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大型机械设备进口时需要在口岸办理什么手续?一般人都会猜到的是办理备案、许可证之类,但如果细查报关流程,会发现其中还有一道无论如何也省略不掉的环节——动植物检疫。
等等,我要进口的是一台机器啊~机器啊喂!全金属的,非生命,它是能自己繁殖啊还是能传染疾病啊?
排队办手续那位您别激动,这检疫的对象不是机器本身,而是它们的木质外包装,要问前因后果,我们就得把时间倒回到1982年看一看。
那一年,中国林科院的几位研究者在中山陵考察时,意外发现了几株长得有问题的黑松。这现象与数十年前日本九州地区松树大面积死亡事件十分相似。通过检疫鉴定,人们将罪魁祸首锁定在了从北美洲漂洋过海而来的入侵者——松材线虫身上。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全长不过1毫米,却会使松树患上松枯萎病,染病松树往往会在两三个月内枯死。
患枯萎病的欧洲黑松 图片来源: ja.wikipedia.org 拍摄者Mateinsixtynine
松材线虫 图片来源: saint-justin.eu
木材本身也因真菌入侵而出现蓝变现象,失去加工和使用价值。病死的松树必须就地焚毁,一旦运出疫区,还有可能会成为新的传染源扩大受害面积。从疫区向外调运未经检疫合格的木材在我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者还会构成妨害动植物检疫罪,受到刑法的处罚,2012年就有人将松材线虫病木向马尾松林区运输,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松材线虫病木横截面的蓝变现象 图片来源:forestryimages.org 拍摄者L.D. Dwinell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首次发现松材线虫后已有累计五亿多株松树死亡,经济损失以千亿计。
同样受到松材线虫严重威胁的,还有日本和韩国。但奇怪的是,它们在老家北美洲并没有掀起如此大的波澜,这是因为各地植物的抗病性有差异,而且传播媒介也不同。
松材线虫长得小、爬得慢,还短命——只能活一二十天。光凭它们自己,可能从生爬到死也没法从一棵树转移到另一棵树上。但是它们会拦下天牛搭便车,亚洲和北美洲的松材线虫,搭的还不是一种车。在东亚地区,松材线虫喜欢找的是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它俩的生活同步率特别高,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松褐天牛 图片来源: asuzuki.la.coocan.jp
松褐天牛平时栖息于松林中,幼虫孵化后会钻进树干的木质部,一边胡吃海塞一边蜕皮长大。待到春天,松材线虫感受到松褐天牛幼虫化蛹时释放出的微量化学信息分子,开始集中并移动到刚羽化的成虫身体上。当松褐天牛飞到其它树上取食时,线虫们就“下车走虫”,通过伤口、沿着树脂道向全树进军。
松褐天牛的蛹室 图片来源:factsheets.okstate.edu
被松材线虫侵袭的树木并不都会很快死亡,也有一些病程进展缓慢。这些树木被加工后,就有可能携带着松材线虫远渡重洋。不仅原木等木制品货物上会有它的踪迹,各种进口货物的木质包装有时候也不能幸免。机械进口时必须要对木包装进行检疫,原因也正在于此。
经过百余年的惨痛教训,世界各国都对松材线虫提高了警惕,纷纷将其列入重点关注名单。在我国,松材线虫属于《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的一员,受到严格的管控。这个名录目前收录了441种(属)的有害生物,除了松材线虫,还有像危害粮食安全曾经引发中美贸易谈判的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CK)等病害,不仅危害农业还会导致人们患上花粉热的三裂叶豚草等杂草,以及被称作“水果头号杀手”遭到全球通缉的地中海实蝇等害虫。
小麦矮腥黑穗病爆发严重的麦田收割时掀起的“黑烟”
正常小麦与带有小麦矮腥黑穗病菌的病粒
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e
说到这个地中海实蝇啊,比起大型货物木包装里的松材线虫,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还更近一点。现在在市场上能够看到很多进口水果,但是从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回来时却一只水果都不让带?确切地说是个人不能携带或者邮寄新鲜水果入境。这是不是某种形式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呢?并不是,这是在防备以地中海实蝇为首的很多搭便车流窜的惯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
我国对进口水果实行的是检疫准入制度,外国水果要进入我国市场需要经过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境外果园考察、签订双边检疫要求议定书,甚至连包装厂家也要注册备案,进口前还必须获得审批许可,有的在运抵中国时需要完成冷处理,到达口岸后采样送实验室检疫合格才可以上市销售。就像是净水器的层层过滤,环环相扣的进口检疫模式把地中海实蝇之类的有害生物随水果传入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中国检疫专家在新西兰开展输华鳄梨检疫要求双边议定书执行情况符合性审查
中国检疫专家们正在检测,他们从进口胡萝卜种子中分离出一种危险细菌,这种“马铃薯斑纹片病菌”即将被增补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但是个人携带和邮寄的水果可就没有上述层层把关的保障了。有的是市场买的,有的是自家后院摘的,可能产自具有严重危险的有害生物疫区,也可能因为途经这些疫区而让有害生物“搭便车”来到了中国。
我们熟悉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也就是俗称的“小龙虾”,它从美洲原产地进入中国的过程完全就是反复搭便车的历史,最开始它是作为牛蛙的饲料被引到日本,在日本逃逸后成为入侵物种,然后又随着货船的压舱水到达中国并且定居下来,依靠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将我国本土的东北黑鳌虾Cambaroides dauricus排挤到了消亡边缘。同样被“小龙虾”搭便车入侵的还有欧洲,只不过境况比我国更惨烈一些,因为美洲的“小龙虾”身上还会携带一种龙虾瘟疫真菌Aphanomyces astaci,能够使欧洲的很多淡水鳌虾迅速死亡。现在“小龙虾”已经被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
澳大利亚的进境检疫宣传海报
所幸我们的动植物检疫机关工作得力,目前我国还没有爆发地中海实蝇的疫情,但是再好的防御网也不可能是疏而不漏的,光靠检疫人员围追堵截或是亡羊补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从一开始就别让有害生物得到“搭便车”的机会。把禁止进境的动植物产品留在国外,如果一定要带回来,偷偷告诉你一个打包方法——装在肚子里~~
表皮没有异常,食用时也不会发现,但却会随着食物残余被丢弃而进入环境的有害生物——印度果核芒果象Sternochetus mangiferae
据官方统计,近五年,全国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截获各种有害生物8945种、351万批次,它们直接威胁着我们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生态安全,有的还直接威胁人体健康。
每年的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我们的国门卫士发出倡议,邀您一起用实际行动维护国门生物安全,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最后,还有一只检疫汪和地中海实蝇的故事,在等着大家哦!
以上由果壳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出品
(编辑:Gon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