会被延长了。这样一种进食方式不仅可能会限制袋狼的主要狩猎对象种类、进食模式,也隐约提供了一些研究袋狼的狩猎模式和其成功率研究的线索。

还看得到它的容颜,却难以知晓它的行为

由于在博物馆当中有保存非常好的袋狼的干尸、皮毛、填充标本,还有大量的文字描述、黑白照片和圈养个体影像资料,我们可以非常准确地了解袋狼的形态。整体来看,袋狼类似一只拥有平直躯干、细长僵直尾巴的短头型犬类,尤其是头部更显示出一些类似犬类的外貌特征。

成年袋狼的身长大约100~130厘米,尾长50~65厘米,肩高大约60厘米,体重约20~30公斤。其两性差别并不明显,仅表现为在平均体型上雄性要大于雌性。袋狼前后足均为四趾,前肢缺乏拇指,爪子不能缩回。耻骨高度退化,仅表示为软骨。其雄性个体有一类似育儿袋的阴囊袋,可以在穿越灌木等复杂环境或者争斗时,将阴囊缩回提供保护,雌性有一个开口朝后的育儿袋,乳房为两对。

袋狼的主要繁殖季节是冬季和春季,但全年均可进行繁殖。人工饲养唯一一次成功繁殖是1899年发生在墨尔本动物园,野外袋狼的寿命大约为5~7年,人工饲养寿命最长可达9年。袋狼全身包括尾部披有柔软密集的短毛,皮毛颜色从土灰黄色、灰黄色到明亮的棕黄色不同,从背部开始到尾部拥有13~21条黑色条纹,大腿上的一条条纹明显长于其它条纹。这些条纹的颜色深浅存在深浅变化,体色、条纹的变化通常被认为是不同年龄阶段变化的结果,老年动物的体色倾向暗淡、纹理褪色。这些条纹让目睹者想起了亚洲的虎,这也是袋狼的大众化名:塔斯马尼亚虎(Tasmanian Tiger)的由来。

 左:袋狼标本;中:袋狼皮张; 右:袋狼干尸(图片来源:allyouneedisbiology.files1,au.pinterest.com,wordpress.com)

根据文字记录,袋狼喜欢干燥的森林环境、沼泽荒地和草原,在塔斯马尼亚地区,袋狼生存于北部和东部的海岸地区还有中央平原,但它们明显回避了西南部山脉及浓密的雨林。它们喜欢在黄昏-夜晚的时间段落活动,白天则躲避回林地或者灌木丛地区。袋狼的生存模式可能包括独居、成对活动或者小规模家庭式群居,在某些情况下不同家庭的袋狼会进行群集,这可能是某种形式的社交活动。根据不同的文档记录,显示袋狼可能会在情绪激动时,散发出让人难以描述的味道。在唯一的黑白录像和一些照片里,可以看到袋狼总是张大嘴呈打哈气状,这通常被认为是袋狼紧张或者表示威胁的行为。     

袋狼表现的可能为紧张或者威胁行为(图片来源:allyouneedisbiology.files)

袋狼的猎物非常广泛,包括沙袋鼠、袋熊、中小型爬行类、小到大型鸟类(包括鸸鹋),但它们的主要食物是小型袋鼠。肉食哺乳动物的咬合力研究显示,袋狼具备捕捉中大型猎物的能力,但没有关于这样结论的直接证据。它们有时也食用尸体,被抓获的袋狼会食用死兔子、绵羊肉和牛肉。

它们的掌、跖骨明显粗短,背脊僵直,这表明袋狼并不是特别善于灵活运动和高速奔跑,通常描述也记载袋狼“不灵活和略为笨拙”,在某些情况下袋狼会利用后腿像袋鼠一样跳跃。粗短的四肢可以让袋狼在短距离内就获得较高的速度,这在突袭或者伏击狩猎行为中是非常重要的,曾经有设置捕猎陷阱的猎手报告“袋狼喜欢伏击猎物”。但在另外一些描述中,袋狼则是以家庭规模狩猎,并且在追逐猎物时表现出惊人的耐力和策略性,即有人描述过袋狼群会分为追击和埋伏两部分。这种描述也可以从一项对于袋狼大脑的研究中得到佐证,即袋狼的大脑拥有比较发达的尾状核皮层,而这一结构负责的功能是学习、规划和决策等,这表明袋狼拥有较强的计划和解决问题能力,这对于群居动物生活、狩猎中的沟通是很重要的。   

可这些都只能是猜测。事实上我们除了了解袋狼的外貌形态外,对于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我们了解的少之又少。大量的关于野生袋狼的行为描述都是来自猎人、农场员工和旅行者的目击报告和一些文字描述,这些文字性资料的准确性到底有多少,目前已经无法考证,只能作为一项参考。我们对于袋狼的少量确切观察也是来源于动物园被圈养个体,可是这些观察通常也都是在白天进行的,在当时年代、环境下的动物园中,袋狼可能因为本身性格、生活状态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已知影片中表现的一些行为被认为是非典型行为或者刻板行为,所以这些观察到的行为也许不能代表其真实的行为模式。

