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0
需用时 03:27
黑色“天鹅绒”长在脖子上,怎么洗都洗不掉,罪魁祸首原来是……

孩子去年的衣服又短了一截儿,老父亲老母亲们傲娇地烦恼着,拍拍肩膀,好孩子……哎,你这脖子后面,黑乎乎一层,怎么弄得?赶紧去洗洗。

这层黑,可洗不掉。图片来源:omicsonline.org

一洗不要紧,洗秃噜皮也洗不掉,这脖子后面黑色“天鹅绒”般的怪东西,究竟是什么?

这黑呀,可能都是肥胖惹的祸。

肥胖竟然容易让脖子变黑

这层黑色,名叫黑棘皮病,颈部最常见,其次为腋下。

这种病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肥胖,青少年时期正是脂肪组织大量储存的时期,黑棘皮病尤为常见。

过于肥胖,会让身体内胰岛素水平增高,角化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得到促进,导致皮肤过度角化,同时局部肤色加深,出现黑棘皮病的特征性标志。不同的文献研究样本量、人群范围等不同,报道的黑棘皮病发生率为7%~74%。

有学者统计了2012~2013年北京市西城、海淀、密云区17所中小学共1809例肥胖儿童青少年的情况,发现其中有21.9%存在黑棘皮病。

虽然随着体重减轻,大多数肥胖来源的病变可以改善甚至消失,但这层黑色会给孩子们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

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迅速,身高变化最为显著,个头儿要是没窜上来,家长们多半会焦虑。而生长发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体重又往往容易被忽视。一项大样本的研究发现,2011年,北京市7~18岁学生中有三分之一超重或肥胖。

青少年肥胖不仅仅是不好看的问题,其他危害更加严重。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身心双重挫折,“小胖子”不容易

前面提到的北京17所中小学1809例肥胖孩子中,有三分之二存在血糖问题,三分之一存在高血压,43.3%有血脂异常,16%有脂肪肝,11.6%有肝功能异常。

高血压、高血脂和脂肪肝等代谢疾病本是中老年常见病,却出现在这么多孩子身上,“相煎何急”。

和成人不同,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在成长中,“三高”等并发症危害的不仅是躯体,还会扩大心理阴影面积,后者的影响往往更严重。

比如,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女孩子可能月经不规律,还出现异常的多毛症:长出来胡子,有久治不愈的痤疮。

比如,肥胖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青少年可能睡觉打呼噜,甚至出现睡眠呼吸困难或明显的呼吸暂停,大脑缺氧,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

比如,肥胖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会影响身高发育。

上述后果都可能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会影响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青少年时期的肥胖也会对成年后造成影响。美国的一项大型人群研究显示,有75%的青春期重度肥胖会一直持续到成年,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代谢疾病也随之延续。

美剧《我们这一天》中的凯特从小就是个胖嘟嘟的姑娘,这件事成为她的一个心结,深刻影响了她成年后的状态。

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儿童期超重的女性,成年期乳腺癌死亡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为啥会肥胖呢?

单纯性肥胖约占儿童肥胖的98%以上,这类肥胖由遗传、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引起。

原因之一是含糖饮料、快餐、外卖和零食吃得过多,额外热量摄入太高。不要以为水果没有关系,水果也要适量。吃饭太快、孩子的盘子和碗太大也会有影响。

原因之二是使用电脑、手机时间过长,占用了体育活动时间。一个男孩每天看1小时电视,会降低热能消耗200千卡。

原因之三是睡眠不足,青少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容易体重增加。

原因之四是家庭影响和榜样力量,包括饮食和生活习惯。所谓言传身教,父母影响很重要,不能自己天天大鱼大肉,让孩子健康饮食。

想让孩子健康饮食,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图片来源:东方IC

除了单纯性肥胖,还有少量青少年肥胖由药物、其他疾病等引起。

和成年人肥胖一样,体质指数(BMI)也是公认的判断2~20岁人群肥胖和超重的标准,计算方式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不同的是,2~20岁人群的“肥胖”被定义为BMI大于或等于同年龄同性别组的第95百分位;而超重则是BMI处于同年龄同性别组的第85百分位至第95百分位之间。如果BMI大于等于第95百分位数的120%,则叫做重度肥胖。

既要减肥,又要保证生长发育

对于青少年期的肥胖,不推荐去医院以外的“减肥中心”,这类减肥中心往往缺乏专业知识支持与监管,不乏因不科学减重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例子。

建议去医院专业科室(如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等)进行评估与计划,要点包括合理营养、适度活动、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注意家庭的影响等。

和成年人不同,青少年肥胖体重管理的关键在于,不能忽略生长发育的营养要求,要避免短期内体重迅速下降或体重降得太低,以免出现严重临床后果。由于减肥而不长个儿和出现心理问题的例子并不少见。如果因体重管理不当引起神经性厌食,后果严重,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也不为过。

青少年的体重问题值得重视,别让孩子们“胖”在起跑线上。(编辑:odette)

参考文献

  1. Styne DM, Arslanian SA, Connor EL, et al. Pediatric Obesity-Assessment,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7 Mar 1;102(3):709-757.
  2. 尚晨,龚凤英,王林杰. 肥胖相关黒棘皮病的发病机制.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6,36(6):416-419.
  3. 侯冬青,赵小元,段佳丽等. 不同肥胖程度儿童罹患心血管代谢异常风险的横断面调查.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4,9(2):101-106.
  4. The NS, Suchindran C, North KE, et al. Association of adolescent obesity with risk of severe obesity in adulthood. JAMA. 2010 Nov 10;304(18):2042-7.
  5. 于洋,宗心南,李辉等,基于不同体块指数筛查标准的2011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比较研究.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4,9(4):294-8
The End

发布于2019-03-1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康军仁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