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5
需用时 02:42
气候变化引发惨案:大山雀对其他鸟痛下杀手

在欧洲,有一种常见的啾,叫做大山雀Parus major)。它们长成这个样子。

大山雀。图片:Luc Viatour / Wikimedia Commons

黑色的头顶,白色的脸颊,上身蓝绿,下腹黄色,萌萌哒非常好认。对人类来说,大山雀是一种可爱的后院鸟,但对于其他鸟,它们就是另一种画风了。

2019年1月《当代生物学》一篇论文发现,大山雀不仅在字面意义上打出了另一种鸟的脑子,并且在某些年份,干掉了对方近十分之一的数量。这种可怜的倒霉鸟叫做斑姬鹟Ficedula hypoleuca),是一种身形轻巧、黑白色羽毛的小鸟。

斑姬鹟长这个样子。图片来源:Estormiz / Wikimedia Commons

这两种鸟间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呢?还要从斑姬鹟的迁徙时间说起。

其实这两种鸟平时不住在一起。大山雀是欧洲的本地鸟,而斑姬鹟是来往于非洲与欧洲间的候鸟。在冬天,斑姬鹟生活在温暖的低纬度地区,等春天来临才会飞往阳光和食物更为充足的北方繁殖育雏,与大山雀相遇。那么斑姬鹟具体什么时候到达欧洲呢?这是由它们的主食——毛毛虫——数量决定的。食物对幼鸟存活至关重要,在毛毛虫数量高峰时到达欧洲繁衍对斑姬鹟最为理想。

就算住在一起,只要不是繁殖期撞上其实也没很大事情。繁衍前,鸟类会建立自己的领地和巢穴。前者是为了繁殖后代而守卫的、防范竞争对手的场所,而领地中的巢穴用来育雏。成鸟可以在隐蔽的树梢栖息,而蛋和幼鸟却必须待在巢穴里。当领地被“侵犯”时,鸟类可能大打出手

大山雀幼鸟。图片:Arnstein Rønning / Wikimedia Commons

原本大山雀和斑姬鹟是相安无事的,因为斑姬鹟的繁殖季一般在四月,比冬末春初就开始准备的大山雀晚几周。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情况渐渐变得不妙:斑姬鹟来得更早了。气候变化让树木更早地长出了新叶子,当地靠吃树叶为生的毛毛虫也更快进入了数量高峰。作为适应,以毛毛虫为主食的斑姬鹟提前了到达时间

如果只有斑姬鹟提前到达,那问题还不会很严重。对斑姬鹟来说这暂时是幸运的,因为它们通常打不过大山雀。大山雀比适应长途迁徙的斑姬鹟身体更大、更壮实,虽然后者在空战中有一定优势,但在地面打架斑姬鹟下场经常很惨。而且大山雀是具有领地意识、攻击性很强的鸟,死在它们喙下的小型鸟包括白腰朱顶雀(Carduelis flammea)、黄鹀(Emberiza citrinella)、戴菊(Regulus regulus)等等,甚至有研究发现它们吃过蝙蝠的脑子。

雌性花斑鹟在巢箱中孵蛋。图片:Axel Strauß / wikimedia commons

而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又给远道而来的斑姬鹟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更温暖的冬天提高了大山雀存活率,这些健壮的本地鸟都将参与繁殖季的种间与种内竞争。如果情况更可怕一点,一个特别寒冷的春初会让大山雀去等待更好的条件,延迟交配,与斑姬鹟的繁殖季迎面相撞。

矛盾的中心是鸟巢。欧洲北部的森林里大山雀与斑姬鹟最喜欢的天然树洞很少,鸟类可能飞很远才能找到一个。志愿者为此修建了许多标准鸟屋,战争就在这些鸟屋内开始。研究者发现绝大部分受害斑姬鹟都是雄性,在试图占有大山雀巢穴时遭受头部重创,脑子经常被吃空

繁殖季重叠(上),斑姬鹟死亡率高。图片:Jelmer M.Samplonius,et al. / Current Biology(2019)

研究者甚至从大山雀的攻击行为中找到了套路。爱丁堡大学的气候变化生态学家杰莫·萨普隆尼斯(Jelmer Samplonius)是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表示虽然人们把大山雀看成可爱的花园鸟,实际上它们是打架的一把好手。“它们有强壮的爪子,按住斑姬鹟后用喙啄对方脑袋后面,每次都是这种场景。”萨普隆尼斯认为大山雀可能把这种小型鸟当成了食物。

此次研究发现,在2007~2016年间,根据950个鸟屋和近3000只鸟的观察结果,在某些年份,有8.9%的斑姬鹟被大山雀杀掉了

如果气候变化持续下去,两种鸟的繁殖季节继续重叠,种间屠杀恐怕也会持续。不过,研究者指出,被杀的斑姬鹟不会影响种群数量。绝大多数死于大山雀之手的斑姬鹟是来迟的雄性,它们原本也很难找到雌性繁育后代。(编辑:Ent)

本文首发于果壳,来自作者@vicko238。

 你可能错过的精彩内容 

聪明可爱会咬人的啾:大山雀

城市是候鸟们的驿站

“素食者”也吃肉?真香!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The End

发布于2019-02-2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