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4
需用时 04:30
苏门答腊发现新种猩猩,揭示400万年演化史诗

今日,《当代生物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爆炸性的论文:科学家在苏门答腊岛上发现了一个猩猩新种[1]。《科学》杂志的报道评论说:这是自1929年发现倭黑猩猩之后,人类第一次发现新种大猿[2]。自此,现生人科物种增加到了8种。

新种被命名为达巴奴里猩猩(Pongo tapanuliensis,中文名为暂译[注1]),是以发现地印尼北苏门答腊省达巴奴里命名。

大胡子雄性达巴奴里猩猩。拍摄者:Tim Laman

科学家并非不知道此处有猩猩,但一直把他们当中是苏门答腊猩猩(P. abelii)的一个种群。但这一群猩猩的食性很奇怪,特爱吃毛毛虫和松果,这在猩猩属当中非常独特。于是吸引了科学家们的注意。

对于分类学家来说,最容易获得的DNA样本来自于粪便当中。捡屎测出来的数据却让他们大吃了一斤:这些个体的基因,居然和千里之外的婆罗洲猩猩(P. pygmaeus)关系更近。

达巴奴里猩猩的头骨。图片来自研究团队

大规模的研究开始了。分类学家们动用了行为、形态、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工具,利用了37个个体的全基因组。发现这一群猩猩的颅骨、牙齿、下颌和其他猩猩有显著区别,毛发更卷,胡子更长,基因也有显著差异。因此应该独立成种——这就是我们的达巴奴里猩猩。

达巴奴里猩猩生活在苏门答腊岛北部的多峇湖以南,苏门答腊猩猩生活在多峇湖以北,两者栖息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仅有大约100公里。猩猩属的第三个成员婆罗洲猩猩,生活在千里之外的婆罗洲,和前两种间隔着大海和群山。为什么达巴奴里猩猩反而与他们关系更近?

三种猩猩的分布。图片编译自参考文献[2]

这得从东南亚的地形说起。

东南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自中国南方向南延伸到大海当中,那是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这是东南亚的大陆部分;一部分是更南方的群岛,其中最大的是婆罗洲,在它旁边还有苏门答腊岛、爪哇岛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岛屿。

这些地区,看起来是海中的一叶叶扁舟。但在地史上可不是这个样子。在冰期当中,许多水变成了冰川,海平面下降,大陆和许多岛屿连了起来。在过去200万年间的若干次冰期里,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婆罗洲、苏门答腊岛、爪哇岛等岛屿连了起来,组成了一块被称为“巽他古陆”的区域——这样的连接在东南亚不止发生了一次,更早也有。

于是,来自大陆的动植物涌进了巽他古陆。直到今天,婆罗洲、苏门答腊、爪哇岛和泰国、柬埔寨甚至中国南方的物种分布都很像,这就是巽他古陆带来的影响。

亚洲象分布于印尼的多个岛屿上,是巽他古陆动植物迁徙的一个例子。图为婆罗洲侏儒象,拍摄于亚庇洛高宜野生动物园。拍摄者:花落成蚀

猩猩属的祖先其实来自大陆。人科物种的起源应该在非洲,它们一波波地迁出,在整个旧大陆上开枝散叶。在中国南方发现的身高可达3米的布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就是猩猩属在东亚大陆上的亲戚。

我们没有时光机,不能亲眼见到猩猩属的祖先开拓东南亚。但这一次达巴奴里猩猩的发现,让我们在基因当中发现了猩猩属的演化轨迹。

大约在300万-400万年前,某次地质事件让东南亚的大陆和海岛连了起来。来自大陆的猩猩祖先从马来半岛来到了苏门答腊岛,首次“殖民”了多峇湖以北的地区。这很有可能就是猩猩属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左图为婆罗洲猩猩,右图为苏门答腊猩猩。这两个个体都为雄性,可见前者脸盘更大,后者胡子和毛更长。图片来源:花蚀,Jeff Samaniego。

