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6
需用时 07:55
《Beholder》制作组:这是一款关乎道德选择的游戏

老大哥在看着你。——《1984》

这句话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它出自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小说中,“老大哥在看着你”的标语海报占据整个城市,无处不在的“电幕”在私密和公开场合监视着公众的一举一动。

同样的,这句话也适用于《Beholder》。

《Beholder》是一款反乌托邦的策略类游戏。在游戏中,极权政府控制了个人和公共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法律是压制性的,监视就是全部。你扮演的主角卡尔·斯坦(Carl Stan),就是政府安插在公寓里的“电幕”,你必须时时刻刻都监视着住在这里的每一个人。

这款在Steam获92%好评的游戏,目前已获得包括2017年GDC(游戏开发者大会)Best in Play(由GDC元老和游戏网站Gamasutra编辑选出的八款最优秀独立游戏组成的榜单)等六项大奖。

《Beholder》所获奖项,图片来自《Beholder》中文网

在获得如此好评后,官方也表示在5月18日将推出新的的DLC《安乐死》(Blissful Sleep),为大家带来卡尔·斯坦前任房东海克特(Hector)的故事——你可能还记得他遭受殴打然后被拖走的事,但事情并不总是像看到的那样……

被带走的前房东海克特,图片来自游戏截图

​最近,我们和《Beholder》的制作组聊了聊。《Beholder》的制作组Warm Lamp Games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南部城市巴尔瑙尔,我们找到了来自《Beholder》发行商Alawar Entertainment市场部的叶甫盖尼·卡普斯汀(Yevgeny Kapustin)先生,他和我们聊了聊,这样一款令人致郁的游戏,到底是如何诞生的。

叶甫盖尼·卡普斯汀先生,图片来自《Beholder》制作组

​一个实验,一次成功

正如前面提到的,《Beholder》是一款反乌托邦游戏,玩家作为房东需要在大楼里面持续监视每一个人。你可以偷窥、潜入、安装监控、收集证据,你可以将所有企图与政府作对的租户举报……当然,你也完全可以不这样做,暗中和黑暗的政府对抗。

随着游戏的进行,你会遇到很多令你崩溃的事情,比如儿子交不起学费去当矿工,最后因矿难而死;因为邻居间的矛盾而被一枪崩死;由于没有及时向愚蠢的政府举报有人私藏违禁品——领带,而被警察带走枪毙。

卡尔被租户枪杀,图片来自游戏截图

​在“一人一狗拯救世界”如此盛行的今天,为什么会有制作组在游戏里放入如此多的“地雷”?对此,叶甫盖尼先生表示:这纯粹是我们的一次实验。

叶甫盖尼说到:“在个人英雄主义题材的游戏中,你可以在虚幻的世界中做一个为自由而战的勇士,也可以去做一个四处征服的国王,玩家可以在游戏中获得胜利的快感和积极的情绪。而我们期望通过一个生活在巨大压力下的普通人的故事,带给玩家另一种体验。”

好吧,至少从目前Steam上的评价来看,《Beholder》的这次试验,无疑是成功的。

游戏初期的故事

想想看,如果《Beholder》是《模拟人生》的话,你会怎么玩?和邻居们搞好关系,只让那些给钱多的土豪住进来,反正他们的钱能帮我解决妻子孩子的困难,谁还在乎监视和愚蠢的极权主义?

其实,一开始的《Beholder》也差不多,在开发的初期,这并非一个反乌托邦类型的游戏,而是一个经济策略类的间谍游戏:游戏的主角卡尔作为房东暗中监视着租户,并且通过租金赚钱;其他角色交租金住到公寓里。而玩家的目标就是保持房屋的整洁、安全。

这听起来一点也不好玩。

制作组显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玩家只顾着挣钱,并不会去偷窥租户的生活。而缺少人物互动的游戏,也就和没有思想的躯体一样乏味了。相信任何一位玩家都不会接受这种没有意义、毫无挑战的游戏,这种游戏简直就是对玩家的侮辱,而对于《Beholder》的游戏制作组来讲,他们也坚决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Beholder》制作组Warm Lamp Games,图片来自官方

​叶甫盖尼表示,他们期望玩家可以在卡尔和租户的对话中,了解租户的背景、困难以及如何改变(帮助或摧毁)他们的生活。于是制作组摒弃了“收房租”,为游戏中的角色加入了更多细节、增强了“间谍”这一元素。

偷窥租户,图片来自《Beholder》中文网偷窥租户,图片来自《Beholder》中文网

​只有当你和租户对话的时候,你或许才会了解到2号房的雅各布(Jacob)曾经有妻子儿女,有正当工作,是愚昧的政府,让他沦落到如今这个惨状;而当你偷窥他们的时候,才能了解到原来白天维持秩序的警察,晚上回家竟然会打妻子。

最终,游戏使玩家和角色之间建立起一个很强的情感联结,而玩家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因玩家对角色的情感不同而有所差别。

看看1号房那对友善的老夫妻吧,又有谁不想帮他们出国呢?

