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种日历
2835
需用时 05:40
食虫植物不只吃虫,它们还吃……

食虫植物这个名字其实并不规范,只是大家叫顺口了,正确的叫法应该是食肉植物(carnivorous plants),因为它们的猎物并不一定是昆虫。

一种植物被判定为食虫植物,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要有捕虫结构,还一个是要能分泌分解蛋白质、几丁质等物质的酶。食虫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贫瘠的地方,它们捕猎并不是为了从猎物获取有机营养,而是要获得氮、磷等无机盐,也就是说,食虫植物捕猎其实是在给自己施肥。

捕猎不是饿了,而是缺肥了。图片:Pixabay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食虫植物全都又珍贵又难养,其实并不是,食虫植物的种类很多,其中不乏便宜好养的种类,下面我们来简单盘点一下。


猪笼草

一说起食虫植物,可能大部分人会想到猪笼草。没错,猪笼草是食虫植物中少有的大块头,能长成一大丛,或者沿着树干爬好几米高。猪笼草的捕虫结构是特化的叶,新叶萌发以后,顶端慢慢膨大,最后形成捕虫笼。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同,猪笼草捕虫笼上的那个“盖子”并不会动,作用只是遮风挡雨。

这个盖子并不会像大家想的那样,捉住虫子之后合上。图片:Anand2202 / Wikipedia

猪笼草捕虫的奥秘在笼子的边缘上,笼子的边缘和内壁都非常光滑,昆虫在上边一不留神就会出溜下去,被笼子里的消化酶和微生物分解,变成猪笼草的肥料。

一只蜥蜴掉进了猪笼草的陷阱。图片:Rbrtjong / Wikipedia

猪笼草有100多种,还有很多变种和杂交种。它们习性相差挺大,共同点是都需要一定的环境湿度,湿度太低的话捕虫笼会干枯,新笼子也不长大。市面上最常见的品种是花市红猪笼草,价格低廉,但其实并不算好养,我自己的经验是,在40%左右的环境湿度里,它需要几个月的适应期才能长出新笼子。顺便一提,因为猪笼草的笼子很容易积水,在反倒容易招蚊子,想养猪笼草灭蚊子可得注意。

养猪笼草灭蚊子?别做梦啦!图片:Pixabay


瓶子草

挖坑让虫子跳的食虫植物还有瓶子草。瓶子草科有三个属,它们是:瓶子有盖儿的瓶子草、敞着口儿接雨水的太阳瓶子草和低着头口朝下的眼镜蛇瓶子草。瓶子草的瓶子和猪笼草的笼子看着差不多,下手一摸就能发现明显不同。猪笼草是靠光滑的内壁让昆虫爬不上来,而瓶子草是靠倒生的硬毛,绊住企图逃跑的昆虫

倒生的硬毛对昆虫犹如天堑。图片:Björn S... / Flickr

瓶子草科的原产地是美洲,但其实在欧洲也能看到野生的瓶子草,瑞士有个地方叫汝拉,另一个音译是侏罗。一百多年前,有人把紫瓶子草Sarracenia purpurea引种到汝拉,后来逃逸到了野外定居下来,所以现在瑞士的植物志里,也能看到紫瓶子草的条目。

泰特太阳瓶子草Heliamphora tatei,已知唯一一种能分泌消化酶的太阳瓶子草 。图片:Petr Dlouhý / Wikipedia

眼镜蛇瓶子草Darlingtonia californica  图片:Noah Elhardt / Wikipedia

瓶子草是陆生食虫植物里比较喜欢水的一类,基质要一直保持湿润,常见的园艺品种都很皮实,给点阳光就灿烂,但就只有一点要注意,瓶子草扎根浅、叶片长,很容易被大风吹倒

加拿大魁北克湿地里的紫瓶子草。 图片:Cephas / Wikipedia


茅膏菜

茅膏菜科是所有食虫植物里,形态最多变的一个科,现生的三个属——茅膏菜属、捕蝇草属和貉藻属,一个靠黏液粘虫子、一个靠叶片夹虫子、还有一个是水草,如果不看花,一般人根本想不到它们是亲戚。

圆叶茅膏菜Drosera rotundifolia。图片:天冬

常见的匙叶茅膏菜Drosera spatulata。图片:Jan Wieneke / Wikipedia

这其中,茅膏菜属是种类最多的属,大约有200个物种,大多生活在沼地等潮湿环境里,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叶表面长满腺毛,腺毛顶端有黏液,这是它们的捕虫工具。大部分茅膏菜的腺毛可以动,昆虫落到叶片上以后会被粘住,附近的其它腺毛也会慢慢向昆虫弯曲靠拢,让含有消化酶的黏液尽可能地接触到猎物。

抓住,裹起来,吃掉!图片:Imgur

茅膏菜属广泛分布在除了南极洲外的所有大洲,形态和生活习性差距很大,既有莲座状的矮个子,也有瘦高的直立类型。总体来说,可以分成六大类群:温带茅膏菜、亚热带茅膏菜、迷你茅膏菜、雨林茅膏菜、球根茅膏菜和北领地茅膏菜。这其中,前三类对温、湿度的要求相对不太苛刻,比较适合家养。可能很多人看到茅膏菜的生境,会认为它们都需要很高的湿度,其实不是,刚才说的那三类,基本上湿度有50%就足够了。

