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0
需用时 03:08
总在反派的皮肤上做文章,你们想过皮肤病患者的感受吗?

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达•芬奇密码》2006年上映后,在全世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愤怒的人群中除了基督教徒之外,其实还有一部分白化病患者(他们天生缺乏黑色素,皮肤头发呈白色,眼睛怕光),因为影片中的大反派塞拉斯正是一个患有白化病的主业会献身者。

这已经是1960年以来第68部以白化病患者为反派的电影了!”美国国家白化病协会主席迈克尔•麦高恩(Michael McGown)说,“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正派的白化病人角色。白化病在电影业已经成为了一个邪恶的符号。”

白化病患者经常在电影中以负面形象出现。图片来源:电影《达芬奇密码》

回想一下,这些年电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反面角色,不论是《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还是《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小丑,是不是很多都有些皮肤问题?刚刚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皮肤病学》(JAMA Dermatology)上的一项研究证实,经典反派角色中,患有明显皮肤病的人比例奇高

英雄还是反派,看皮肤?

美国德州大学加尔维斯敦医学院的皮肤科专家们,分析了美国电影学会(AFI)2003年公布的百年电影十大反派和十大英雄的皮肤状况,发现六成的反派都有明显的皮肤病。十个人中,三人患有斑秃,三人有眼周色素沉淀(黑眼圈),有重度皱纹、面部疤痕和疣(由于病毒感染而生长于皮肤上的粗糙菜花状/固体水泡)的各有两人。其中皮肤问题最严重的是白雪公主的后妈,她同时患有鼻瘤(酒槽鼻晚期)、疣、皱纹,外加眼周色素沉淀。

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十大反派皮肤状况分析。信息来自:文献[1]

和十大英雄的皮肤状况一对比,问题就更明显了。美国电影十大英雄中只出现了一种皮肤问题,那就是疤痕。印第安纳•琼斯(《夺宝奇兵》)和里克(《卡萨布兰卡》)两位英雄面部有轻微疤痕或者小伤口,但都是为了塑造形象或者推动情节发展的“英雄式疤痕”,而不是反派脸上那种大面积的多处伤疤。

脸上有疤=坏人,不断加固的错误印象

古人认为一个人的外貌就代表了他的品格。在中世纪,胎记被认为是邪恶的标记,而世界各国也都有给罪犯打上烙印的酷刑。在这些历史渊源的影响之下,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依旧有很多人认为皮肤上的疤痕多多少少反映了一个人的品德低下。而电影业很多时候正是利用了这一“捷径”来帮助观众快速划分善恶。这个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默片时代的经典《剧院魅影》。

而直到现在,这种习惯依然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影片中。

在迪士尼的动画片《狮子王》里,篡位的反派不但脸上有一道长长的刀疤,而且名字就叫“刀疤”。这给观影的小朋友们输入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视觉信息:脸上有疤的是坏人。

反派“刀疤”有一条贯穿左眼的疤痕。图片来源:电影《狮子王》

进入青春期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开始长青春痘然后留疤。然而在电影里,正面的角色即使正值青春期,皮肤也永远光洁漂亮,而长了青春痘的则大多是反派,并且心理扭曲程度和长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例如1984年的科幻电影《沙丘》。

显而易见,皮肤病患者的形象在电影反派角色中使用得已经太过频繁,这样的舆论导向无疑会使大众对于皮肤病患者本就存在的偏见进一步加深。

为皮肤病患者正名,电影业理应作出努力

有没有愿意为这些受尽病痛和偏见折磨的患者们正名的导演和制作人呢?真实反映现实题材的电影还是有的,可惜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部,每一部都是悲伤的故事:《象人》(1980),《面具》(1985),《费城故事》(1993)。

《费城故事》是好莱坞有史以来第二部探讨艾滋病患者人权的电影,汤姆•汉克斯饰演因为得了艾滋病而被公司开除的同性恋律师安德鲁。安德鲁是由于额头上的卡波西氏肉瘤(由病毒导致的一种皮肤癌,病灶在皮肤表面会出现明显的红斑)被同事发现而暴露了自己艾滋病患者的身份。皮肤问题正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

安德鲁从最初的化妆掩饰,到最后在法庭上勇敢揭开衬衫,展示自己已布满红斑的胸膛,相信看过电影的观众都不会忘记那震撼人心的一幕。

安德鲁律师额头和胸口的红斑。图片来源:电影《费城故事》

电影角色固然是虚构的,对陌生事物产生防备和偏见也是人类的本能,但很多电影在有意无意地不断巩固大众对皮肤病患者的偏见,让这个原本已被边缘化的群体的处境雪上加霜。对于患者来说,来自于社会的压力与偏见往往比身体上的病痛更加残酷。皮肤科医生们希望通过这个研究提醒电影界的从业者,皮肤问题和人品问题无关,电影业应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做出一些必要的努力,为皮肤病患者正名,不要再偷懒摧残反派的皮肤了。(编辑:odette)

题图来源:电影《奇异博士》(2016)

参考资料

  1. Croley JA, Reese V, Wagner RF. Dermatologic Features of Classic Movie Villains: The Face of Evil. JAMA Dermatol. Published online April 05, 2017. doi:10.1001/jamadermatol.2016.5979
  2. Reese. Dermatology in the cinema. J Am AcadDermatol. 1995. Dec;33(6):1030-5. DOI: 10.1016/0190-9622(95)90297-X
  3. Angela Doland. 'Da Vinci Code' Protests Widespread. The Associated Press. Tuesday, May 16, 2006; 11:52 PM
The End

发布于2017-04-25,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默斯肯

分子生物学博士,皮肤科博士后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