灰暗的画风

你还记得《整蛊邻居》吗?不同的是,《Beholder》的画风一开始就给人以巨大的压力。

黑漆漆的人物形象和十分抽象的人物细节,让人感到非常抑郁,你无法像其他游戏一样,从每个人物的面部表情判断他的情感。每个人都是黑色的脑袋、白色的眼睛。你无法像其他游戏那样,一眼就看出来谁才是最终BOSS。

《Beholder》人物形象,图片来自网络《Beholder》人物形象,图片来自网络

​相信有不少人和我一样,当反抗军头目出来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人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好鸟”。

叶甫盖尼先生对这一设定做出了解释:“一方面,在如此压抑、紧张的环境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难感受到快乐的存在,心情通常是灰暗、悲伤、压抑的。这些形象为游戏整体灰暗、压抑的环境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而另一方面,你可以看到每一个角色的面部细节几乎都相似——一双眼睛,一副眼镜,一撮胡子或是一条领带,喜怒哀乐不会出现在他们的脸上,而玩家需要通过与每个人的对话,才能了解到他们的生活。为每一个“剪影”填充色彩,是玩家的第一步。他是好是坏,是幸福是悲伤,是友善还是威胁,这些都取决于玩家将怎样的情感填充进去。”

道德选择与反乌托邦

在我们的一生中,可能会有很多选择。当面对受欺凌的路人时,我们是会出手帮助,还是漠不关心地走开?你是会选择轻松地活过一生,还是选择为之奋斗?在《Beholder》中也有不少令你难以抉择的难题。

游戏中妻子安娜不停地向你抱怨新生活的艰难,她头上每冒出一次“叹号”,你就知道你那可怜的钱包又要出事了。从几十块钱修电视,到几百块的收音机,再到最后几千块的电热器,一次次的需求要将你推向崩溃的边缘。当然,你也可以不必理会她,直到你可怜的妻子走出家门,被游行示威的群众踩踏致死……你会因为你错过的选择而难过吗?还是会为再也不会出现的“叹号”而感到欣慰?

妻子头上亮起“叹号”,又会有新任务了。图片来自游戏截图

“是的,这是一款关乎道德选择的游戏。”叶甫盖尼先生说到:“你可以耗尽全部精力解决租户的全部需求,也可以偶尔敲他们一笔,还可以作为政府的眼线将所有租户送入监狱。我们不会告诉玩家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我们给了玩家所有的选择,而玩家作为同样受极权主义迫害的房东卡尔·斯坦,在如此紧张的环境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才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

是的,现实生活中你可能并不会因为邻居家藏有违禁书籍就将他举报,可如果在极权主义充斥的社会中,你会吗?你会因此举报他?还是写封恐吓信,然后敲他一笔?或是悄悄买本书藏在他家,然后再写信敲诈?

相信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违禁品只是一个苹果,你也不会放弃敲诈的机会的。不然,死的就是你。

因邻居有红苹果而对其进行敲诈,图片来自游戏截图

​而说起反乌托邦极权主义下的《Beholder》和俄罗斯的文化背景,你可能很容易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在一些《Beholder》的游戏测评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人说这“仿佛就是前苏联的缩影”,还有人说“这是一款关于东欧的游戏”。

“我们加入了一些现实的元素进去,不同的玩家也确实有不同的看法。但你可能也发现,在一些不同体制的国家中,也会有如斯诺登曝光美国政府监控人民;美国政府长期监视德国;一大批间谍活动被维基解密曝光等这样的事情。而《Beholder》仅仅是一款游戏,并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场。而所谓的’反乌托邦’元素,也只不过是因为恰好与《Beholder》这款游戏的形式很贴合而已。”叶甫盖尼先生补充说。