迷你茅膏菜类的D. occidentalis,这类茅膏菜冬天会长出莲座状休眠芽,可以用于无性繁殖,种一棵,过了冬就是一大盆。图片:growsundews.com


捕蝇草

捕蝇草属只有一个物种,就是捕蝇草Dionaea muscipula,原产美国卡罗莱纳的一小片泥炭沼泽中,现在全世界的各种捕蝇草都是人工培育的园艺品种。捕蝇草贝壳一样的叶片边缘有刺、表面有感觉毛,在几秒内,如果同一根感觉毛被碰到两次,或者有两根以上的感觉毛被同时触动,陷阱就会迅速闭合,刺毛交叉形成笼子,将猎物关在里面,同时叶片表面的腺体也会开始分泌消化液。

人生就像捕蝇草,躲过一个坑还有下一个。图片:imgur

捕蝇草的叶片看似很威风,实际上个头很小,叶缘的刺也是软的,只能捕捉苍蝇那么大的小生物。这是捕蝇草的一种生存策略,如果陷阱太大,那么就会捕到很多大体型的动物,它们身大力不亏,能够轻易破坏樊笼、扬长而去。

抓住你,吃掉你。图片:imgur

家里养捕蝇草,除了水分和光照外,有四件事需要注意。

1、捕蝇草的地下部分是一个鳞茎,每年冬天会休眠,春天长出新叶,冬季最好让它们在0℃到10℃的环境下休眠,有利于来年生长。


2、和很多食虫植物不同,捕蝇草的根喜欢向下扎,所以最好选用高一点的花盆,每年换基质,把它往上提一提。


3、捕蝇草很容易开花,会消耗大量养分,开完容易死,所以如果开花了,拍个照片就剪掉吧。如果放着不剪,也有可能结果收种子,捕蝇草的种子寿命很短,市面上那种包装精美的“捕蝇草种子”都是假货。


4、捕蝇草的叶子虽然很好玩,玩多了……叶子就会变黑死亡。

曾经,办公室也有一盆捕蝇草。后来,它被大家摸死了。图片:雪梨


貉藻

貉藻属也只有貉藻Aldrovanda vesiculosa一个物种,它不太好养,这里简单提一句。貉藻是一种水草,叶子排列像风车,英文就叫Waterwheel plant——“水车草”。貉藻的捕虫叶和花都跟捕蝇草很像,捕虫叶是一个夹子,边缘没有刺,闭合速度比捕蝇草要快得多,花是白色的,探出水面,有时会直接以不开放状态自花授粉、结出果实。

貉藻  图片:Jan Wieneke / Wikipedia


狸藻

水生的食虫植物不只貉藻一种,狸藻科的很多狸藻也是,它们捉虫子用的是叶特化成的捕虫囊,速度比貉藻还快。捕虫囊被触发前,内部没有水,是个负压状态,当囊口的感觉毛被触动后,就会突然开口吸水,把猎物吸进去。很多水生狸藻的花也挺好看的,不过在鱼缸里不好养,不建议养它,换成陆生的种类比较好。

小了白了兔,两只耳朵竖起来。图片:Petr Dlouhý / Wiki media

陆生狸藻的代表是桑德森狸藻Utricularia sandersonii,也叫小白兔狸藻,它原产南非,叶片只有芝麻粒大,花朵尺寸和小指的指甲盖差不多,外观颇似个兔子脸,挺可爱的。而且它又便宜又好养,几个月就能长满盆。

一盆小兔子!图片:沙漠豪猪

狸藻的捕虫囊,只能捕捉非常微小的水生动物,一般看不见。不过狸藻科里还有一类捕虫现象很明显的,那就是捕虫堇,它们大多生活在凉爽的潮湿山地,叶片表面布满黏液滴,靠它粘虫子,是控制蕈蚊的利器,我家里的几盆,一夏天总能粘住几百只。捕虫堇的主要看点还不是粘虫子,而是花,它们的花形状像堇菜的花,捕虫堇这个名字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瑞士恩特勒布赫的高山捕虫堇Pinguicula alpina和圆叶茅膏菜Drosera rotundifoli。图片:沙漠豪猪

巴西捕虫堇Pinguicula moctezumae和爱兰捕虫堇Pinguicula ehlersiae。图片:沙漠豪猪

捕虫堇捕虫的效率虽然高,但我觉得它还算不上最高,要说小飞虫杀手,那还是得数腺毛草。最常见的腺毛草是丝叶腺毛草Byblis filifolia,也叫丝叶彩虹草,它们的外形长得就像个鸡毛掸子,细长的茎叶上全都是黏性腺毛,是一个立体的陷阱,小飞虫沾上就逃不掉。密密麻麻的黏液会在阳光下反射出虹彩,彩虹草一名就由此而来。丝叶腺毛草很容易种活并且开花,不过它是一年生植物,入冬后就会死亡。

丝叶腺毛草。 图片:John Brittnacher / carnivorousplants.org

盘点了这半天,这些食虫植物要怎么养呢?首先,要选择没有肥料的基质,比如纯泥炭、水苔、桐生砂,水要用软水,矿泉水和北方的自来水不行。浇水用“腰水法”,也就是花盆下方加个套盆,套盆里常年保持有水就可以了。光照条件和温度,可以根据种类,查询资料调整。

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来自物种日历作者@沙漠豪猪。

 更多食虫小可爱的故事 

养盆猪笼草抓蚊子?你想得美!

家有捕蝇草,我可以喂它吃肉么?

张开温柔陷阱的食虫植物,会,吃人么?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The End

发布于2019-02-2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