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3
需用时 02:32
从《大白鲨》作者到海洋保护者——彼得·本奇利关于大白鲨的一生

(vicko238/编译,Ent校)

彼得·本奇利(Peter Benchley)永远忘不了1980年代初在可可斯岛(Cocos Island)的那次潜水。

可可斯岛是哥斯达黎加太平洋上的自然保护区,宛如人间仙境。可在本奇利深潜几小时后,一切都变了。美景之下是鲨鱼的地狱:失去背鳍的鲨鱼尸体遍布海底。

这一切源于全球鱼翅产业。为了一种没味道也没营养的食物,这些鲨鱼曾被活生生地拉到船上割下鱼鳍,随后被丢回大海,等待它们的是漫长而痛苦的死亡。

“这是我见到的最恐怖的景象之一。”在几年后的一次野生保护协会(WildAid)的采访中,本奇利这么说。

但是在成为野生动物保护者之前,本奇利有另一个更响亮的身份——惊悚电影《大白鲨》的小说原作者。

***

彼得·本奇利与鲨鱼。图片来源:peterbenchleyoceanawards.org

1941年,彼得·本奇利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生而敏感,热爱大海,喜欢麦尔维尔和他的《白鲸》。1961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本奇利开始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旅行。

然而,一条关于大白鲨的新闻将本奇利的注意力带回了纽约长岛的小镇蒙托克(Montauk)——1964年,一只足有2063千克的大白鲨在当地被捕获。蒙托克是当时的世界捕鲨中心,繁荣的码头仿佛一座巨大的捕鲨博物馆。这里悬挂着巨大的鲨鱼尸体和肢解下的鲨鱼头、鱼鳍和下颌骨,有各种各样的捕鱼工具和得意洋洋的渔民,商店和餐馆内贴满了展示赏金猎人功绩的照片……这一切点燃了本奇利的创作激情,并让他在1971年完成了小说《大白鲨》。

故事中,一条行踪诡秘的大白鲨徘徊在夏日的海湾,毫无防备的度假游客成为了它腹中美食。尖叫、鲜血、仿真的机械鲨鱼,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把《大白鲨》的故事搬上荧幕后,即使本奇利本人指出这为年轻导演将人物刻画得过于扁平,也不能阻止这部电影成为一部大爆的商业片。在打破票房纪录之余,这部电影也成功引起了人们对鲨鱼的极度恐慌。

1975年,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惊悚电影《大白鲨》上映。图片来源:Wikipedia

但本奇利本人或许对鲨鱼有着更微妙的感情。他曾与蒙托克最有名的鲨鱼猎人登上捕鲨船,也曾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中多次与鲨鱼亲密接触。在他看来,鲨鱼是一种令人着迷的生物。《大白鲨》的成功也为让本奇利开始担忧,是否自己的作品会推动人类针对鲨鱼的屠杀。

终于,1980年代初在可可斯岛的那次潜水触动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恐惧。本奇利痛苦地怀疑眼前的鲨鱼尸体与自己的小说相关。他也意识到:大白鲨可能并不是吃人怪物,而是捕鲨和鱼翅产业的受害者。

“鲨鱼现在并不是我们的敌人。”如果可以重来,那么鲨鱼“会被写成受害者,世界范围内,它们是受压迫的,而不是压迫者。”1995年,本奇利在史密森学会“海洋星球”展览中这样写道。为了挽救这种动物,他将从《大白鲨》中获得的收益拿出,长期投入于鲨鱼保护与公众教育中。

那么鲨鱼究竟是不是嗜血恶魔呢?随着了解的增进,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鲨鱼并不是人类的敌人。鲨鱼吃人的记录很少。根据美国国家地理的统计,每100万游泳者中只有3.7个人死于鲨鱼。而国际鲨鱼袭击档案(International Shark Attack File)的记录中,美国2003-2008年间仅4人死于鲨鱼袭击,同时间段有108人因牛引发的事故死亡。作为对比的是,每天死于鱼翅产业的鲨鱼约为25万。

潜水中的本奇利。图片来源:peterbenchleyoceanawards.org

2006年是本奇利生命的最后一年。当年,65岁的他接受了《伦敦每日快报》(London Daily Express)的采访。“如果当时我有现在的见识,我不会写那本书。”他这样说,“鲨鱼并不把人类当成袭击目标,它们也不记仇。”同年2月,这位《大白鲨》小说作者、海洋保护工作者死于肺部纤维化。

但他后半生所投身的鲨鱼保护事业并没有停止。本奇利的遗孀温蒂·本奇利(Wendy Benchley)与环保工作者大卫·海维格(David Helvarg)联合创建了“彼得·本奇利海洋奖”(Peter Benchley Ocean Awards)。这个年度奖项以本奇利的名义,继续支持着为海洋保护做出卓著贡献的人们。

题图来源:peterbenchleyoceanawards.org

The End

发布于2018-02-24,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David Dowling

爱荷华大学数字媒体与新闻史中心研究人员。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