袋狼终结的开始

欧洲人并不是最早接触袋狼的人类,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才是。在几乎整个澳大利亚都发现了土著民族以袋狼为原型创作的岩画。根据一些岩画内容,可以肯定至少有一些土著部落曾经猎杀过袋狼,并将其作为食物。在晚更新世期间,入侵到新几内亚的袋狼率先灭绝,其灭绝原因尚且不明朗。澳洲大陆本土袋狼的灭绝则是发生在大约3000年前。传统观点认为澳洲土著带来的澳洲野犬(Canis lupus dingo)通过直接竞争导致了袋狼在澳洲大陆的灭绝,但我们真的很难评估在澳洲大陆本土袋狼的灭绝里,澳洲土著和澳洲野犬的责任有多大。

澳洲史前岩画中的袋狼(图片来源:au.pinterest.com,fanpop.com,hubpages.com)

根据澳洲野犬的习性分析,它和袋狼似乎不会发生直接竞争。澳洲野犬主要在白天活动,虽然咬合力较小,但头骨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其可以狩猎中小型动物,但也经常攻击中大型动物,而且澳洲野犬还可以摄取部分植物性食物,是一种典型的杂食动物。而袋狼则主要在夜晚活动,其狩猎对象主要是小型动物。而且袋狼的体型、体重均大于澳洲野犬,如果在一对一遭遇时,袋狼反而有更大的战胜机率。

一对澳洲野犬(图片来源见水印)

但在澳洲野犬活动的很多地区都发现过袋狼的亚化石,这说明它们的生存环境确实存在重叠,那么我们就不得重新思考澳洲野犬取代袋狼的原因了,其中有两点可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澳洲野犬的群居模式,二就是澳洲野犬更强的繁殖能力。

澳洲野犬的群居规模通常为3~12头,而袋狼的群体规模通常为一对个体或者一对个体带1~3只幼仔。也就是说在多数情况下,如果两者遭遇,袋狼虽然能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抗衡澳洲野犬,但在群体相遇时,往往在数量上要明显劣于对手。在繁殖能力上两者的差距则更为明显,袋狼虽然有两对乳头,但一般每胎繁殖量仅为2~3头幼仔。澳洲野犬则为1~10仔,多为4~5仔。袋狼的幼兽据信要在母兽育儿袋里生活3个月,离开育儿袋后要生长到成年个体的一半大小才能独立。而澳洲野犬幼仔3~4个月就可以独立行动,这表明在群体照顾幼兽、幼兽独立等等方面,袋狼又再次输给澳洲野犬一局。综上所述,袋狼可能并没有输在与澳洲野犬的直接竞争方面,而是输在了繁殖和群体模式上。澳洲野犬很可能凭借更快速的繁殖,在数量上取得优势并给予袋狼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并最后导致其从澳洲大陆消失。

当澳洲大陆的袋狼消失后,袋狼就仅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岛了。塔斯马尼亚的土著偶尔会捕杀袋狼,然后会剥离出骨头,并在骨骼上面做一个奇怪的小盖子或者类似小房子一样的东西,他们认为如果做好之后雨水落到上面,那么随后就会有非常恶劣的坏天气。

这种捕捉并没有影响袋狼在此的生存。或许袋狼本可以在这个岛屿上一直安静的生存下去,但倒霉的是欧洲人发现了这个岛。

大概源于人们对于狼传统的邪恶印象的心理投射,在塔斯马尼亚生活放牧的人们也认为袋狼是一群吃肉吸血的家伙,越来越多的人口耳相传看到袋狼攻击家畜、吸血吃肉(虽然不排除这样的事情曾经少量发生,但其实没有直接证据)。传言愈演愈烈,当人们相信重要的放牧资产绵羊大量遭到袋狼的攻击后,欧洲人坐不住了!

一张所谓袋狼袭击家禽的照片,但现在认为这是将鸡塞进一只袋狼标本嘴中的摆拍照片(图片来源:hauntedauckland.com)     

最开始是私人捕杀少量接近农场或者居舍的袋狼,后来一些当地公司后而连同地方政府都开始公开推出猎杀赏金,塔斯马尼亚官方规定,猎手每打死一头成年袋狼可获得1英镑,杀死一只幼仔可获10先令。包括农民和赏金猎人在内的猎手于是尽全力对袋狼进行扑杀。

在赏金猎杀时期,塔斯马尼亚政府总计支付了2184英镑,估算至少有超过2200头袋狼遭到捕杀,但人们普遍认为被杀死的袋狼数量要远远超过赏金对应数量,因为大量受伤逃掉的成年袋狼可能死于逃跑途中或者巢穴等地,成年兽被大量捕杀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能离巢幼仔继而死亡。另外,导致塔斯马尼亚袋狼迅速消失的原因还包括生存环境被破坏、猎物种类和数量的持续下降、家犬带来的生存压力、海外收藏家对于袋狼标本的收藏需求等等。

澳大利亚人展示狩猎的袋狼( 图片来源nnimgt-a.akamaihd.net,abc.net.au)