卡尔在邻居家安装监控器,图片来自游戏截图

​将受监视、极权政府和反乌托邦这三个元素联系起来非常容易。一方面监视体系很容易被包含在极权主义的概念之下,因为它就是这样的。而另一方面,在“反乌托邦”的设定下,制作组无需对玩家进行额外的解释,玩家可以从已有的游戏、电影或小说中找到答案。

“我们想看到的,是你在游戏中作为一个普通人——卡尔·斯坦,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下所做出的选择。那些你不得不做,而又违背你个人意愿的选择,你可以说这一切都是独裁统治者的错。在即将登场的DLC中,反乌托邦背景下独裁者那疯狂而又愚蠢的决策,可以帮助我们创造一个更加紧张的环境,同时,也能看到玩家会做出如何困难的决定。”叶甫盖尼补充道。

最好的结局是什么

新明天运动将“英明”领袖的暴政推翻,那些愚昧、荒谬的政策被终止,滥用职权的官员也被押入监狱。人民终于享有言论自由和隐私权,而卡尔和他的家人,也移民到了国外。

在那里,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身处在干净、整洁的街道和蔚蓝的天空下,卡尔一家终于不会再因人身安全而感到忧虑了。女儿玛莎的病情有所好转;儿子帕特里克成为了建筑师;妻子安娜经营了一家小咖啡馆;而你,卡尔·斯坦,则成为了最优秀的图书管理员。你再也没有想起公寓里那些心灵残缺的人们,再也没有。

卡尔·斯坦一家移民国外的剧情,图片来自游戏截图

然而,这是最好的结局吗?

叶甫盖尼先生说道:“被政府带走,成为政府“忠实”的仆人,全家移民。最后一个可能是这个游戏最“积极”(positive)的一个结局。而最好的结局,在每位玩家自己的眼中。可能你就是想扮演一个坏人,那么你的目标就是将其他角色送入监狱,或是摧毁叛逃者。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每一位“Beholder”眼中也有个自认为最好的结局。”

一只猫

说完了游戏的主体部分,最后我们又聊了一些游戏的细节。

制作组在《Beholder》中设置了许多细节,一些来让玩家感受游戏中极权主义的荒谬,而另一些则可以体现每一位玩家各自的情感。

在DLC《安乐死》的片头动画中,老房东海克特收到了来自关怀部寄来的信,信上写着“85岁生日快乐!”的字样,而此刻,海克特的泪水却滴到了纸上。对于每一位年迈的老人,收到如此生日祝福,都应该是快乐欣慰的,而海克特所在的愚昧的政府却要求85岁以上的老人都应进行安乐死——因为他们对国家再也没有利用的价值了。所以,你在游戏本体中才会看到海克特被殴打后带走的画面……

房东海克特面对生日祝福流下泪水,图片来自游戏截图

​此外,在DLC中还出现了“基因检测”这个元素,玩家在开局便接到了收集租户DNA的任务。极权主义政府对民众进行 ‘基因检测’,所有存在‘叛国基因’的人们都将被送到劳工所进行改造。叶甫盖尼先生表示:“这无疑是荒谬的。极权主义政府经常会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而我们则夸张的将这一科幻元素加入到游戏中,让极权政府看起来更加疯狂而愚蠢。我们确信这个元素的加入,会让灰暗、压抑的游戏看起来有那么一点黑色幽默。”

或许你还能感受到,每当你向一个稍有权力的角色寻求帮助时,他总会利用这点可怜的权力要求你为他也做点什么。正如DNA检测员让你帮他找一张裸照一样,有人会让你偷一瓶酒,有人会让你说服别人的妻子陪睡,还有人会向你索要几乎无法凑齐的巨款。

在DLC《安乐死》中,主角海克特没有拖家带口,陪伴他的是一只可爱又年长的猫。

房东海克特和他可爱的猫,图片来自steam房东海克特和他可爱的猫,图片来自steam

​与本作不同,DLC《安乐死》中的房东没有那些来自家人的任务,这只猫既不会找你要钱交学费,也不会问你修电视,它唯一的需求,就是大概每两天向你要一次猫罐头吃。你可以从商人那里买到每罐150元的罐头,将罐头喂给你在这荒谬极权主义下唯一关怀的猫朋友。

或者,让它孤身一人前往阁楼寻找老鼠。

这也是你需要做出的选择。(编辑:Jerrusalem)

The End

发布于2017-05-1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Lyroat

地球物理专业,果壳实验室成员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