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俊棋)
有剧透!
不过,你大概已经看过了……吧?
让我们先来缅怀一下某些超级英雄吧……图片来源:douban.com
灭霸大概是全宇宙真正最强的光头了吧?毕竟一个响指就能让宇宙中一半的生命消失。苦心孤诣要毁灭半个宇宙,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挚爱的女儿,灭霸的最终目的可以说是毫不利己了:他是为了维持宇宙的平衡,为了存活的生命能拥有充足的资源,为了全宇宙的幸福。据说,悲情的“紫薯精”甚至成为《复联3》最圈粉的角色之一。
不过,咱们还是得先讨论一下,灭霸的理论到底靠谱吗?
减去一半人口有利发展?
类似的理论可以追溯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该理论认为人口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会呈指数性成长(即1变2、2变4、8、16、32…),但我们能提供的食物资源只能线性增加(1倍、2倍、3倍…)。终有一天,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会超过可供给的量,导致不可避免的大量饥荒和贫困。
其实在马尔萨斯之前已经有一个“工资铁律”(Iron Law of Wages)的概念,即薪资提升后,工农阶级的生活水平会短暂提升,但是如果不控制生育就会生出更多的孩子,而这些孩子的消费能力将超过其薪资,所以很快会被新的孩子吃垮,依旧过着只能养活配偶和几个孩子,勉强能温饱却无法致富的生活。
在马尔萨斯之后,工资铁律的概念被学术化,人们将这种虽然科技在发展,但由于人口无限制增加,最终人均分配粮食逐渐减少的窘境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19世纪以前,尚未有国家能逃脱这个陷阱。1800年之后,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快速进步,劳动所得的成长率快速超过人口成长,英国率先冲破马尔萨斯陷阱,随后西欧、美国等各国烈强也相继进步,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并逐渐富裕起来。
这个问题看似在先进国家的社会内部解决了,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的贫富差距变得更加剧烈,先进国家的马尔萨斯的陷阱被转嫁到了弱势国家之中,所以至今仍有许多人口生活在难以温饱的贫困之中。
而从整体上看,地球资源是共享的,现在地球已有70多亿人口并且还在逐年增长,在农业及资源技术没有革命性的突破前,贫穷、饥饿等问题似乎只会随着人口增长而持续扩张,进而影响全球环境及人类的存续。
这样看来,灭霸的顾虑似乎是合理的。那是不是说,复仇者联盟在拯救人类的同时,其实也埋下了人口过多的根源,导致未来人类要生存在贫困、饥荒等恶劣环境之中呢?
救人是否会导致人口过剩?
托尼·史塔克恐怕不是第一个面对这个问题的富豪,比尔·盖茨在2018年的年度信件(Annual Letter)十大难题之中就被问到过类似的问题。
盖茨被问的问题是:如果不断地研发新药或是改善某地的医疗条件及环境,进而拯救更多儿童的性命,是否会导致人口过剩?
在收集了大量数据之后,盖茨乐观地指出,在历史进程中医疗条件改善其实更多地伴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当父母们更确信孩子能健康长大的话,他们会选择提高生活质量而减少生育。
这个情况发生在1700年代的法国、1800年代的德国、1910年代的阿根廷、1960年代的巴西,以及1980年代的孟加拉国,而世界人口的增长率也确实正在逐年下降。根据预测,人口将在2100年达到稳定,并维持在110亿人左右。
盖茨还认为,只要我们能更加速提升落后地区的医疗条件、拯救更多儿童,就能让家庭人口数越快减少,进而让世界人口更快趋于稳定。
从这个观点看来,在拯救现在世界的同时,只要“复联”能带给人们安心及保障感觉,就能在救人的同时也拯救未来的人口稳定程度,而灭霸恐怕是多虑了。
图片来源:gatesnotes.com
那么如果“复联”不能解决人口稳定的问题,灭霸这种“打个响指毁掉半个宇宙”的方法就真的是解决宇宙平衡问题的良方吗?