在察觉到袋狼数量明显减少后,自1901年开始,相继有自然保护运动团队提出要对袋狼进行保护,但可惜均未成功。一直到1928年,塔斯马尼亚咨询委员会才首次提出建立保护区,以保护日渐稀少的袋狼,但就像开篇提到的那样,政府一直拖到1936年7月10日才颁布了针对袋狼的行政保护令。此时一切都为时已晚。

在最后一头已知袋狼死亡后,袋狼在大众和官方的视线里一下就从可恶的杀羊贼变成了珍贵的濒危动物,人们开始搜集和寻找任何可能证明袋狼仍然存在的证据,一些目击和遭遇事件显示,可能有极少的袋狼在塔斯马尼亚岛的西北部地区坚持到了1960年前后,但并没有确切的直接证据证明这点。当一个物种在其原始栖息地超过五十年没有被证实发现,就满足了宣布“灭绝”的条件。在这一规定下,袋狼“濒危动物”这一身份在1986年自动转换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外正式发布公告:犬首袋狼,在澳大利亚确认灭绝

袋狼身后,红尘魅影   

自从1936年最后一只已知袋狼死亡后,澳大利亚就出现了袋狼目击事件的爆发。澳大利亚罕见动物协会报道了超过3800起目击报告,澳洲神秘动物研究中心也报道了超过130起目击事件,令人意外的是,目击事件发生的地点并不是只局限在袋狼最后的庇护所塔斯马尼亚岛,相反大量目击事件发生在澳大利亚本土,其中目击纪录最频繁的是维多利亚州南部地区。此后一直到现代,这些地区的目击事件仍然不断发生,而且目击范围又再次扩大到了新几内亚,似乎袋狼的灵魂如此喜欢戏弄人们,它神出鬼没,却又让人找寻不得。   

其中大量目击事件都是发生在人口稠密的生活区域、城乡郊区和度假胜地。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一种被认为已经灭绝的动物不是在人迹罕至的适宜生存地区被重新发现,反而总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原始生存环境被破坏的地区出现,而且似乎非常容易被人们的照相机或者眼睛捕捉到。而且无论科技多么发达,人们手里的照相机如何更新换代,人们永远拿不出清楚的照片或者录像来证明自己亲眼看到了活的袋狼。   

人们总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坚信自己看到的才是真相,但却忽略了一个俗语明白告诉我们的道理,那就是“心有所思,眼有所见”。当人们热衷于寻找某个事物时,就总能发现其踪迹,如果看到的只是不确定的模糊形态,人们会不自觉的脑补出“它”就是自己要寻找的真相。这也是很多近代灭绝动物或者水怪在科考时总是一无所获,反而是游客、旅者短暂的几天游玩时间内却总能看到、拍到的原因。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关于重新发现袋狼的照片和录像被确认真实性。这大约也是为什么澳洲官方对于这些持续不断的目击事件无动于衷的原因。   

可事情总有意外,最近这场约克角半岛的袋狼考察,就始于前国家公园雇员、野外生存专家、土著在内的多方多年持续报告发现疑似袋狼活动。这则新闻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人们试图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这一官方行为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

约克角半岛曾经是袋狼的传统栖息地,但过去居住在这里这并不能说明现在就还有,毕竟公认袋狼从澳洲大陆消失已经有三千年的时间了。但比较有利的一个条件就是约克角半岛实在过于偏僻、几乎无人踏足,受人类活动影响非常之小,而且大部分环境仍然非常符合袋狼喜好的栖息环境。另外,半岛总面积大约12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约1.8万,大半还是土著民族。这里没有柏油路,只有非常颠簸的土路。气候旱季雨季分明,只有旱季可以驾车进入,一进入雨季任何车辆都无法进入。也就是说约克角半岛具备作为袋狼庇护所的全部条件。另外从一些介绍可以看到,目击者除了土著外,还有科学素养比较高、态度比较谨慎的国家公园员工和野外生存专家,其中一些人非常低调拒绝曝光,对自己的目击事件极为谨慎。这与动辄就在郊区度假村或者旅游点拍摄到“袋狼”然后闹的新闻铺天盖地的目击者有明显的区别,单纯从可信度来说,前者们的证言可信度会更高。而且澳洲官方的直接公开宣布介入,也说明对这一地区的目击和报告的可信度给予了不同以往的高度重视。 

红尘魅影(图片来源:作者)

虽然约克角半岛足以胜任一个庇护所的角色,12万平方公里对于袋狼来说也足够大了,可其中有没有被庇护的袋狼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在人们枪口下消失不见的犬首袋狼,又在人们深深的思念中被纠缠了几十年,究竟它们会在澳洲大陆的滚滚红尘中再次显露身形,还是隐约的身影又再次世间消散呢?在考察结束之前谁都无法断言。尽管人们都希望这次考察可以带来惊喜,但在事情已经呈现最坏情况的几十年后确实也无法盲目乐观。毕竟故事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用笔者朋友的话说,“对这件事,别抱太大希望,但也别不抱希望”。(编辑:游识猷)

The End

发布于2017-04-12,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宁静海的菊石君

古生物复原绘师和生物爱好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