基因证据发现,在338万年前,猩猩属明显分化成了两群。一群留在了多峇湖以北,他们就是现代苏门答腊猩猩的祖先。一群跨越了多峇湖地区的群山,进入苏门答腊岛更南方的区域,我们暂且称他们为南方猩猩,他们是达巴奴里猩猩和婆罗洲猩猩的祖先,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就是这么来的。

而到了67万年前,南方猩猩发生了分化。中国的冰川遗迹告诉我们,在距今大约62万-68万年前曾有过一次鄱阳冰期。那时海平面下降,或许南方猩猩就是借这个机会从苏门答腊岛来到了婆罗洲。达巴奴里猩猩和婆罗洲猩猩就此分家。

尽管分了家,这三种猩猩之间依旧有基因交流。猩猩属的社会主要还是母系社会,雌性为主的家庭占据祖上传下来的地盘,生了儿子就让他们外出漂泊,传递基因。在三种猩猩的基因当中,人类都发现过基因交流的痕迹。多峇湖地区的群山远比两岛之间的海峡容易跨越,更是无法阻挡南北间频繁的交流。

直到,直到大灾变的降临。

大约在75000年前,多峇湖地区发生了一件改变了整个地球的大事——一座超级火山爆发了。这是过去25万年中最强的火山喷发,火山爆发指数(VEI)达到8级,自奥陶纪起的4.9亿年间一共只出现过47次这种强度的火山爆发事件。

火山喷发物的推测对比。最右是多峇超级火山爆发的推测,最左边是毁灭了庞贝城的维苏威火山喷发。图片来源:World Fossil society

大地之怒喷薄而出,整座山被炸飞了,制造出长100千米、宽30千米、500米深的多峇湖——现今地球上最大的火山湖。火山灰遮天蔽日,全球降温。随后的1000年里,可能出现了一次小冰期。

许多地区的生态系统几近崩溃。达巴奴里猩猩遭受了灭顶之灾,他们的许多种群覆灭了。基因证据显示,大约在1万-2万年前达巴奴里猩猩和苏门答腊猩猩的基因交流几乎停止了,这很可能就是这次火山喷发导致的。

宁静美丽的多峇湖。图片来源:places-city.blogspot.hk

在这场多峇巨灾当中,我们的祖先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毕竟种性强韧。正好是在巨灾的同期或是不久之后,人类来到了苏门答腊岛,占领了平原,侵入了山地,铲平了森林,占领了这里。达巴奴里猩猩本来有恢复的可能,但在人类到达之后,机会消失了。

自此之后,达巴奴里猩猩在苏门答腊岛南部的栖息地渐次失去。他们和关系远的苏门答腊猩猩住得近、关系近的婆罗洲猩猩住得远的分布格局就此形成。

现如今,这个新发现的古老物种仅剩800个个体。一发现,就成为全世界最珍稀的人科动物。人类的压力在让他们濒临灭绝。

达巴奴里猩猩的分布区,红色为研究者建议的生态廊道。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这一次,我们可能还有拯救他们的机会。达巴奴里猩猩的栖息地被道路和人类居住区分割成了四块,研究者强烈建议建设三条廊道将它们沟连起来,防止栖息地的破碎。关心这个物种人强烈建议对他们进行更强有力的保护,帮助他们抵御偷猎者的袭击和森林的破坏。

希望保护顺利。

希望达巴奴里猩猩长存。拍摄者:Maxime Aliaga

 

注释:

  1. “Tapanuli”一词,中文互联网上较多译为“打巴奴里”。但在向一位熟悉印尼华人圈的朋友求证翻译时,他这个译名印尼华人并不喜欢。“打”有贬义,“打巴”在粤语里听起来有“枪毙”的意思,因此他们逐渐弃用“打巴奴尼”而改用“达巴奴里”,此处从他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Nater et al., Morphometric, Behavioral, and Genomic Evidence for a New Orangutan Species, Current Biology (2017), https://doi.org/10.1016/j.cub.2017.09.047
  2. Erik Stokstad. New ape found, sparking fears for its survival. Science (2017), Vol. 358, Issue 6363, pp. 572-573 

(编辑:Calo)

文章题图:Tim Laman

The End

发布于2017-11-03,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花落成蚀

果壳谣言粉碎机编辑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