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8
需用时 06:04
你还好吗?怎么都不回消息?

(译 / 红猪)先是一条短信对方没回。

然后就变成了十条。你打去的电话没人接,时间一分分过去,沉默越来越深。这时你可能开始担忧了:是朋友出了意外吗?不然怎么会突然没了音信呢?后来,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条更新,或者你们都认识的一位朋友揭晓了答案:你那位曾经的密友还活者,而且活得很好。

但他毕竟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他对你玩了一回神隐。

神隐,相当于成年人版的“把手指塞在耳朵里大喊‘我听不见你在说啥啦啦啦啦啦!’”(图片来源:timsackett.com)

“神隐”(ghosting),也可以翻译成“鬼匿”或者“一声不吭人间蒸发”,意思是不做解释就切断一切联系。这个词不久前才流行起来,但这种行为的历史却可能和人类交往的历史一样悠久。

神隐的说法最初源于情场,但现在朋友之间也相互神隐,甚至在职场上它也形成了一股风潮: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在去年一份就业趋势报告中写道,不少雇主已经“自称遭到了神隐,下属不打招呼就不来上班了,而且无论如何都联系不上。”

神隐无疑是一种奇怪的行为——前不久还是喜欢的对象,为什么一转眼就能残忍地离开?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抛下工作,甚至懒得在便笺上随手写下“辞职”二字?

这种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在结束一段关系的时候,有些人是否特别喜欢在各种策略中选择神隐?神隐对于被神隐的人又有怎样的影响?

神隐:不是新鲜事,只是变明显了

神隐是一种常见现象,任何人都可能遇到。

突然之间,发过去的消息就石沉大海。坚持发送多条后,微信显示“对方开启了朋友验证,你还不是ta的朋友”。

点赞之交的网友神隐了,是“微型神隐”。来往较多的亲友神隐了,是“中型神隐”。恋人家人神隐了,是“大型神隐”。大型神隐是重量级的,它撼动你的生活,让你措手不及。

我们会“神隐”工作,工作也会“神隐”我们。(图片来源:推特)

心理学家直到最近才开始探索这些问题。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石山市温思罗普大学心理学系的副教授塔拉·科林斯(Tara Collins)指出:“关于神隐这个主题并没有多少论文发表。”但心理学中有些既有知识可以对上号。

2018年《社会和私人关系期刊》上刊登了一项针对1300人的研究,其中有四分之一都自称被伴侣神隐过,五分之一自称神隐过别人。朋友间的神隐或许更加普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研究对象都自称神隐过一个朋友或被朋友神隐过。真实的数字可能比这还高:另有一项2018年的调查显示,有65%的对象说自己神隐过伴侣,72%说自己被伴侣神隐过。

终止恋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人们在终止恋情时有几种策略可以选择。也许用神隐来分手早就存在,只是我们刚刚才认识到了它是一种常见的策略,因为技术改变了我们的交往形式。

“我认为不理睬别人的做法已经存在了很久,只是现在有了社交媒体和技术,才使这种做法比以往明显了许多。”科林斯说,“现在要保持联系很简单,而一旦别人故意不和你联系,你也很容易就能感觉到。”

神隐这种绝交手段也许是随着新技术流行开来的。短信、网上约会和社交网络改变了人和人联结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寻找恋人的方式。今天的人们可以和从前绝不可能认识的网友约会,而不必指望在街角商店偶遇或是在朋友家的聚会上相识。但科林斯指出,没有了一张共同的社会网络将两个陌生人维系在一起,人很容易就能抛下一段关系并就此消失。

有些人害怕面对冲突,不想在分手或者辞职时陷入激烈混乱的谈话。而且比起冗长的谈判、挽留,神隐看上去简直是一种“优雅”的结束。最妙的是,假如你和对方的人际圈几乎不重合。你不认识对方的朋友,对方也不知道你的地址。你们唯一的联系方式是通过手机……那么即使你从对方的世界里神隐,也不会有什么后果,心里的一点小内疚除外。

有时候神隐的人还会突然“复活”,令人满头问号。(图片来源:推特)

在恋情里神隐的人:爱逃避,信命运

被神隐时,人们常常会反省自身的不是:一定是自己做了错事、不够完美或是哪里有缺陷。但实际上,神隐更多揭示了神隐者的特质,而非被神隐者的性格。

2012年发表在《人格研究杂志》的一篇论文中,科林斯和同事分析了分手策略并指出了比较常见的几种。

  • “公开摊牌”策略,即伴侣通过直接讨论结束关系。
  • “逃避”策略,即伴侣中的一方减少与另一方的接触、避免在将来见面、或是不再透露自己的私人生活。
  • “自我怪罪”策略,一般的说法就是“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 “抬高成本”策略,故意把关系弄得一团糟,迫使对方决定分手。
  • “居间沟通”策略,向第三方诉说你的分手愿望,并寄希望于第三方将你的心意传达给伴侣。这个第三方不单指人,也可以是一封分手电邮,在前数字时代也许就是一封分手信。

在这些策略中,神隐最像是逃避和居间沟通的组合:你一方面避免和对方见面交谈,一方面又用社交网络作为第三方来知会对方,你已经将这段关系抛在了身后。

和神隐最相似的逃避策略及居间沟通策略,采用这两种策略的人一般是逃避依恋型(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容易在交往中逃避亲密的情绪。“那些不喜欢亲密情绪的人,也更有可能会神隐。”科林斯说。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和人格特质在引导人们神隐。