生命史上比灭霸打响指更强大的毁灭…
其他星球的事我们暂时还不了解,不过至少在地球的生命史上,消灭一半生命相对于“大灭绝”的概念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而这种更惨绝人寰的“大灭绝”事件可是发生过不只一次。
地球已经经历过的最大规模的大灭绝有五次,分别为“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O-S)、“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Late D)、“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P-T)、“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Tr-J)和“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K-T)。
蓝色部分表示地质年代各期海洋生物的大致灭绝比例,其中包含了规模最大的五次灭绝事件。这里要注意的是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Late D)一共发生了几次灭绝,最大的灭绝发生在晚期,但泥盆纪依然苟延残喘,直到第二大的灭绝事件发生后,才结束泥盆纪。这次的大灭绝并非发生在时代交界的地方,因此被称为“后期灭绝事件”,而不像其他的会有两个时代的交界。图片来源:Wikipedia
这五大灭绝事件中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一颗小行星的撞击结束了辉煌1亿6千万年左右的恐龙王朝。不止恐龙,在空中的翼龙、海中的沧龙及蛇颈龙也灭绝殆尽,许多的植物、无脊椎动物也都受到强烈影响。据分析,全球有75%的物种惨遭灭顶之灾。这样惨烈的灭绝,还只能排到地球史上第二大的灭绝事件。
排第一名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是地球史上最大规模的惨案,96%以上的海洋生物被消灭,活跃于古生代海中的三叶虫在这个事件中全部消失,而陆地上的昆虫也被灭了将近70%。只是由于事件中主要的死者是一些虫虫,所以知名度及关注度没有恐龙灭绝那么高。
有关这次灭绝的原因现在依然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超级大陆“盘古大陆”的形成导致海洋与陆地的环境剧烈改变;有人说是大量火山喷发导致酸雨以及火山灰遮蔽阳光,再加上前期活动导致光合作用生物灭绝而引发海中的超级缺氧事件(Superanoxia)等等;也或许是这一连串事件相辅相成的结果(当然也可能是灭霸拿到了时间原石后回到过去,多打了一个响指)。
地球在经历过灭绝事件(其中有几次甚至近乎全灭)后也确实出现了生命新篇章的繁荣,例如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把恐龙推向陆地的霸主,白垩纪的陨石又让哺乳类有机会繁盛,并演化成今日的人类。
如此看来,灭霸的这个作法仿佛的确有些根据。但是历史也证明,“灭绝”并非长久之计,生命史的平衡是靠不断的竞争及演化来达成的,即便一个响指过后毁了一半,只要能适应环境,生命数量终究会在未来某天继续增长到另一个巅峰,而灭霸的作法不过是推迟其发生罢了。
所以说,既然这不是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那么可以把黑豹、奇异博士和绯红女巫还给我吗?(编辑:婉珺)
参考文献:
- Clark, Gregory (2007): A Farewell to Alms: A Brief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l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Harris, Paul. Population of world 'could grow to 15bn by 2100'. The Guardian.
- Gerland, P., Raftery, A. E., Ševčíková, H., Li, N., Gu, D., & Spoorenberg, T., et al. (2014). World population stabilization unlikely this century. Science, 346(6206), 234-7.
- Bill Gates, Melinda Gates (2018). The 10 toughest questions we get. Our 2018 Annual Letter. (https://www.gatesnotes.com/2018-Annual-Letter)
- S.L. Pimm, G.J. Russell, J.L. Gittleman and T.M. Brooks. The Futur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1995, 269: 347–50.
- Raup, D. & Sepkoski, J. Mass extinctions in the marine fossil record. Science. 1982, 215: 1501–1503
- Ward, P. D. (2006). Out of thin air : dinosaurs, birds, and Earth's ancient atmosphere. J. Henry Press.
- Labandeira CC, Sepkoski JJ. Insect diversity in the fossil record. Science. 1993, 261 (5119): 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