在2018年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将对象分成了两组:一组对未来抱有固定心态,他们相信命运,认为一段恋情的成败早已注定。另一组怀着成长心态,认为恋情需要努力经营才能成长。其中有强烈宿命感的一组认为神隐是结束恋情恰当方式的几率比另外那组高出了60%,他们在实际恋爱中也更可能神隐。而坚信成长的那组认同神隐的比例则比宿命组低了40%。这项研究同样发表在《社会和私人关系杂志》上。

毕竟,假如你相信“天定伴侣”“命中注定”,那么在“错误对象”的身上就没必要投入太多精力。

何必彬彬有礼地道别呢?太费时间了。那只是一个错误,而错误是可以置之不理的。(图片来源:woollymag.com)

被恋人神隐的人:受到了成吨的心理伤害

虽然对神隐造成的心理伤害还没有太多研究,但是心理学家在很早之前就考察了一个类似的现象,那就是用沉默来放逐某人或将他排斥出社会。

放逐(ostracism)会对被排斥者造成伤害,有研究显示被排斥会在脑中激活与真实的身体疼痛相同的通路。本来就低自尊的人,更会受到神隐的伤害。相比于那些相信自我价值、觉得自己值得被爱的高自尊人士,低自尊人士在遭遇拒绝时,大脑制造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更少,也就更难给自己“止痛”。

缺乏沟通的分手还会把人抛进一个困惑的窘境,使他不知道该如何行动应对。埃默里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妮斯·维豪尔(Jennice Vilhauer)在《今日心理学》杂志上写道:“与人保持联结对我们的生存极为重要,我们的脑因此演化出了一套社会监察体系,它负责捕捉环境中的线索,并使我们做出正确的社交反应。这些社交线索是我们据以调节行为的标杆。而神隐会斩断这些常见的线索,使你感觉自己情绪失调,对行为也失去了控制。”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神隐是最伤人的分手方式。直接摊牌被甩都还要好受一点。

不明白到底是“对话结束了”,还是“我被人神隐了“。(图片来源:memegenerator.net)

一旦陷入这种境地,人们就会格外难受。他们不仅要消化受到排斥的痛苦,还要负担堆积如山的未解之谜造成的压力: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使关系结束了吗?是对方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糟糕的缺点吗?是自己惹朋友不开心了吗?还是伴侣离开自己去找别人了?

正常分手里会有的社交线索,神隐里统统没有。只留下一种悬而不决、模棱两可的感觉。神隐让你怀疑自己,摧毁你的自信心,让你没有机会去修正事情解决问题。冷战是伤人的,而神隐是最极端的冷战。

恋爱专家一般会建议我们放弃神隐的人。如果你禁不住诱惑要和他联系,就先仔细想想你所期待的是怎样的结果。对方神隐了你,说明他无法健康地应付冲突,说明他习于回避和否认,因此还难以建立一段成熟的关系。问问自己:你是否真想和这样的人重归于好。

要抵制在网上追踪对方的诱惑。如果实在无法放手,不妨直面对方、告诉他神隐的做法是不对、不成熟的、既不礼貌也不善良的,那样或许能让你释然。然后放下纠结,继续生活。

神隐的对象,不是好对象。ta能神隐一次,就能神隐第二次。(图片来源:gawker)

同时,我们也要避免自己成为神隐者。

分离是自然的,有开始就可能有结束,有时候最好的结局就是分开。但神隐对别人是不公平的,那是一种被动攻击,是为了保护自己而牺牲了对方的感受。如果对方值得你尊重,他就值得你在消失前告诉他发生了什么。

另外,真正地给感情一个结束,对想要分手的人也有好处。坦诚你的感受,会让你血压更低,压力更轻。如果你没做错什么,不用说“对不起”,诚实面对自己的感受,明确地说“不行”“我想结束”即可。

练习带有同情的直接沟通。直接摊牌可能使被甩的人痛苦,但要记住:在所有分手策略中,这是人们最能接受的一种。(编辑:游识猷)

参考资料

  1. Bahar Gholipour. (2019). Why Do People Ghost? https://www.livescience.com/64661-why-people-ghost.html
  2. Popescu, A. (2019). Why People Ghost — and How to Get Over It.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com/2019/01/22/smarter-living/why-people-ghost-and-how-to-get-over-it.html
  3. 7 Essential Psychological Truths About Ghosting. (2019).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i-hear-you/201902/7-essential-psychological-truths-about-ghosting
  4. Freedman, G., Powell, D. N., Le, B., & Williams, K. D. (2018). Ghosting and destiny: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predict beliefs about ghosting.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6(3), 905–924. https://doi.org/10.1177/0265407517748791
  5. Collins, T. J., & Gillath, O. (2012). Attachment, breakup strategies, and associated outcomes: The effects of security enhancement on the selection of breakup strategi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6(2), 210-222.
The End

发布于2019-03-11,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Bahar Gholipour

livescience健康撰稿人,有神经科学背景,写大脑、神经科学、心理学、遗传学和人工智能。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